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掩半遮的《面纱》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画纱》投入2007年贺岁档期播映后,评论毁誉参半,本文笔者从影片的演员和场景入手分析其成功之处,同时也将电影与小说原著进行比较,对影片在探讨人物精神世界的转变过程中的不足展开分析。
  [关键词]《面纱》 人物 场景 人性
  
  2007年2月,中美合拍的《面纱》与《满城尽带黄金甲》和《007决战皇家赌场》一同出现在贺岁档期。文艺片一直是电影院里那朵羞答答的玫瑰,只能在角落静悄悄地开。面对后两部商业巨片来势汹汹的首映宣传功势,《面纱》亦难逃票房滑铁卢的尴尬局面。北京大学电影协会为此专门召开研讨会,在一番分析之后将它的失利归结于错误的时机和票价定位等客观原因。这出优美而婉转低徊的戏,的确如一阵清冽的凉风,吹去人们被大片轰炸后心头的些许燥热。然而,伤感迷离之余,它始终让人感觉一丝意犹未尽。全剧人物无可挑剔的演技,难美的自然场景,却难掩影片在探寻人性最幽暗深处时的力不从心。
  凯蒂是上个世纪初英国伦敦社交圈里的老姑娘典型——有知识、有教养,懂得生活的情趣。年轻貌美时,她对爱情和婚姻充满了幻想,无奈年华渐逝,为远离家人奚落的眼光,只得匆匆嫁给自己并不爱的细菌学家瓦尔特,并随他远赴上海。婚后的凯蒂身处异乡,倍感孤独,却又无法从平淡的家庭生活中找到情感的慰藉。她投入了令她芳心旌摇的查理·唐生的怀抱。瓦尔特发现妻子的不忠之后,以离婚为要挟,逼迫凯蒂随他前往中国内地,去平息一场正值疯狂流行的霍乱瘟疫。自私冷漠的查理对凯蒂的处境袖手旁观,使得凯蒂抱着必有一死的绝望心情与瓦尔特来到美丽却危机四伏的内陆山村——梅潭府。在疫区患难与共的日子里,凯蒂逐渐看到丈夫身上那些可敬可爱的品质,并带着对自己过去的自私和不忠行为的深深忏悔来到修道院做义工。当他们最终在心灵的和谐交流中彼此谅解时,瓦尔特身染霍乱身亡,空留凯蒂独自一人承受悲痛与遗憾。
  电影改编自英国小说家毛姆的同名小说。恰如富有寓意的题目一样,影片希望能忠实地把小说的主要内涵外在化——人间的隔膜很难沟通,因为每个人的脸上都罩着一层彩色的面纱。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将人真实的、本质的东西隐藏起来。凯蒂的悲剧在于她未能及时撩起生活的面纱,看到查理风流倜傥的外表所掩盖的丑恶本性,也未能发现瓦尔特不苟言笑的面容下那一颗真诚、富有智慧的心。从剧本、演员、场景和音乐等各个方面来看《面纱》都称得上一部精心制作的文艺片。爱德华·诺顿沉郁而腼腆的气质非常适合出演不解风情、沉默寡言的瓦尔特。他通过眼神和面部表情,将一个男人遭遇爱情的背叛时,内心的自尊和对妻子的责怨与爱恋演绎得入木三分:纳奥米·沃茨则完全就是毛姆笔下那个内心世界丰富、性格活泼的小女人凯蒂。其他几个次要角色,黄秋生、夏雨和吕燕等人的戏份有多有少,但都游刃有余地塑造出鲜活的银幕形象。
  电影以凯蒂的情感生活引发精神世界的转变为主要线索,场景的选择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她的心路历程。导演在伦敦和上海两地使用的皆是室内场景。其中,家人为给老姑娘凯蒂物色对象,在家中举行宴会,凯蒂因为没有意中人而落落寡合:凯蒂在上海的戏院听戏时,受到查理·唐生花言巧语的迷惑而坠入情网:偷情事件败露后,凯蒂到查理的办公室求助这三幕,色调几乎集中于凝重沉闷的绛红和灰黄色系,背景环境里人头攒动,烟雾缭绕,人声嘈杂,所有的人和景都仿佛被遮蔽在一层喧闹而浮华的面纱之下,透射出凯蒂寥落迷乱和躁动不安的内心世界。凯蒂随瓦尔特赴任疫区的路上,那顶闷热的轿子,帘外淅淅沥沥的小雨,和泥泞山问路上的送葬队伍,都如实地衬映出她被情人抛弃,又遭丈夫报复时痛苦、暗淡的心境。
  除了修道院和住所两处室内场景外,疫区发生的故事全部采用了室外场景。据说导演在开拍前,几处外景地,最终将梅潭府定址于广西阳朔的某个小山村。叠嶂的群山、青翠的竹林、明黄色的稻田、清彻平缓的小河、雾气迷蒙的青石板拱桥,还有实现瓦尔特引水工程的巨型水车……精心选择的外景给观众带来唯美的视觉享受。表面看来,影片设置的是“景”,其实却专在写“情”。诚如王国唯在《人间词话》中所述“昔人论诗词,有景语与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宁静纯美的山村景色,正是男女主人公心态情感的外在延伸及物化反映的最好诠释。他们曾经隔膜的心,在相互的了解与原谅中,伴随着逐渐柔美、明丽的场景,慢慢滋生出诚挚的爱恋之情。
