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宁波拥有数以万亿计的民间资本和数十万家民营企业,建设健康、有序、规范的民间资本市场是促进宁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优势条件。对“十二五”期间宁波民间资本的可动用容量做了估算,并对宁波民间资本市场发展做了结构性分析。
关键词:民间资本;容量测度;市场培育;宁波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060-02
民间资本就是掌握在民营企业以及股份制企业中属于私人股份和其他形式的所有私人资本的统称。以温州民营企业家“跑路”事件引发的“区域性金融地震”为标志,民间资本市场的健康培育问题已经成为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器。宁波拥有非常丰富的民间资本和数以十万计的民营企业,抓住国家金融创新的历史契机,对宁波的转型发展非常重要。
一、“十二五”时期宁波民间资本流动的容量估值
民间资本的外延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一是经营型民间资本;二是金融型民间资本;三是现金型民间资本;四是不动产型民间资本。
1.“十二五”期间宁波民间资本增加额约7 039亿元~8 447亿元。“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万亿元。历年来,宁波市非国有投资一直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0%~60%,据此,“十一五”期间宁波共完成非国有投资5 000亿元~6 000亿元。由于非国有投资的资金来源构成较多,其中“企业和个人自筹”与“集资和预付款”属于民间资本,两项占比为70%左右。因此,“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实际形成民间资本约3 500亿元~4 200亿元。预计“十二五”期间非国有投资年递增率会下降到15%左右,推测“十二五”期间宁波民间资本增加额在7 039亿元~8 447亿元左右。
2.“十二五”期间宁波潜在民间资本大约1 196亿元。(1)2010年民间资金总量约4 000亿。宁波2010年末的民间资金大致为:一是居民储蓄。全市储蓄余额3 282.3亿元。二是居民手持现金。宁波市人口总数为760万,同期家计户手持现金调查人均为1 320元,由此得出全市居民手持现金总额约100亿元。三是非国有法人的利润。宁波市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657.77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为39.89亿元,由此推算,非国有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618亿元,三项合计大致为4 000亿元。(2)2010年潜在民间资本存量约595亿元。一是在居民100亿元手持现金中部分是消费性的资金,部分是生产经营备用资金,两者比例大致为8∶2;因此,手持现金中约有20亿元为潜在民间资本;二是储蓄中大约30%(30%为历年储蓄问卷调查经验数据)为保障性资金,余下70%中大部分也已转化为银行贷款,可用于投资的只有10%(10%为宁波市银行超额储备比例)左右,因此在储蓄余额3 282亿元中潜在民间资本量约328亿元;三是非国有工业企业利润618亿元中用于分配后的潜在民间资本大约只占40%,数量为247亿元。这三项累加得出2010年潜在民间资本存量大致为595亿元。(3)“十二五”期间民间潜在资本增量约1 196亿元。按照“十二五”规划,宁波市GDP年均增速10%,而居民储蓄的增速均在20%左右。据此,简单推定“十二五”期间潜在民间资金本年均增速为15%左右,五年宁波市潜在民间资本增量约1 196亿元。
3.“十二五”期间宁波市总体可调动的民间资本大约万亿元。潜在民间资本2010年存量加“十二五”期间增量就是宁波市“十二五”期间潜在民间资本总量约1 791亿元。“十二五”期间宁波市实际民间资本增加额加上潜在民间资本总量大约8 830亿元~10 238亿元,这部分资金就是宁波市可调动的民间资本流动。
二、 宁波民间资本市场的特点
1.民间投资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09—2011年,宁波民间资本投资分别为564.98亿元、1 016.1亿元、1 151.3亿元,2012年第一季度达到268.7亿元,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2.个私经济是民间资本的主要力量。个私经济是民间投资的主要力量,2009年宁波个私经济限额以上投资完成505.72 亿元,占限额以上民间投资总额61.06%。同期股份制经济、集体经济、联营经济和其他经济形式分别占投资总额的比重为2.37%、4.52%、0.03% 和17.3%。
3.自筹资金是民间资本资金来源主渠道。从资金来源看,主要依靠自筹资金。2001—2009年间全市限额以上民间投资资金中自筹资金比例加速上扬,2009年约占80%,是民间投资的主要来源。宁波民间投资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不强;利用外资、预算内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比重很小。
4.民间金融活跃。截至2010年3月,宁波市18家法人金融机构中,每家机构前10大股东中存在民营资本的达到16家,其中,民营资本在前10大股东中持股占比在1%~25%之间的有1家,占比在25%~50%之间的有两家,占比在50%以上的有13家。民间资本对包含担保、典当、寄售、小额贷款公司等在内的其他融资类金融机构的投资发展形势较好。
