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增长带来的住房压力和交通拥堵都使得城市现代化建设向着立体化和高层化方向发展,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就会对建筑基础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就是指深基坑施工。深基坑施工工程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其在建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极为重要,可以说只有靠得住的深基坑基础才有安全的,稳定的建筑工程。良好的深基坑支护能够有效的帮助基坑提高质量,从而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程周期,降低工程成本。本文通过
关键词:市政;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都是需要夯实的地基,而深基坑就是进行地基工程的前提。深基坑如果不加支护促使就会塌陷和渗水,不仅带来经济损失,更会造成人员伤亡。所以说,深基坑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支护施工技术保证,就会一直存在安全隐患,对后续的建筑施工过程也是不容忽视的威胁。我国目前的市政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还缺乏整套科学的体系,理论不足,实践缺乏,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视。
1、市政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概述
深基坑施工时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的地基施工基础,深基坑支护又是深基坑质量的保证和安全性、稳定性的保证,所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我国的市政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发展仍比较落后,理论和实践都还不够完善,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和行业标准,又没有科学的、正确的计算公式,大多是根据实践经验,因此,安全系数自然会放大,这就导致了成本的增加,也难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需要所有的专业人员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敢于创新,完善理论建设和实践经验。
2、市政深基坑支护设计
基坑支护体设计要根据实际施工需求,结合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科学严谨的制定设计方案,应充分做到以下几点:
2.1充分利用新技术、新理念
充分利用新技术、新理念,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不要生搬硬套传统的设计理念。新的技术的发展都归功于新的思想的生成,只有新的理念和新的思想,才能创造出新的技术和新的工艺。如今我国在深基坑支护结构方面的发展程度还比较低,设计领域还很匮乏,没有权威的理论知识和计算公式,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可行的行业规定,基本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在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要区别其他设计领域,改变传统,推陈出新,敢于创新和实践,不怕失败和困难。
2.2重视支护结构理论和材料的试验研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的理论必须建立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之上。在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验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距离,还有大量的路要走。不过,我国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所以积累了拥有大量的第一手施工数据,但缺少科学的测试数据,无法形成理论,我们以后一定要重视。
2.3勇于创新
在设计支护结构时,开拓思路,多进行新的尝试。在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结构各元素往往是相互结合的,各结构相互结合,这就要求我们从全局出发,寻求新的设计思路,探索更好的计算方法。基坑支护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方式,具有很多的功能。不同的支护结构适应于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因此,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选择经济适用的支护结构。
3、市政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流程
3.1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墙施工采取分层分段交替穿插进行,土方开挖与喷锚施工协调配合,在沿基坑6m宽范围内自上而下分层、分段挖土,及时进行喷锚网支护施工,开挖深度满足土钉施工要求,不超过相应土钉层距0.3m,沿基坑水平向不超过15m为一施工段,不宜太长,以保证边坡安全和稳定。土钉墙支护技术的工艺流程主要为:测量放样——第一层边坡开挖——人工修整——初喷射砼——钻孔——打设土钉——高压注浆——布钢筋网——复喷射砼——第二层边坡开挖(循环进行,至坑底)。
3.2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水泥搅拌桩施工流程为:测量定位——第一次噴搅下沉——第一次喷搅上升——第二次喷搅下沉——第二次喷搅上升——制作试块——清理移机。主要的施工方法为试打桩法和搅喷法。试打桩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桩机试运转,正确就位,水泥浆配制质量、成桩直径、钻杆提升速度以及单桩的水泥用量必须得到控制。搅喷是在确认浆液已从喷浆口喷出的前提下,向下搅拌,喷浆,钻进。当钻到设计深度时,再按试打桩纪要的规定均匀搅喷提升,重复直至全部成桩工艺。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成后随即进行土钉施工,中心岛土方开挖须在水泥搅拌桩养护7天后进行。
3.3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
高压旋喷桩技术的施工流程为:测量放样——桩基就位——钻导孔——校对桩位、孔深——喷射作业——提卸钻杆——清洗器具——桩基移位。其主要施工方法钻机垂直度,钻机就位后,采用水准管进行水平检测,确保钻杆轴线对准钻孔中心位置,喷射注浆管的倾斜度不得大于1%。钻孔过程采用GD-2型钻机进行钻孔施工,钻孔定位采用二次复核法进行保证。即由测量员在钻机进场之前,根据围护设计图纸确定大样位置,在钻机走机到位之后,再由测量员对桩位进行二次复核,确保钻孔位置满足设计要求。高压喷射注浆是在达到设计深度前一个小时,按设计配合比制备水泥浆液,当钻杆达到预定深度后将高压泵送水改为送浆,为保证桩底有足够的水泥浆量,应停喷30s,然后由下而上进行高压喷射注浆。冲洗过程是在施工完毕, 将机具冲洗干净, 管内机内不得残留水泥浆。
4、小结
深基坑施工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增长导致的住房压力、交通拥堵和环境过载都需要城市建设向高层建筑和立体建筑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就对深基坑施工技术提出了高要求。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作为保证深基坑建设的安全和质量工程技术自然需要不断的发展进步。而目前我国的理论还不够完善,实践还有待提升,这也是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来源,大力发展专业性、高素质人才,提高技术的高效性和有效性,充分考虑各种环境状况,将深基坑和深基坑支护施工做到极致和完善,最大限度的保证工程质量,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1]张敏,高洪亮. 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3):254.
