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方向,增强办好技工教育的信心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x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有幸参加了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主办的“2015年第二期全国骨干技工院校校长高级研修活动”。培训期间,笔者聆听了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以及多位资深教授、专家的讲座,参观了北京工业技师学院,还与多位技工院校的校长就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专业课程开发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5天的学习,让笔者受益匪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做好技工教育的信心。
  一、明确方向,增强办好技工教育的信心
  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在研修活动中所做的《我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回顾与前瞻》报告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就业是民生之本,培训是就业之基,大力加强职业培训,是促进就业最积极、最有效的措施;明确了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标准,突出技能训练和动手能力培养,把校企合作作为办学基本制度,把工学一体化教学作为人才培养模式。
  二、加深政策理解,吸收先进办学思想,分享成功办学经验
  1.探索“互联网 ”时代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刘春博士做了《“互联网 ”时代下的一体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的讲座,笔者了解到互联网思维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互联网 ”就是“互联网 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 ”不会取代传统教育,而且会让传统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互联网 技工教育”需要我们技工教育工作者不断推动技工教育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探索教学课程改革等方式,提升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实用高技能人才。
  2.深入理解“中国制造2025”
  工信部规划司司长姚珺做了《政策解读“中国制造2025”》的报告,张中洲教授做了《“中国制造2025”对技工教育的影响》的讲座,笔者从中进一步了解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可望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其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中国制造的差距主要是职业人才的差距。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赶超德国提出的“工业4.0”,首先需要大批的一线技能人才和实操人才,最缺乏的正是高级技工。要求技工教育要适应发展需求,坚持产教深度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知行合一,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面对“中国制造2025”,我们每一所技工院校都要主动对接、积极服务、支撑制造,以专业建设为龙头,课程建设为基础,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不断探索开发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新专业。
  3.开展“新型学徒制”试点,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赵志群教授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课程建设》的讲座,使我们理解了为什么要建立企业新型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的特点以及建设的内容。
  企业新型学徒制旨在引导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通过在企业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组织企业新招用人员和新转岗人员参加新型学徒培训,可建立长期、稳固的企校合作模式,探索企业职工培训新方式,完善培训政策措施和培训服务体系,加快企业青年技能人才的培养。
  4.分享办学经验
  在研修期间,笔者参观了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童华强院长介绍了学院概况及办学的成功经验,邢台技师学院院长荀凤元也介绍了他们办学成功经验。另外,在分组交流的时候,各技工院校校长也都介绍了自己院校的特点以及成功的办学经验。有些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笔者学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反思与借鉴
  研修班的时间很短,但笔者学到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要与学院实际情况相结合,应用到学院的发展建设上。面对“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 ”的大时代背景,学院要深入完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建设,在专业开发与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一体化教师培养、教学评价等方面下工夫。同时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并不断总结提炼技能人才培养的经验做法,同时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争取形成一整套具有学院特色的技能人才培训管理体系。
其他文献
<正>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教育部也明确提出:"职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但是,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还不能满足我国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因此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世界许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培训,把它作为一项公共服务,他们的经验给我国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美韩两国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培训公共服务经验  1.职业培训的立法  美韩
我们总能看到身边豪气云天的牛人,敢在某个让他不爽的时候跟老板拍桌子狂吼一声:“老子不干了!”但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当事人那时的内心是怎么想的。究竟他这样“勇敢”是为了什么?他不怕以后没饭吃吗?!所以,看别人祼辞,和自己亲自一丝不挂是两码事儿。  你其实完全可以把祼辞想象成你要进行的一次自助游,回想一下这个过程——  你想去旅行,首先要有个目的地,然后你开始定时间,还是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明天就去;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