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植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上面这段文字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十一章,从古至令诸家注释版本众多,但总的来说,基本都在”虚”与“实”、“有”与”空”之间展开辩论。针对上述学界中的各种专家注释,候幼彬先生在《中国建筑之道》一书中曾有过详细的阐述。候幼彬先生引用了大量不同时期的考证版,特别提到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 élēs)的著名”四因说”——亚里士多德把事情的存在和变化归结为4种原因: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