  影片美中不足之处是人物的心理转变太过平面化,未能表现出人性的矛盾与嬗变。以描写人性的复杂乖戾而见长的毛姆曾说,“我所做的只不过是把许多作家观察到了而不愿公布于众的人类特性揭示出来而已,人类最令我困惑的就是人性的矛盾性。”瓦尔特染病离世的一幕又再一次落入好莱坞爱情文艺片的窠臼——以生离死别这样动人的爱情故事去赢得观众一掬温情的眼泪。与此相比,小说则更细致地描绘出凯蒂面对瓦尔特的死时复杂的心情:除了对垂死之人的爱意之外,更多的是对过去的忏悔和对未来独自一人生活的惊惧。电影中凯蒂与查理街头重逢时,漠然地视后者为无足轻重的路人似乎也比小说中的描述稍逊一筹,原著中的凯蒂回到香港(影片中改为上海)后,经不住查理的诱惑又再次投入其怀抱。其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她全身颤抖,不停地抽泣,挣扎着想把他推开。但是他强有力的胳膊却渐渐给了她一种莫名的抚慰的感觉。她曾经渴望那双胳膊能再次拥抱她一次,只一次,她就会浑身震颤不已。她太虚弱了,她觉得她的骨头已经快要融化了,刚才对瓦尔特的悲痛也变成了对自己的怜悯。”同时驻守在人体内的天使与魔鬼不时会展开殊死搏斗。一念成佛,一念亦可以成魔,这就是真实的人性,没有谁可以保证自己的内心一如白玉无瑕。毛姆喜欢揭开生活的那层彩色面纱,呈现人性的真实和奇特。他总是怀着不可遏止的好奇心挖掘人心中的细小隐秘,并怀着惊喜赞美黑暗灵魂中人类强烈的自我完善意识。导演基本还原了作者的真实意图,通过人性的觉醒,完成失乐园的复归追求。影片最终把凯蒂塑造为战胜肉欲的强者,但却未能给观众刻画出凯蒂在心灵的风暴中,与风沙走石搏击和挣扎之后,带着遍体鳞伤完成灵魂超越的历程。也许是导演对人性的理解过于理想化,亦或是他为满足观众的期待视域而投其所好,使得《面纱》缺乏直逼生活的勇气,始终停留在半掩半遮、欲语还休的两难处境。
其他文献
[摘要] 韩国电影研究不能错过的便是金基德导演的作品,金基德的电影具有惊人的一贯性,整体上给人一种强烈的抑郁之感。不得不指出金基德善于将不同社会层次的男女放置在同一空间,而他的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也存在着过于浓厚的感伤主义情结、总是用粗鲁的血性和暴力解决问题等等,但是金基德正是用这种创造现实的半抽象化的手法,用看似惯常的爱情套路挑战和颠覆着社会的禁忌,在一个个的警示寓言下呈现出他对于两性关系的异样
[摘要]电影艺术的最大魅力在于它的故事情节,而故事情节的发展依赖于文本创作者给定的叙事线索。《满城尽带黄金甲》以王后对性的渴望为明线,以蒋太医一家的命运为暗线,演出了一场王后联盟与梁王联盟之间斗争的大型古装剧,展现了一幅悲壮的宫廷斗争画面。  [关键词] 黄金甲 性渴望 叙事线索    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以下简称《黄金甲》)是2006年争议最大的影片之一。而争议的焦点则集中在故事情节是否能吸
[摘要]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一贯追求极致完美的视觉效果,不断创新和发展电影特技,他对剧本和特技运用的独创性思考,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想象力和震撼力。他注重刻画女性形象,关注环境、倡导和平,叙事中充满人文关怀,同时注重艺术与商业的完美结合。通过圆润自然的叙事、真实丰富的细节、激情四射的场面感染观众。  [关键词] 《阿凡达》詹姆斯卡梅隆 电影风格  doi:10.3969/j.issn.1002-6916
[摘要] 《棋王》这部电影融合了电影大师徐克和严浩的风格,共同表达了二者喜好表现小人物生存的主题。其通过一系列叙事手法与拍摄手法的结合,再现了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生活,并表现出较好的叙事策略。  [关键词] 《棋王》 叙事策略 小人物  《棋王》是大陆作家钟阿城的小说《棋王》与台湾作家张系国的小说《棋王》结合而成的电影。徐克和严浩联合导演,香港电影工作室制作,片长:104min。由梁家
