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疼痛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jiq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疼痛是上天赐予你的礼物,你应该学会感谢。
  或许,你身体的某个部位开始不舒服,然后开始感觉疼痛。因了这疼痛,你去医院就诊,找出病因所在,服药打针或者手术,于是,这疼痛便还你一个健康的身体。疼痛是身体向你发出的最友好的警告,你应该感激它。
  或许,某一天,你失去一大笔钱财。你万分不舍,当然心痛。钱的失去也许是因为你的大意,也许是因为你的狂妄。但不管如何,你都应该意识到,失去的钱,永不会再回来。你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学会谨慎,学会自谦。无疑,这谨慎,这自谦,正是因了你的疼痛。疼痛会让一个人变得明智,继而慢慢变得成熟。
  或许,与你相恋多年的女友在某一天,突然离你而去。你心如刀绞,痛比切肤。可是细想,假如她真的爱你,她会离你而去吗?假如她早已经不再爱你,那么,即使你们相守百年。又有什么意义呢?疼痛会让一个人变得清醒,只有蜜糖才会让人永远蒙在鼓里。
  认识一位久病床榻的朋友,他的胸部以下,完全没有知觉。有一天他对我说,现在他有多么怀念还有疼痛的日子啊。疼痛会让他知晓各个器官的存在,知晓自己的存在——疼痛会让他确知自己还活着。享受疼痛会让他感觉,自己确确实实活在世间。
  享受疼痛。这个词把我狠狠地震了一下。也许,只有连疼痛的感觉都失去的人,才会有这样深刻的体会吧?
  还认识一位老者。他无牵无挂,无欲无求。他说,活到这把年纪,他早已心如止水。他指的当然不是超脱一切之后的那种淡然,而是个体生命对这个世界的彻底放弃。这世上已经不再有任何事情能让他感兴趣,能让他产生哪怕一丝疼痛的感觉。他说:“事实上,我已经先肉体而死去。”
  他说的,也许有些道理吧。因为他的心里,已经不再有疼痛。
  疼痛至少说明你还活着,至少说明你还认真地活着。或许我们不可能做到“享受疼痛”的那种境界,但是至少,当疼痛来临时,我们可以少给它一些诅咒,而多给它一些感激。
  编辑 胡莉莉
  【黄煜博图】
其他文献
从前有一个叫阿里的人,在老富商阿玛尔的店铺里打工。他很穷,但很勇敢。  一个冬天的晚上,阿玛尔说:“到现在,还没有人能够在山顶上不盖毛毯不吃东西过一晚上。我知道你很需要钱,如果你能做到的话,就会得到一笔巨额的奖赏。如果你做不到,就得无偿为我工作三十天。怎么样?”  阿里回答说:“好,我明天就去。”  然而当他走出店铺后,他看到凛冽的寒风在头顶上空咆哮。见此情形,他心里顿时打了退堂鼓。于是他决定去问
有一首歌《大学生活就是好》这样唱道:大学生活好,每天睡大觉,顿顿要吃好,不用去操劳,父母给钞票。可以随便把课逃,今朝有酒醉今朝,革命理想是钞票。天天没烦恼,偶尔会无聊,上网四处飘,谈情把爱找,读书考试不重要,自由自在任逍遥……    大学生的学习迷茫    ●大学生李丽芳:  简历太薄,没有工作经历真的不行吗?   “上大学三年了,最难受的是总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学些什么好。”郑州航空管理学院毕业的
夜幕降临,在一片安静的街区里,悬挂在路边第16根电线杆上的灯箱亮了,这只灯箱上,画着一只圆滚滚的熊猫。对它来说,此刻,新的一天才刚刚开始。这只睫毛卷翘的熊猫晃晃憨憨的脑袋,不紧不慢地顺着电线杆爬下来。对着反光玻璃整理整理头上的那顶绿色小帽后,又背上一个墨绿色的邮包,开始工作。打开邮箱,它数了一下,今天的信件可真不少,共有78封,目的地更是五花八门:东北的哈尔滨、香港的旺角、美国的旧金山、澳大利亚的
