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汤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2005年2月~2006年10月在我院门诊诊断为慢性鼻窦炎患者278例,其中男153例,女1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见表1。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和病程上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诊断标准:按照慢性鼻窦炎诊断依据,对有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史,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头痛以及嗅觉和记忆力障碍的病例,检查鼻腔黏膜、鼻道分泌物及鼻窦区压痛情况,并行鼻窦X线摄片或CT扫描检查予以确诊。
  治疗方法:①观察组:采用中药葛根汤口服。其组方为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甘草(炙)大枣、生姜。服药期间不用其他抗生素药物,鼻塞较重者可适当给予麻黄素滴鼻剂。②对照组: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所用药物以广谱抗生素药物与甲硝唑联合服用为主,小部分病例采用肌肉或静脉途径给药,7天为1个疗程,停药3天。之后根据病情改善程度适时调整用药,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治疗,本组146例治疗1~4个疗程,平均3个疗程。鼻塞较重者可适当给予麻黄素滴鼻剂。
  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评定,参照慢性鼻窦炎疗效评定依据[1]。①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影像学检查鼻窦恢复正常。②改善:症状、体征好转,影像学检查鼻窦腔内尚残留有不同程度软组织影。③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结 果
  
  两组病例通过上述治疗后,停用各种药物,每月定期到门诊复查1次,以观察其症状、体征改变情况。治疗后6个月复查鼻窦X线片或CT,经至少半年以上的随访观察进行疗效评定。总有效率(治愈+好转):观察组为85.6%,对照组为88.3%。经X2检验,两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表明疗效相近。
  
  讨 论
  
  慢性鼻窦炎祖国医学称之为鼻渊,多为邪热蕴肺,稽留不去,熏蒸鼻窍;或湿热稽留,痹阻鼻窦脉络,腐肉成脓;或邪毒滞留,癖阻鼻窦气血,邪结不去;以及素体虚弱,肺脾气虚,邪滞鼻窍所致。
  葛根汤出自《伤寒论》,方由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等7味中药组成,具有解表发汗、升津液、舒筋骨、止下利的功能。现代药理研究葛根汤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抗变态反应以及调节免疫等作用。
  观察组所用中药方剂麻葛根汤施治,主治脾肺气虚和气血瘀阻之证,依中医辨证施治原则,治宜散寒化湿、补脾益肺及活血化瘀,行滞通窍。方中以麻黄、葛根为君,二者皆为解表之药,味辛,前者性温,后者性平,常同用于风寒之证;以疏风祛湿,通窍止痛香具有芳香化湿之功效,用于鼻流黄色浊涕以治鼻渊;生姜、大枣配用于解表药中,有调和营卫,补养脾胃功用;生姜还能温通经络,散寒湿,祛头痛鼻塞;大枣则可补气健脾,养血安神,并可缓和药性;甘草引药皆归肺经,前者可宣肺祛痰,引药向上;后者可健脾益气,清热解毒。
  本方由表及里,标本兼治,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观察组中最长使用3个疗程,便于坚持治疗。对两组中治疗无效的病例进行分析发现,疗效不佳的原因有二:①因为有部分患者未按疗程坚持治疗,或因病情缓解到一定程度后,停止服药。②患者自身鼻部存在着解剖或生理上的异常时,通过微创手术清除病变,纠正鼻部的解剖异常,以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对提高慢性鼻窦炎的综合疗效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方能达到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 林尚泽,主编.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断疗效评定依据及有关解剖生理数据.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2:68.
其他文献
以不同类型土壤(红壤、潮土、砂姜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水稻秸秆添加对3种类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120d。研究
本报西宁3月2日电(记者刘鹏 通讯员陈芃)一种低温相变储能材料能像电池储电一样将太阳热能储藏在其中,并按人们意愿释放热能。这是日前记者在青海大学青海省先进材料与应用技术
报纸
为构建猪捷申病毒(Porcine testhovirus,PTV)感染性克隆,进行病毒基因组结构、功能及新型疫苗研究,根据NCBI发表的PTV Swine/CH/IMH/03株及Talfan株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4
摘 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基层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压控制率的影响。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56例, 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教育组80例), 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健康教育;另一组(对照组76例), 单纯用药物治疗。通过半年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生活方式和血压控制率方面的变化。结果: 教育组在吸烟、饮酒、低盐饮食及血压控制率方面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
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借助文献计量学方法,同时利用CiteSpaceⅢ构建可视化图谱,从文献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