5.股权投资蓬勃发展。至2010年3月,宁波共有各类PE企业37家,注册资本超过500万元的投资公司中有300多家在运作PE,以宁波东元创投为代表的政府背景的PE、以杉杉创投为代表的大型民营企业举办的本土PE和以新以创投为代表的合资PE,以深创投、天堂硅谷、中欧基金为代表的外地PE构成多元化私募股权投资企业蓬勃发展的态势。
三、宁波民间资本市场存在着一些问题
1.宁波民间资本的结构比较单一。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一是居民理财知识缺乏。尽管银行储蓄已不是唯一的选择,但是理财知识的缺乏,导致居民高估投资风险,最终还是以储蓄保值为首选。二是市场投资品种有限。尽管目前国内加快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理财品种不断推陈出新。
2.大量的民间资本处于“沉淀”状态。宁波民间资本供求存在严重的错位现象,一方面民营企业因资金缺乏而陷入经营困境,另一方面民间资本供应充分却处于“沉淀”状态。主要受体制性因素制约:一是民间资本投资权益还是没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二是民间资本受到现有金融制度和融资机制的制约。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以及获得证券发行的制约成本依然较紧,民间融资的合法性不明确。 3.民间金融发展遭遇“门槛”多。在政策层面并不存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障碍,主要问题是金融机构尤其是大中型金融机构对民间资本投资入股存在“门槛效应”。民间资本能否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决定因素并不是“资本”问题,而是民间资本的来源及其实力,对大多数民间资本来说,投资入股小型金融机构可能是其进入金融业的唯一渠道。
4.私募股权投资企业普遍规模不大能力不强。对于发展PE来说,宁波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明显的优势。一是宁波拥有资金优势。一些传统行业企业由于难以进一步转型升级被逐步淘汰,但企业主手中保留了大量资金,这将成为PE的重要资金来源。二是宁波拥有大量具备良好发展基础的优质企业。但是,宁波股权投资基金规模不大,至2010年3月,宁波现有37家PE企业所管理的基金规模20亿元左右,平均大约5 400万。
四、创新机制,积极培育民间资本市场
1.努力扩大民间资本健康投资创业。宁波民间投资由低档次、粗放型投资向高新科技、集约型投资的转变尚未完成:片面考虑短期回报的多、“单打独斗”的小、低水平扩张比较普遍,不少民间资本没有真正把握经济的长期走势与社会发展需要,没有把自己的资金投向与产业升级的方向、政府引导的目标结合起来,盲目热衷于“短平快”的项目,既增大了投资风险,也加剧了经济波动。
2.加强民间金融市场监管。在民营企业进入金融业的过程中需要避免一系列的倾向:一是避免短期行为,不能急于求成;二是改变凡事变通的行为习惯,金融业有自己的规则,要加强监管特别注意制度下的规范化;三是金融业带有一定公共性质,所以不能仅仅从机构利益来考虑问题,还必须从公共利益来考虑问题;四是金融机构的运作要求审慎性和连续性,要避免跟风。
3.让民间资本“国退民进”落到实处。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政策取向:一是加快实施促进民间投资的金融改革,给民间资本在金融领域特别是社区金融和微小金融层面有更多的运作空间。二是加快构建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设立新兴金融机构。三是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4.重视小额贷款公司对民间资本发展的作用。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重要补充,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中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能够为丰富的民间资本提供合法的金融供给,将民间资本合法地引导至正常渠道,解决了农户、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要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比例,更加有效地吸引民间资本,增加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规模,使小额贷款公司转制成纯金融类机构得到可持续发展。
5.股权投资应注意控制风险。注意控制股权投资的风险:一是公司股权投资将以追求稳定收益为目标,主要投资技术龙头类、PE估值低的公司;二是应采用“跟从战术”,跟随国内外有实力的基金公司等投资机构参与投资;三是公司持有被投资公司股权比例要达到对其产生重大影响,以求全面了解和掌握被投资公司;四是公司要聘请职业经理人和专业团队负责此项业务,以求更好地控制风险。
参考文献:
[1] [美]H.克雷格·彼得森,W.克里斯·刘易斯.管理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杜静然,吴金键.民间资本管理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2011,(4).
[3] 董浙云,冯芳.民间资本:多给我一点阳光[J].宁波通讯,2011,(1).