时光无法驾驭,却可以珍惜    会有一些歌手,我们与之渐渐疏离。疏离,并非淡忘,因为那些由其演绎出来的旋律,曾经使我们的日子那样生动。但是,时过境迁,时光在一丝不苟地不停向前奔跑,我们无力停下,形体总是要与时光同步的。唯余一些不经意的罅隙,累了,想找个地方歇歇了,于是会想起那年的歌声,想起正马不停蹄消逝的旧时光。  那些已然疏离的歌手,比如周杰伦。第一次接触杰伦,并不是多恢弘的场景。那时正上初一,
平等本身具有它的时代意义,但在现代的商品经济社会中,比平等更重要的是要鼓励竞争。  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斯宾塞说:“严酷的需求是对懒汉的强烈刺激,对散漫者的有力约束。那些善良却无思想的人对自然秩序下的社会不断淘汰其病疴、弱智、痴呆和不讲信用者的事实视而不见,提出一种干预;这种干预不仅将终止纯化过程,而且将增长腐败……使无能之辈和不认真的人激增……使精明能干的人锐减。”  平等具有难以抗拒的蛊惑性。当一
●“人”字,一撇一捺    一撇写圆满,一捺写残缺:月有圆缺,天有阴晴,花有花开花落,海有潮起潮落,才能称其为自然;人有长有短,事有逆有顺,才能称其为人生。何必抱怨圆与缺、阴与晴、起与落,何必计较长与短、大与小、逆与顺。    ●“人”字,是男人女人    男人是撇,女人是捺。有顶天立地的男人,有为男人撑起腰杆的女人,伟大的背后有了支撑,才组成了人类的美好家园。只有男人而无女人,“人”字就会失去支
有个大学教授,他从前教过的学生来到纽约,在他家住了一晚上。这学生是香港洋行送出来进修的,一周费用是五千美元,还不包括机票。学生跟他说他回香港后,就要跳槽到别家公司去,跳槽了薪水才会高。果然连环跳后,现在他已是某大企业的总经理了。  这位教授因此下结论说,人要常换工作才能爬得高,他相信香港洋行老板一定对这个学生很生气,但是“年轻人不能为私情而不往前奔”。他劝年轻人不要因“感情、忠诚而耽误自己的前途”
牛根生是老牛家抱养的孩子,养父母一直隐瞒着此事。  那是1958年,牛根生出生在呼和浩特郊县什拉毫村的一户姓秦的贫穷农民家庭,那时候用现金代公粮,牛根生的生父任生产队的小队长得带头交,可是又没钱。万般无奈的父亲实在没办法,狠狠心,把出生还不到1个月的牛根生给卖了,价钱是50元人民币。牛根生养父姓牛,职业是养牛,养父养母未生孩子,期望通过抱养来生根立后,所以取名“根生”。  “抱养真相”后来还是让牛
中国在明朝的时候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郑和.一个是郑成功。郑和七次下西洋.郑成功收复了台湾。郑和与郑成功都不约而同地具有跨文化的背景,应该说,他们的成功也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  郑和出生在一个穆斯林家庭,他信仰的是伊斯兰教。阿拉伯民族是一个善于航海的民族.远在唐宋时期就有阿拉伯人通过海路来华.并且渐渐融入中土。郑和成为伟大的航海家,其实不是偶然的.或许他就是从其先祖的航海经历中.获得了早期的
在冬日茫茫无边的呼伦贝尔雪原上,看到的动物总是比人要多。  有时候是一群低头吃草的马,努力地从厚厚的积雪中,寻找着干枯的草茎,它们的身影,从远远的公路上看过去,犹如天地间小小的蚂蚁,黑色的、沉默无声的,又带着一种知天命般的不迫与从容。有时候是一群奶牛,跟着它们时刻蹭过来想要吮吸奶汁的孩子,慢慢地踏雪而行,偶尔会看一眼路上驶过的陌生的车辆,但大多数的时间里,它们都是自我的,不知晓在想些什么,却懂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