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腊八”里的吃与喝

来源 :餐饮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bour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这是一首流传十分广泛的过年童谣。随着腊八节的到来,正如童谣唱的那样,“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意味着春节序幕已经拉开,年味儿一天比一天浓了。那么开启中国人过年庆典的腊八节是如何产生的呢?腊八节又有怎样的风俗呢?
  要说“腊八”,得先说说這个“腊”字。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云:“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腊”起源于上古时代对百神的岁终大祭,举行岁终大祭的农历十二月便是腊月,而祭祀的具体日期就是腊日,汉代的腊日是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对于“腊”的解释,不止一位学者认为“腊”通“猎”,东汉学者应劭的《风俗通》就说过:“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祭先祖也。”中国人虽然很早就进入了农耕生活,但游猎生活的一些习俗延续到了农耕时代,这对于我们理解古代风俗十分重要。用打猎获得的动物祭祀先祖,这是一项起源甚早的历史传统,因为是用动物的肉祭祀祖先,所以“腊”字很自然地是以“月”为偏旁。
  应劭还说:“腊,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这是从岁时特点来说“腊”。“腊”位于旧的一年即将结束、新的一年即将来临的时间节点上,对于以农耕为本的中国人而言,这样一个时间节点自然萌发出了感谢神祗庇佑丰收有成、期盼来年风调雨顺的深切情感。
  腊八节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许多俗语都与腊八有关。从时令讲,有“过了腊八,长一权把”之语;从生活上讲,有“冬至饺子腊八面,鸡娃吃了爱下蛋”的说法;从节令讲,有“吃了腊八面,赶紧把年办”的习俗。
  儿时的记忆中,老人常说,“看到了腊八,就闻到了年味。”可以说,腊八节是腊月里的第一个盛会,那腊八粥、五豆、腊八面也自然成为新年里的第一道美食,各种饮食习俗是欢度腊八的一项重要活动。
  佛粥飘香暖寒冬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己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腊八粥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这是关于“腊八粥”最早的记载,不过没有具体说明是用什么原料来熬制的,好在宋人吕希哲在《岁时杂记》中提到了,“以乳、蕈(泛指菌类)、胡桃(核桃仁)、百合等造七宝粥,亦谓之咸粥”。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京的最为讲究,掺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与佛教的关系匪浅。不过,也有学者给我们指出了另一条思考的路径——“我国自先秦时期以五谷杂粮祭祀农神,也逐渐演变为以五谷杂粮熬成粥以祀农神”,在“事神以事生”的认知中,加以佛教传入中国,僧人外出化缘、施主以粥施舍之事极为常见,因此“腊八节,世人以腊八粥斋僧是顺理成章之事”。这种解释强调从祭祀农神的角度来认知腊八粥的起源,因此能够发现腊八节在传播过程中对古已有之的节日和礼俗的借用,而这一借用随着时间的流逝产生了一些戏剧性的效果。
  地域文化象征的腊八面
  说到腊八节的节令美食,除了腊八粥、五豆等,在陕西关中地区的腊八节食俗,则是要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面,关中地区盛产小麦,所以就形成了腊八节吃“腊八面”的习俗。
  做“腊八面”前,浸豆子时要放微量碱面,并且不能用大火煮,要在似煮非煮的状态下让豆子慢慢地浸。这样浸出的豆子汤颜色深红,豆子也不会破烂。另外,浸豆子时先不要放入红枣、红薯、枸杞子和葡萄干,因为这些东西不耐煮,煮的时间长了,会失去其形其味。
  第二天吃饭前,将前一晚未下入的食材入汤,煮熟后下入适量面条,随之即可食用。这时的面条要稍粗一点,宽窄随意,太薄太细,容易煮成糊汤。制作腊八面时,要反复揉面团,不仅使面团变得光滑,且做出的面条更加筋道;面片一定要撒足量面粉,才能重叠起来,面粉量不够的话,容易粘连;菱形切好后及时散开,以防粘连;宽面下锅前要抻长、抻薄,这样煮出的面口感更好;豆子及各种干货需要提前泡软、泡发;煮面的水不能太少,否则面容易粘连。吃“腊八面”,在寒冬腊月,会感觉无比温暖和幸福。“腊八面”剩余下来还要吃好几天,寓意“年年有余”。陕西关中各地的腊八面略有一些区别但大致相同,是在红豆汤中下些面条就小菜而食,汤中不加入任何调料,只不过增添了更多的甜味食材。
  过去乡村人把腊八面看得比较重要,除了人人都要吃外,还要给家中的牲口、狗、猫、鸡等都吃一点,以表示对动物的爱护和彼此之间的和谐。另外,还要给出门在外的人留一点,待他们回家后让他们补吃,也寓每逢佳节不忘亲人之意。
  无论是一碗腊八粥还是一碗腊八面,是人们赶赴新年的忙碌与喜悦,也是对远在他乡游子的呼唤,在腊八节的记忆里,充满了浓浓的香甜与家的温暖。一碗腊八粥和一碗腊八面串起了几代人,串起的是家的温暖。在一碗美食中,我们品尝到的不仅是悠久节日的深厚内涵,更是一份家人之间的浓情蜜意。将温暖传递到家庭之外的宾客旅人中,使和谐扩散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就在这浓情蜜意中,我们迎来新的一年。
其他文献
儿童健康发展关乎家庭的未来,民族的未来,国家的未来,儿童健康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医疗帮扶是党和国家,运用国家立法形式对贫困人群医疗救治的满足,是人民生存权和健
作为一种政治现象,政治参与是衡量民主的重要尺度。本文分析考察了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民为什么参与政治(动力机制)、怎样参与政治(方式)以及政治参与的发展程度等问题。边
近年来,我国通信运营商大量建设的数据中心低压配电系统均采用TN-S系统,现阶段数据中心大部分还是采用UPS为通信设备供电。结合相关规范,针对低压配电TN-S系统中3P、4P开关的
目的深入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对雌性大鼠颗粒细胞(GCs)凋亡的作用机制,阐明DEHP的卵巢毒性作用。方法将48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排序分组法分为4个剂量
一、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分析1.医学生的职业思想困惑职业规划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对学习阶段及实习、毕业之后的规划。目前,社会职业类型、职业前景、收入等因素使得医学生出现
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的悠久历史,懂得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可以使学生享受数学的发展历程,感受数学文化的科学价值;可以使学生欣赏数学的无穷魅力,理解
随着竞争不断加剧,银行业开始注重转型升级,纷纷从以提供优质基本产品、优质基本服务为核心的低层次竞争逐渐转向为以品牌形象塑造为核心的高层次竞争。但是如何建构让客户认同的品牌形象感知,并形成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却是困扰银行业的一大难题——对品牌资源相对匮乏城市商业银行而言,此难题尤甚。鉴于此,本文选取X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从消费者和内部员工角度对其品牌形象感知进行研究,以期为该商业银行(即
1.生态城市的内涵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提出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到现在,生态城市的内涵在不断充实和完善.特别是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生态城市的创
改革开放40年,餐饮业大浪淘沙。1980年开业的承德塞外酒家,是承德改革开放四十年第一家民营餐厅,它传承了承德塞外宫廷菜。  承德宫廷菜  清代皇帝的“避暑”佳肴  承德宫廷菜就是清代北京宫廷菜的一个分支;承德地理条件特殊,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因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  从康熙开始木兰秋狝、修建避暑山庄经营热河,至乾隆年间,承德酒楼林立,山东、山西特别是北京的风味小吃,各地菜肴都传入承德。朝鲜使
按照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规模,到2010年,中国将有近两亿农民进城务工,这意味着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使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