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模式建立以及药师作用探究

来源 :婚育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uagnq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我院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模式建立以及药师作用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20年7月至12月期间未实施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模式的860张抗菌药物处方设定为对照组,将我院于2021年1月至6月期间建立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模式、实施药师干预的880张抗菌药物处方设定为实验组,对比不同干预模式的最终效果.结果:实验组处方不合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模式建立以及药师作用对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显著.因此,在为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可及时将处方点评模式、药师干预等运用其中,进而促使用药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等显著提升.
其他文献
目的:在脑梗死治疗中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的应用及影响.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为研究实施阶段,该过程也是明确研究对象和开展研究的主要阶段,该过程也是明确研究对象和开展研究的主要阶段,样本量均是从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而来,共70例,使用计算机序列软件进行样本的编号,并下载随机分配软件,将样本分到两组,其中35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丹红注射液,该组为常规组;剩余的患者除了常规治疗外,还使用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该组为实验组.记录两组的具体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和对比.结果: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讨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对肝炎病症后肝硬化腹水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治疗效果,止血方法及副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炎病症后肝硬化腹水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组(联合治疗组,n=40)和垂体后叶素组(独立治疗组,n=40).对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止血方法时间,住院治疗时间,2d内再流血产生情况及副作用出现状况.结果:联合治疗组病人治疗的总有效为92.5%,明显高过独立治疗组67.5%(P<0.05),止血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独立治疗组(P<0.05),2d内再
目的:观察在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疾病诊断中核磁共振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共选择68例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患者,就诊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分别使用X线和核磁共振对患者进行诊断,观察两组诊断方法的阳性率和阴性率、检出率、确诊率、特异度.结果:经X线检查,确诊33例.经核磁共振检查,确诊41例.核磁共振检查方法检出率、特异度均高于X线检查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检查方法确诊率高于X线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性隐匿胸腰椎骨折疾病
目的:分析在酒精肝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治疗上,使用熊去氧胆酸、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就诊的酒精肝胆汁淤积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样本,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治疗,也就是使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肝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对照组相比较高,两组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
伴随人们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针对临床药品用药不合理的现象,需要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药学理论指导.药学理论知识是临床合理用药的基础,只有充分熟悉药物化学、药效学等药学理论,并将其与临床实践有效结合,才能给予临床合理指导,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因此,本文基于合理用药的相关原则,对药物理论指导及合理用药进展展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