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结核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比较

来源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ui8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早期结核感染的检测方法.方法 纳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4例,对所有患者采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3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分为结核感染组(8例)、潜伏结核感染组(32例)及非结核感染组(24例),比较3种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早期结核感染的检测效果.结果 在结核感染组中,T-SPOT.TB检测诊断结核性疾病的敏感性为87.5%(7/8);在潜伏结核感染组中,T-SPOT.TB敏感性为87.5%(28/32),TST敏感性为46.9%(15/32),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敏感性为40.6% (13/32),T-SPOT.TB与TST及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SPOT.TB比结核分枝杆菌抗体:OR=10.2,95% CI 2.9~ 36.2,P=0.001;T-SPOT.TB比TST:OR=7.0,95% CI 2.0~24.6,P=0.003).TST与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非结核感染组中T-SPOT.TB和TST特异性高,均为100%,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查特异性为58.3% (14/24),前两者与结核分枝杆菌抗体的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T-SPOT.TB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早期结核感染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

其他文献
静态自动视野检查是目前诊断与随访青光眼的重要指标,但作为一种心理物理学检查,其主观性强,容易受到受试者年龄、文化程度、理解水平、合作程度等的影响,所以寻找客观的、能早期反映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害时的视功能改变的检测手段至关重要.本文就几种有望应用于临床早期诊断青光眼的视觉电生理检查(如明视负波反应、多焦视网膜电图二阶反应、视乳头成分、多焦视诱发电位等)与视野改变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通路相关缺血综合征及窃血现象发病率,对缺血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选取2012年1至3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以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自体动静脉内瘘为通路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者71例,询问并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内瘘侧肢端发凉、发绀等缺血症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动静脉内瘘吻合口桡动脉近心端、远心端是否存在反向血流,测量内瘘吻合口、桡动脉、肱动脉内径及
抑郁和焦虑作为冠心病发病及预后的不良影响因素,不但可加重冠心病的病情发展,还可影响其治疗和预后.故本文对近年冠心病伴焦虑抑郁状态中医诊疗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了解
目的 探讨新乡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矿物质代谢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提高本地区MHD患者生存质量.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新乡地区4家综合性医院466例MHD3个月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钙离子、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分析MHD患者矿物质代谢现况及其与年龄、透析龄、营养不良、透析充分性的关系.结果 466例患者血钙平均值为(1.9
目的 通过测量踝肱指数(ABI)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下肢外周动脉疾病(PAD),观察其与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 纳入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177例MHD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透析前血压、实验室检查结果,并测量ABI.以任何一侧ABI<0.90作为下肢动脉缺血的诊断标准,随访29个月,采用Kaplan-Meier及Cox回归分析下肢动脉疾病与患者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 下肢缺血P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以宁夏灵武长枣和中宁圆枣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经低温处理后,测定电导率,经Logistic方程计算,结果表明:其抗寒半致死温度度分别为-33.58℃、-34.44℃。抗寒能力中宁圆枣>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