[4] 沈锡权.金融危机下6 000亿元温州民资何去何从[J].经济参考报,2008. [责任编辑 陈丽敏]
关键词:民间资本;容量测度;市场培育;宁波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060-02
民间资本就是掌握在民营企业以及股份制企业中属于私人股份和其他形式的所有私人资本的统称。以温州民营企业家“跑路”事件引发的“区域性金融地震”为标志,民间资本市场的健康培育问题已经成为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器。宁波拥有非常丰富的民间资本和数以十万计的民营企业,抓住国家金融创新的历史契机,对宁波的转型发展非常重要。
一、“十二五”时期宁波民间资本流动的容量估值
民间资本的外延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一是经营型民间资本;二是金融型民间资本;三是现金型民间资本;四是不动产型民间资本。
1.“十二五”期间宁波民间资本增加额约7 039亿元~8 447亿元。“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万亿元。历年来,宁波市非国有投资一直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0%~60%,据此,“十一五”期间宁波共完成非国有投资5 000亿元~6 000亿元。由于非国有投资的资金来源构成较多,其中“企业和个人自筹”与“集资和预付款”属于民间资本,两项占比为70%左右。因此,“十一五”期间宁波市实际形成民间资本约3 500亿元~4 200亿元。预计“十二五”期间非国有投资年递增率会下降到15%左右,推测“十二五”期间宁波民间资本增加额在7 039亿元~8 447亿元左右。
2.“十二五”期间宁波潜在民间资本大约1 196亿元。(1)2010年民间资金总量约4 000亿。宁波2010年末的民间资金大致为:一是居民储蓄。全市储蓄余额3 282.3亿元。二是居民手持现金。宁波市人口总数为760万,同期家计户手持现金调查人均为1 320元,由此得出全市居民手持现金总额约100亿元。三是非国有法人的利润。宁波市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657.77亿元,其中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为39.89亿元,由此推算,非国有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618亿元,三项合计大致为4 000亿元。(2)2010年潜在民间资本存量约595亿元。一是在居民100亿元手持现金中部分是消费性的资金,部分是生产经营备用资金,两者比例大致为8∶2;因此,手持现金中约有20亿元为潜在民间资本;二是储蓄中大约30%(30%为历年储蓄问卷调查经验数据)为保障性资金,余下70%中大部分也已转化为银行贷款,可用于投资的只有10%(10%为宁波市银行超额储备比例)左右,因此在储蓄余额3 282亿元中潜在民间资本量约328亿元;三是非国有工业企业利润618亿元中用于分配后的潜在民间资本大约只占40%,数量为247亿元。这三项累加得出2010年潜在民间资本存量大致为595亿元。(3)“十二五”期间民间潜在资本增量约1 196亿元。按照“十二五”规划,宁波市GDP年均增速10%,而居民储蓄的增速均在20%左右。据此,简单推定“十二五”期间潜在民间资金本年均增速为15%左右,五年宁波市潜在民间资本增量约1 196亿元。
3.“十二五”期间宁波市总体可调动的民间资本大约万亿元。潜在民间资本2010年存量加“十二五”期间增量就是宁波市“十二五”期间潜在民间资本总量约1 791亿元。“十二五”期间宁波市实际民间资本增加额加上潜在民间资本总量大约8 830亿元~10 238亿元,这部分资金就是宁波市可调动的民间资本流动。
二、 宁波民间资本市场的特点
1.民间投资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09—2011年,宁波民间资本投资分别为564.98亿元、1 016.1亿元、1 151.3亿元,2012年第一季度达到268.7亿元,总体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2.个私经济是民间资本的主要力量。个私经济是民间投资的主要力量,2009年宁波个私经济限额以上投资完成505.72 亿元,占限额以上民间投资总额61.06%。同期股份制经济、集体经济、联营经济和其他经济形式分别占投资总额的比重为2.37%、4.52%、0.03% 和17.3%。
3.自筹资金是民间资本资金来源主渠道。从资金来源看,主要依靠自筹资金。2001—2009年间全市限额以上民间投资资金中自筹资金比例加速上扬,2009年约占80%,是民间投资的主要来源。宁波民间投资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不强;利用外资、预算内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比重很小。
4.民间金融活跃。截至2010年3月,宁波市18家法人金融机构中,每家机构前10大股东中存在民营资本的达到16家,其中,民营资本在前10大股东中持股占比在1%~25%之间的有1家,占比在25%~50%之间的有两家,占比在50%以上的有13家。民间资本对包含担保、典当、寄售、小额贷款公司等在内的其他融资类金融机构的投资发展形势较好。
