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D统计模型的张家界市滑坡灾害降雨预警阀值研究

来源 :自然灾害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jing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历史降雨数据与滑坡事件的相关性,准确地确定滑坡临界降雨预警阈值,是区域滑坡灾害防治工作的关键问题.选取湖南张家界市为典型研究区,采用I-D模型,分别考虑区内降雨型滑坡的破坏模式、斜坡结构、坡体形态、滑体面积、厚度及至坡度的差异,系统开展不同发育特征滑坡的精细化预警阈值分析.结果 表明:研究区推移式滑坡临界雨量阈值要小于牵引式滑坡;顺向坡、斜向坡、横向坡和逆向坡滑坡的临界降雨阈值逐渐增大;凸型、平直型、阶型和凹型斜坡孕育滑坡的临界降雨阈值依次增加;滑坡面积和厚度与降雨阈值呈现正相关关系,较大规模滑坡的发生需要较大的临界降雨值;在25°-35°之间对应的降雨阈值最低.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区降雨型滑坡的精细化预警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
其他文献
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的地震应急救援演练系统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为参演者提供高真实感的救援演练,从而有效提高指挥人员的应急处置和科学决策能力,增强救援队伍的应变与协同救援能力。地震灾害情景构建和灾害演化情景推演技术可增强对地震影响直观而整体的认识,利于根据逼真地震情景作出贴合实情救援决策与对策,因此可为"情景-应对"型救援演练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和可靠演练参照。本文从地震应急救援演练的实际需求出发,提
地震灾害情景构建研究对直观展示整个地下管网的灾害情景和薄弱环节具现实意义,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升大中城市地下管网地震灾害情景的三维可视化效果,研究了基于VTK函数库和Python语言利用地下管网空间位置数据及管线表面的TIN表达算法,实现了外部数据转换、城市大规模三维管网模型建立及地震反应动态可视化。并运用该方法开展了广东省某城市地下管网的震害仿真模拟,展示了该研究方法的可视化效果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实测降水数据,运用HYSPLIT轨迹模式对金华地区2018-2019年冬季连阴雨事件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分析.模拟计算了3个月不同高度层的水汽输送通道和不同来源的水汽贡献率,并结合水汽通量场分析影响金华地区降水异常增多的原因.结果 表明:2018-2019年冬季的水汽输送通道主要有四支:欧亚非大陆-北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孟加拉湾-南海和局地水汽通道;局地水汽通道是低层的主贡献通道,中高层12月份来自孟湾和南支槽的水汽贡献较大,1月份以西太平洋和南海的水汽输送为主,2月份南海和西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