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评新文学论争中的林纾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ue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文学争论中,林纾与钱玄同、刘半农、胡适、蔡元培等人就文言文与白话文之关系、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等问题展开讨论。撇开双方的政治身份、治学背景、人格气度不谈,此次论战对白话文的推广、新文化运动的兴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新文学争论中,林纾备受指责。但对于林纾的评价和此次论战的动机与目的,都要放在历史和政治的语境下重新审视和评价。
  关键词:林纾;新文学论争;白话文运动;重评
  
  “五四”时期,林纾因反击《新青年》团体的钱玄同、刘半农精心设计的那封对他充满贬抑和揶揄之意的“双簧信”,写了对钱玄同、胡适、刘半农、蔡元培等人进行人身攻击的小说《荆生》《妖梦》,并就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文言与白话的关系与地位等问题与蔡元培论辩,遭到新文化阵营的猛烈批判。这个曾被视为“得罪于名教”的维新党,一个把近两百部外国文学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一代译才”,几乎一夜之间变成了向新文化运动猖狂反扑的“封建复古派”的代表,成了旧文化阵营的“反动领袖”,从此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了人人皆得而骂之的‘歹角’,不骂他好像就显不出自己进步”[1]。事实上,历史的真实往往和我们所得知的事实有很大差距,对于林纾,我们不仅要承认他在翻译西方小说上对中国文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同样,对他在新文学论争中的行为也要作出公允的评价。
  毫无疑问,这场论争的焦点就是古文与白话文的问题,但是侧重点却不一样。比如毕耕先生于2005年发表在《广西社会科学》上的《古文万无灭亡之理——重评林纾与新文学倡导者的论战》一文所论,这些问题应该说已经成为公论。笔者所要关注的是这场论战深层次的问题:新文学干将们主张实行白话文,并力主废除古文,并不仅仅是推行一种文字和语言那么简单。
  其实在白话文运动之前,白话文就已经在中国发展得相当不错,并有许多流传广泛的经典作品,像宋元话本、元曲、杂剧和明清小说,这些都可以说是早期成型的白话文。明清的章回体小说,例如《金瓶梅》《红楼梦》和《水浒传》等,采用当时的白话书写,使白话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并且受到人们的喜爱。直到清末维新运动时期,白话文才开始被人们有意识地提倡,开始成为一种被称作“新文体”的“通俗文言文”。例如,黄遵宪引俗话入诗,反对崇古。他在1868年(同治七年)写的新诗,是文体解放的开路先锋:“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裘廷梁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文章中提出“崇白话、废文言”[2]。
  那么,此时新文学提倡者们提出兴白话废文言有何意义?和前人的提倡白话有何不同?笔者认为,此时他们提倡白话的政治意义要大于文学意义。在此之前,中国文学占正统地位的应是古文,而这些作品的作者多是属于精英阶层,即士人阶层。由于文化水平的差距,老百姓不可能理解那些文人士子写出的东西,话语权牢牢地掌握在统治阶级手里,文化或者具体到文学成为了统治阶级的工具。
  布鲁斯特的《中国的知识的奴役性及其解放方法》对语言的功能如是说:“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与社会结构和社会的价值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典的汉字,必然发展了一种特殊的阶级利益。不管哪个国家,如果诵读和书写的能力只限于知识阶级的时候,那么这个阶级的人们就必然获得政权,而且永远掌握着它。这个阶级的人们就是不去组织政府,也会比一般人要高明些,因此他们便牺牲了那些无知而且无告的群众,却取得一切政治上的地位,享受一切特殊权利。”[3]“布鲁斯特此处之分析,可以说道出了白话文运动提倡者和赞同者的最重要的依据:即白话文运动就是要用‘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的口‘语’,代替和消灭士大夫专用的雅言的‘文’,并将此‘口语’白话文上升到‘国语’的地位。这不仅是一个语言的革命,更符合并辅助了近代中国的社会革命——即提升‘引车卖浆之徒’的社会地位,而消灭操纵书写特权的士大夫阶层。”[4]也就是说,作为新文化运动一部分的新文学运动也就具有了政治上的意义,这是新文学运动家们为争夺话语权所作出的一种努力。他们试图让平民也能掌握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修养,提高觉悟,最终达到自觉起来为自己的自由命运抗争的地步。这才是他们提倡白话文的根本目的和真实目的。
  可惜,林纾乃一介儒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虽也受过先进文化洗礼,但洞察力、觉悟力似乎尚未达到能理解这场运动的真实目的。他依然把这场运动看做了一般的文学论争,把白话文和古文的关系当做一般的学术问题来探讨。在如此信息不对等的条件下,林纾的处境可想而知。
  我们现在很多学者,都在刻意地略过新文学一派的过激行为,而一味地指责林纾方式的不当,这是十分不公平的。五四时期,李大钊在抨击林纾时曾说过如下一段论述新旧关系的话,笔者以为它对于我们“重评”林纾和当年新文化论争,很有借鉴价值,即“我确信这两种思潮,都是人群进化必要的,缺一不可。我确信这两种思潮,都应该知道须和它反对的一方面并存同进,不可妄想灭尽反对的势力,以求独自横行的道理。……我又确信这二种思潮,一面要有容人并存的雅量,一面更要有自信独守的坚操”[5]。
  
  注释:
  [1] 蒋英豪:《林纾与桐城派、改良派及新文学的关系》,《文史哲》1997年第1期。
  [2] 白话文,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83258.htm)。
  [3] 旷新年:《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胡适》,《读书》2002年第9期。
  [4] 苏默:《关于白话文运动的反思》,天涯社区(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books/1/18510.shtml),2002年11月12日。
  [5] 李大钊:《新旧思潮之激战》,《每周评论》第12号,1919年3月9日。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文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思想认识水平显著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对建筑本身的舒适性,安全性,美观性和方面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施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机电设备的安装
摘要:本文将从探讨《项狄传》中的游戏精神入手,分析作品从形式到内容、从表层到深层的游戏态度的体现,并深究其原因,从而更加深刻地解读这部奇特的小说。  关键词:斯特恩;《项狄传》;游戏精神     随着叙述学的兴起,《项狄传》作为18世纪难得的实验性小说,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本文认为,斯特恩小说内容的奇特和形式的怪诞源于作家的游戏精神。这种游戏精神贯穿于斯特恩的创作动机、创
当前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 ,以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 ,越
期刊
本文主要论述探讨了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问题.文章首先指出了在土木建筑工程施工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继而分别对施工现场管理与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方法与注意
中央电视台1994年9月份节目收视率一览表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讲,管理本身非常的复杂而又系统,实践中应当优化配置资源,并对其进行整合,加强管理势在必行.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涵盖了方方面面,从项目决策对规划设计、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工程测量的全程参与,提供安全和质量的技术支撑,由此可见工程测量的重要地位.为了使我国国民经济能够稳步上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
摘要:亚里斯多德继承了古希腊的和谐传统,并将之完善和发展。亚里斯多德认为和谐是一种美,他的这一和谐美的思想深深渗透于他的文论著作《诗学》之中。从亚里斯多德《诗学》的叙述中可以推论出,文艺产生的原因是人们对和谐美的追求。文艺的内容和形式应该和谐:形式上应情节完整、长度适中;内容上要描述符合规律的事和人。文艺的功用是使人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亚里斯多德的和谐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亚里斯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筑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在建筑行业进行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的存在直接的限制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同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管理工作的好坏影响整个项目的顺利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工程经济性、安全性等方面都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基于此,我们对实践操作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