[摘要]中国的纪录片创作理念就如同一只钟摆,它曾经完全摆到空洞的“音配像”,也曾经一度完全摆到了“纪实”,上个世纪90年代,在中国纪录片的一番起起伏伏之后,终于落在了这两个极端之间,探索结合而获得新的长足发展的机会。  [关键词] 纪录片 栏目化 真实再现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8.015    一、纪录片在我国的发展  1.形象政论片  中国纪录
[摘要] 天津卫视创办的职场秀《非你莫属》以“求职”这一社会热点为核心迅速夺人眼球。但从整个环节设置上来看,《非你莫属》的创办虽然表面上是有别于相亲节目的一大创新,实际上天津卫视的这一职场秀仍是一种变相“相亲”。  [关键词] 《非你莫属》 环节设置 变相“相亲”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5.039    天津卫视于2010年9月创办的大型职场招聘真
[摘要]作为第六代领军人物的贾樟柯,凭借对中国社会的敏锐观察和诚实表达,不仅建构了一系列充满现实质感的小城镇影像,还以诗意的方式呈现了隐藏于时代的宏大叙事之下的个体记忆。不论是当年的汾阳、大同还是后来的北京、上海,贾樟柯始终关注身处于城市变迁中的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体验,以自己的方式书写着中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民间记忆。  [关键词] 小城镇影像 城市变迁 民间记忆  [DOI]10.396
[摘要] 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以其《红高粱》系列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了国际对中华文明的肯定,更是中国文学的新起点。研究获奖作家、作品本身无疑为本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提供契机,但如果将获奖作品与国际重要文学奖项结合研究,必将加速中国文学接轨世界文学,促进更多作家获奖,使中国文学更普遍接轨世界文学。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国际文学奖项 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 世界文学
[摘要]在美国影片《后天》中,人类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盲目地向大气层排放温室气体,最终导致了冰河时代的提前到来,人类文明几乎因此而毁灭。本文以该片中所反映的现代科技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为切入点,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了现代科技在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为例就现代科技如何走出目前的困境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现代科技 困境 我国《后天》    一、引言    美国影片《后天》(The
[摘要] 《黑天鹅》是一部讲述芭蕾舞演员寻求艺术上自我突破的电影作品,该片不管是在故事的内容结构、人物特性上都具有极高的艺术和美学价值,影片以一个毁灭性的结果来换取一场完美的演出,这样的结局直击人心,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力。在其悲剧性情节的背后,融入了人文思想和精神内涵,使观众能从视听层面上的痛感转换为怜悯之情,进而向内心深层延伸、渗透。  [关键词] 自我 本我 悲剧 怜悯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