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特点及其与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关系

来源 :中国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的肠道菌群特点及其与肺功能、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老年COPD患者142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66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病例组患者进一步依据肺功能严重程度分组,肺功能Ⅰ、Ⅱ级COPD患者为A组,共72例,Ⅲ、Ⅳ级为B组,共70例.检测各组的肠道菌群、肺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比值、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明显低于A组和对照组,A组除乳酸杆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B组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水平则高于A组和对照组,且A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与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负相关,与FEV1%、FEV1/FVC呈正相关(P<0.05);而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与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P<0.05);大肠埃希菌与降钙素原呈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COPD患者肠道菌群紊乱情况多于健康老年人,肺功能Ⅲ、Ⅳ级老年COPD患者多于肺功能Ⅰ、Ⅱ级患者,且老年COPD患者的肠道菌群与肺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在腹部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408例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4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204例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201例(98.53%)腹腔镜下确诊,157例(76.96%)行腹腔镜手术治疗,44例(21.57%)中转开腹手术,3例(1.47%)未做治疗性手术;7例(3.43%)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1.47%)漏诊二次开腹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对照组204例全部明确诊断,200例(98.0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不断进展,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但由于发病机制不完全明确,目前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及药物治疗.绝经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外源性雌激素补充一直是药物研究的热点.目前雌激素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外源性雌激素的全身、阴道局部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影响结论尚不统一.本文对雌激素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结果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治疗靶点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