[2]刘小国. 对市政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探讨[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1):208.
[3]张永昌.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管理[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5):94-95.
[4]叶学林. 市政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 民营科技,2008,(09):179+158.
关键词:市政;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都是需要夯实的地基,而深基坑就是进行地基工程的前提。深基坑如果不加支护促使就会塌陷和渗水,不仅带来经济损失,更会造成人员伤亡。所以说,深基坑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支护施工技术保证,就会一直存在安全隐患,对后续的建筑施工过程也是不容忽视的威胁。我国目前的市政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还缺乏整套科学的体系,理论不足,实践缺乏,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视。
1、市政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概述
深基坑施工时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的地基施工基础,深基坑支护又是深基坑质量的保证和安全性、稳定性的保证,所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我国的市政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发展仍比较落后,理论和实践都还不够完善,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和行业标准,又没有科学的、正确的计算公式,大多是根据实践经验,因此,安全系数自然会放大,这就导致了成本的增加,也难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需要所有的专业人员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敢于创新,完善理论建设和实践经验。
2、市政深基坑支护设计
基坑支护体设计要根据实际施工需求,结合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科学严谨的制定设计方案,应充分做到以下几点:
2.1充分利用新技术、新理念
充分利用新技术、新理念,具体事物具体分析,不要生搬硬套传统的设计理念。新的技术的发展都归功于新的思想的生成,只有新的理念和新的思想,才能创造出新的技术和新的工艺。如今我国在深基坑支护结构方面的发展程度还比较低,设计领域还很匮乏,没有权威的理论知识和计算公式,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可行的行业规定,基本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在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要区别其他设计领域,改变传统,推陈出新,敢于创新和实践,不怕失败和困难。
2.2重视支护结构理论和材料的试验研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的理论必须建立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之上。在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验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距离,还有大量的路要走。不过,我国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所以积累了拥有大量的第一手施工数据,但缺少科学的测试数据,无法形成理论,我们以后一定要重视。
2.3勇于创新
在设计支护结构时,开拓思路,多进行新的尝试。在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结构各元素往往是相互结合的,各结构相互结合,这就要求我们从全局出发,寻求新的设计思路,探索更好的计算方法。基坑支护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方式,具有很多的功能。不同的支护结构适应于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因此,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选择经济适用的支护结构。
3、市政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流程
3.1土钉墙支护技术
土钉墙施工采取分层分段交替穿插进行,土方开挖与喷锚施工协调配合,在沿基坑6m宽范围内自上而下分层、分段挖土,及时进行喷锚网支护施工,开挖深度满足土钉施工要求,不超过相应土钉层距0.3m,沿基坑水平向不超过15m为一施工段,不宜太长,以保证边坡安全和稳定。土钉墙支护技术的工艺流程主要为:测量放样——第一层边坡开挖——人工修整——初喷射砼——钻孔——打设土钉——高压注浆——布钢筋网——复喷射砼——第二层边坡开挖(循环进行,至坑底)。
3.2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水泥搅拌桩施工流程为:测量定位——第一次噴搅下沉——第一次喷搅上升——第二次喷搅下沉——第二次喷搅上升——制作试块——清理移机。主要的施工方法为试打桩法和搅喷法。试打桩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桩机试运转,正确就位,水泥浆配制质量、成桩直径、钻杆提升速度以及单桩的水泥用量必须得到控制。搅喷是在确认浆液已从喷浆口喷出的前提下,向下搅拌,喷浆,钻进。当钻到设计深度时,再按试打桩纪要的规定均匀搅喷提升,重复直至全部成桩工艺。水泥搅拌桩施工完成后随即进行土钉施工,中心岛土方开挖须在水泥搅拌桩养护7天后进行。
3.3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
高压旋喷桩技术的施工流程为:测量放样——桩基就位——钻导孔——校对桩位、孔深——喷射作业——提卸钻杆——清洗器具——桩基移位。其主要施工方法钻机垂直度,钻机就位后,采用水准管进行水平检测,确保钻杆轴线对准钻孔中心位置,喷射注浆管的倾斜度不得大于1%。钻孔过程采用GD-2型钻机进行钻孔施工,钻孔定位采用二次复核法进行保证。即由测量员在钻机进场之前,根据围护设计图纸确定大样位置,在钻机走机到位之后,再由测量员对桩位进行二次复核,确保钻孔位置满足设计要求。高压喷射注浆是在达到设计深度前一个小时,按设计配合比制备水泥浆液,当钻杆达到预定深度后将高压泵送水改为送浆,为保证桩底有足够的水泥浆量,应停喷30s,然后由下而上进行高压喷射注浆。冲洗过程是在施工完毕, 将机具冲洗干净, 管内机内不得残留水泥浆。
4、小结
深基坑施工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口增长导致的住房压力、交通拥堵和环境过载都需要城市建设向高层建筑和立体建筑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就对深基坑施工技术提出了高要求。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作为保证深基坑建设的安全和质量工程技术自然需要不断的发展进步。而目前我国的理论还不够完善,实践还有待提升,这也是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来源,大力发展专业性、高素质人才,提高技术的高效性和有效性,充分考虑各种环境状况,将深基坑和深基坑支护施工做到极致和完善,最大限度的保证工程质量,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1]张敏,高洪亮. 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3):254.
[2]刘小国. 对市政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探讨[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1):208.
[3]张永昌. 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管理[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5):94-95.
[4]叶学林. 市政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 民营科技,2008,(09):17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