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力农联合艾司洛尔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33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米力农联合艾司洛尔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以改善危重型HFMD患儿的预后。

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徐州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的82例危重型HFMD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予米力农治疗,观察组予米力农联合艾司洛尔治疗。患儿入院后均测定心率(HR)、收缩压(SBP)、心排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脑利钠肽(BNP)、去甲肾上腺素(NE)。治疗1 h及48 h后复查上述指标,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儿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判断临床疗效。

结果

1.治疗前2组患儿HR,SBP,CO,LVEF,BNP和NE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 h后2组患儿的HR、SBP和CO、LVEF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 h后对照组血清BNP及NE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血清BNP及NE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8 h后2组患儿各项观察指标均较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1 h后HR、SBP、CO、LVEF和BNP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8、2.12、–2.11、–2.37、2.07,P均<0.05),而NE无明显变化(t=0.83,P>0.05);治疗48 h后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6、2.48、–2.70、–2.27、5.37、2.74,P均<0.05)。

结论

米力农联合艾司洛尔能显著改善危重型HFMD患儿心脏功能,稳定患儿生命体征,值得临床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比较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GC)治疗0、1、4周时的血清及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8(IL-18)、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水平,探讨三者对PNS患儿发生激素耐药的预测作用。方法留取84例PNS患儿[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SSNS)患儿58例、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患儿26例]GC治疗0、1、4周的血清及尿标
目的新生儿脓毒症(neonatal sepsis,NS)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免疫治疗是NS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检索近年来关于NS免疫治疗的临床证据,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数据库和Cochrane图书馆关于NS免疫治疗的系统评价及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6个系统评价(共计37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研究,药物包括免疫球蛋白
目的探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的疗效及应用前景。方法总结2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其应用英夫利昔单抗后的临床表现、炎性指标及冠状动脉的动态变化。总结并分析近10年来该药用于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治疗的机制及应用进展。结果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2例川崎病患儿均已应用2剂2 g/kg IVIG治疗及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分别
目的了解贵阳市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耐药基因型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自动化仪器对临床分离菌株作用药敏试验,ESBLs表型确认试验采用双纸片协同法,采用PCR法检测耐药基因。结果2013年4月至12月住院患儿分离出44株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检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共29株,阳性率达65.9%。29株产ESBLs肺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及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尽早明确诊断,针对性治疗。方法依据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2012年慢性胰腺炎临床诊断指南,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4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29例慢性胰腺炎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等资料。结果29例患儿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2岁~15岁2个月[(8.5±3.7)岁]。病因中以特发
近年来,国际危重症医学和肾脏病学等多个学科的专家趋向于以急性肾损伤取代急性肾衰竭,对急性肾损伤的定义、诊断标准、分期、治疗和预后等有了新的观点,诊断标准不断更新,以期达到共识。临床上积极寻找更适宜的诊断时间窗和临床观察指标,制订更科学合理的诊断和分期标准,便于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以降低其病死率。现就近年相关文献对儿童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的演变脉络及临床应用作一解读。
近年来,国际肾脏病和急救医学界趋向于用急性肾损伤(AKI)来取代传统急性肾衰竭(ARF)的概念。儿童AKI的病因已由既往原发性肾脏疾病为主转变为多因素所致,且AKI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现简要从流行病学方面分析儿童AKI的常见病因、发病率及病死率。
目的探讨硬化疗法(平阳霉素联合曲安奈德瘤体内注射治疗)治疗婴幼儿颈面部巨大淋巴管畸形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确诊的67例婴幼儿巨大淋巴管畸形的临床资料,男35例,女32例;年龄1个月~4岁,中位年龄1.3岁。患儿治疗前均行B超、CT检查,了解肿块位置、大小和毗邻。病变范围最小5.2 cm×7.5 cm,最大9.2 cm×10.5
目的探讨婴幼儿大型室间隔缺损(VSD)早期外科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时机、术后处理。方法选择确诊为大型VSD并发肺炎患儿88例。其中男53例,女35例;年龄3~18 (7.5±2.9)个月;体质量5~13 (7.9 ±1.9)kg。患儿均在全麻加体外循环下行VSD修补术,同期矫治合并的畸形。术中经右心房切口修补58例,经肺动脉切口修补14例,经右心室切口修补16例。88例患儿均采用补片修补,其中78例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进行生化代谢指标的分析,探讨追赶生长对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共126例[排除可能影响胰岛素(INS)、C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正常分泌的因素],根据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将其分为小于胎龄(SGA)组及适于胎龄(AGA)组,并根据随访时年龄分为1~6个月、7~12个月、≥1~3岁(幼儿期)3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