5.股权投资蓬勃发展。至2010年3月,宁波共有各类PE企业37家,注册资本超过500万元的投资公司中有300多家在运作PE,以宁波东元创投为代表的政府背景的PE、以杉杉创投为代表的大型民营企业举办的本土PE和以新以创投为代表的合资PE,以深创投、天堂硅谷、中欧基金为代表的外地PE构成多元化私募股权投资企业蓬勃发展的态势。
三、宁波民间资本市场存在着一些问题
1.宁波民间资本的结构比较单一。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个方面:一是居民理财知识缺乏。尽管银行储蓄已不是唯一的选择,但是理财知识的缺乏,导致居民高估投资风险,最终还是以储蓄保值为首选。二是市场投资品种有限。尽管目前国内加快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理财品种不断推陈出新。
2.大量的民间资本处于“沉淀”状态。宁波民间资本供求存在严重的错位现象,一方面民营企业因资金缺乏而陷入经营困境,另一方面民间资本供应充分却处于“沉淀”状态。主要受体制性因素制约:一是民间资本投资权益还是没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二是民间资本受到现有金融制度和融资机制的制约。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以及获得证券发行的制约成本依然较紧,民间融资的合法性不明确。 3.民间金融发展遭遇“门槛”多。在政策层面并不存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障碍,主要问题是金融机构尤其是大中型金融机构对民间资本投资入股存在“门槛效应”。民间资本能否投资入股金融机构,决定因素并不是“资本”问题,而是民间资本的来源及其实力,对大多数民间资本来说,投资入股小型金融机构可能是其进入金融业的唯一渠道。
4.私募股权投资企业普遍规模不大能力不强。对于发展PE来说,宁波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明显的优势。一是宁波拥有资金优势。一些传统行业企业由于难以进一步转型升级被逐步淘汰,但企业主手中保留了大量资金,这将成为PE的重要资金来源。二是宁波拥有大量具备良好发展基础的优质企业。但是,宁波股权投资基金规模不大,至2010年3月,宁波现有37家PE企业所管理的基金规模20亿元左右,平均大约5 400万。
四、创新机制,积极培育民间资本市场
1.努力扩大民间资本健康投资创业。宁波民间投资由低档次、粗放型投资向高新科技、集约型投资的转变尚未完成:片面考虑短期回报的多、“单打独斗”的小、低水平扩张比较普遍,不少民间资本没有真正把握经济的长期走势与社会发展需要,没有把自己的资金投向与产业升级的方向、政府引导的目标结合起来,盲目热衷于“短平快”的项目,既增大了投资风险,也加剧了经济波动。
2.加强民间金融市场监管。在民营企业进入金融业的过程中需要避免一系列的倾向:一是避免短期行为,不能急于求成;二是改变凡事变通的行为习惯,金融业有自己的规则,要加强监管特别注意制度下的规范化;三是金融业带有一定公共性质,所以不能仅仅从机构利益来考虑问题,还必须从公共利益来考虑问题;四是金融机构的运作要求审慎性和连续性,要避免跟风。
3.让民间资本“国退民进”落到实处。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政策取向:一是加快实施促进民间投资的金融改革,给民间资本在金融领域特别是社区金融和微小金融层面有更多的运作空间。二是加快构建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设立新兴金融机构。三是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4.重视小额贷款公司对民间资本发展的作用。小额贷款公司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重要补充,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中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能够为丰富的民间资本提供合法的金融供给,将民间资本合法地引导至正常渠道,解决了农户、微型企业融资难问题。要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比例,更加有效地吸引民间资本,增加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规模,使小额贷款公司转制成纯金融类机构得到可持续发展。
5.股权投资应注意控制风险。注意控制股权投资的风险:一是公司股权投资将以追求稳定收益为目标,主要投资技术龙头类、PE估值低的公司;二是应采用“跟从战术”,跟随国内外有实力的基金公司等投资机构参与投资;三是公司持有被投资公司股权比例要达到对其产生重大影响,以求全面了解和掌握被投资公司;四是公司要聘请职业经理人和专业团队负责此项业务,以求更好地控制风险。
参考文献:
[1] [美]H.克雷格·彼得森,W.克里斯·刘易斯.管理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杜静然,吴金键.民间资本管理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2011,(4).
[3] 董浙云,冯芳.民间资本:多给我一点阳光[J].宁波通讯,2011,(1).
[4] 沈锡权.金融危机下6 000亿元温州民资何去何从[J].经济参考报,2008. [责任编辑 陈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