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养老服务的行为逻辑——基于行动情境模型的解释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310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农村青壮劳动力外流、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农村养老问题日渐凸显.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农村养老问题推向新阶段,为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养老服务以创新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依托IAD框架的行动情境模型和DN中心参与为老助餐服务的调查显示,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养老服务的行动情境包括参选情境和治理情境,两者彼此衔接且不同情境下行为主体、所处位置、行动选择、信息获取、收益关系、潜在结果等呈现不同的行为逻辑.同时,在DN中心参与为老助餐的实践中已在战略规划制定、学习型组织培育及社会性效率提升等方面探索出独特的成功之道,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构多层次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生活”是对人的存在与生长方式最为关切、最为明了的概括.不同的人因其禀赋潜能、成熟水平和经验背景等方面的不同,都是独具个性特征的价值主体,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幼童特殊的身心特点,使其有着独特的精神生长逻辑和内在规律,使其在与生活世界的意义关涉中形成自己独特的生活过程.探析幼童精神生长的基本生活逻辑,澄明幼童精神生长的基本意蕴,有助于揭示幼童精神生长的秘密,并为理解儿童教育的本质提供启示.
回顾中国历史可以发现,我国在唐代便出现了性别平等意识的觉醒,并表现在唐代女性体育参与中.在唐代女性精彩的体育参与背后,不仅蕴含着唐代相对平等、开放、积极、自由、丰富、灵活的女性体育思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唐代较为开放的女性身体观.唐代女性身体观具有丰富的意蕴,在民族精神传承、多元文化融合、意识形态规训的过程中,形成了蕴含性别平等意识、女性自我认同、女性主体能动的女性身体观.唐代相对开放的女性观和体育思想,为我们研究性别平等意识下的身体在场、自我认同中的身体赋权、主体能动认知下的身体表达,以及相关观念下
有效发挥金融资本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之一.文章选取2008-2017年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风险投资机构的介入及其IPO退出对创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风险投资行业专长对上述影响可能造成的差异以及风险投资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因.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机构的介入有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具有行业专长的风险投资机构更能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风险投资机构的IPO退出会给企业创新能力带来负面影响,且具有行业专长的风险投资机构IPO退出会对企业创
虽然师生冲突研究已取得丰富成果,但其形成机制仍有待探索,而且已有调查研究方法也难以完全呈现师生冲突情境.柯林斯的互动仪式理论符合中小学师生冲突特点,具有理论适切性,能够提供深入研究的微观视角和实证材料.从互动仪式角度来看,师生冲突是由于互动仪式失败导致的情感竞争.通过分析师生冲突情境,发现师生冲突的形成经历了关注失焦—情感离散、情感竞争—冲突形成两个环节.师生冲突管理旨在促进师生关系回归团结、保证互动仪式顺利实施,因此深化认知和情感关怀是师生冲突管理的有效策略.
近代以来,国家主义和民主主义公民教育理念的引入,在中国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受上述两种公民观的影响,近代中国学者在思考培养何种公民的问题上,一类坚持国家本位,主张公民教育是为了培养有国家观念的有用公民;另一类侧重从改造个人和社会的角度来塑造公民,认为公民教育的目的 是培养受过教育的良好公民.在这两种典型的公民教育理念之上,又衍化出了一种“最低限度的公民”概念,试图构建中国式的公民教育.在这些观念的论争背后,隐含着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深层关注,这也是公民教育难以回避的问题所在.
假冒注册商标罪中“基本无差别”商标的含义,可以从定性与定量两个层面予以把握.由于理论界和司法实务对“基本无差别”商标的参照对象、判断基准、判断方法及其关系问题理解不一致,致使“基本无差别”商标的认定并不统一.基于此,“基本无差别”商标的认定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优化:参照对象适用核准注册范围说;以“一般公众的认识”为判断基准,并将其限缩为“相关消费者”的“一般注意力”;依据不同类型商标的特性,将整体观察与显著部分观察方法相结合;强调“基本无差别”与“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并列关系,并侧重对前者的独立判断.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也关系到创新型国家建设.文章简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与能力培养体系中“一核五能”的内涵,探讨高校大学生“一核五能”的培养策略,并指出高校大学生“一核五能”的培养原则.高校要注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坚持“五育并举”与“知行合一”的教育原则,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持续发展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
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是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助于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剖析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探索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基本途径和基本方法.
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在抗击日本侵略战争中形成的气质风貌和品格的集中体现,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战斗精神、艰苦奋斗等精神内涵具有宝贵价值,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是对东北抗联文化的传承,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主要有规划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实践教学,创设教学基地;融入校园文化,开展系列活动;借助网络平台,拓宽育人渠道.
文章简述5G互联网环境对高校数字传媒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并从几个方面探讨5G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数字传媒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希望能够提高新一代数字传媒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作为高校要明确当下社会人才新需求,初步构建人才培养新框架,注重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合理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同时重视优化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