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用于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用药物终止妊娠的98例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舌下给药,对照组采用口服给药,比较两组孕妇的流产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出血开始时间、胎囊排出时间、平均用药剂量、不良反应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完全流产率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比口服给药具有更好的流产效果,且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舌下含服;临床疗效
目前,我国药物流产最常采用的是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方法。米索前列醇用于药物流产的给药途径多为口服和阴道放药,口服给药应用简便,但效果次于经阴道给药;阴道放药不便,有增加感染的可能性。笔者采用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对49例孕妇进行药物流产,取得了良好疗效。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对象为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要求用药物流产方法终止妊娠的孕妇98例,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30.2岁;孕周为7周,无药物流产禁忌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舌下600μg组)和对照组(口服60μg),每组49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给药:①采用分次服用米非司酮法,米非司酮总量为150mg,用药第1d和第2d分别于清晨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mg,8~12h后服25mg,嘱患者服药期间有阴道出血或组织物排出时赴院随诊;②要求患者于第3d清晨空腹来我院,询问服用米非司酮有无阴道出血或组织物排出,检查排出物是否为胎囊或蜕膜组织,对胎囊未排出者给予米索前列醇。实验组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告知患者舌下含药时间为15min,其间尽量不吞咽,以保证充分的舌下黏膜吸收,并可防止与口服方法相混淆。
1.3 留院观察 ①观察记录患者服用米索前列醇后出现腹痛的时间、服用米非司酮无出血者开始阴道出血的时间及胎囊排出的时间;②于给药前及给药后每小时监测血压、脉搏、体温;③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腹泻、寒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④胎囊排出后,留院观察2h,阴道出血不多时离院。分别于药物流产后15d和40d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和转经情况,评定药物流产效果。
2 结 果
患者服用米索前列醇后,由于药物可引起子宫收缩而出现下腹部隐痛,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腹痛时间分别为(22.5±10.51)min和(22.1±8.02)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开始时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0.23±14.47)min与(56.9±22.83)min,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胎囊排出时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19.69±43.75)min和(155.78±67.41)min,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用药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12.00±131.30)μg和(804.00±287.11)μg,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分别为8.7%和22.3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4%和32.17%(P<0.05)。但在寒战和手痒方面,实验组分别为25%和23.0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54%和13.46%。而两组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h的血压、脉搏和体温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发现,实验组完全流产率为96.30%(52/54),对照组完全流产率为90.74%(49/54),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3 讨 论
米索前列醇是20世纪80年代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1衍生物,用于药物流产的给药途径多为口服和阴道给药。但近些年来的很多研究表明,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发挥兴奋子宫肌的作用比阴道给药更快,比口服更强。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比口服和阴道给药对宫颈口的软化扩张作用更强。根据这两方面的优越性,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已应用于足月妊娠的分娩发动和预防剖宫产后子宫出血,并且也逐渐应用于手术流产前促宫颈成熟,并显示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2]。因此,本研究将舌下给药与口服给药相比较,观察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用于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
研究表明,口服水溶液与口服片剂及直肠、阴道给药相比,缩宫反应的发生时间显著缩短,但寒战和发热也较多见,推断增加的不良反应是由MPA的高血药浓度所致[3]。因此,应注意舌下含药在能更好地吸收并引起更快更强子宫收缩的同时,也可能引起更大的不良反应。本研究中,实验组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均低于口服组,可能由于舌下含服时,绝大部分药物直接入血而进入胃肠道的药量较少,对胃肠道平滑肌的直接刺激也较小。此外,口服法以水送药,易诱发或加重呕吐。实验组寒战和手痒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可能与其较高的血药浓度有关,但寒战和手痒均为一过性反应,未经特殊处理而自行消失[3]。可见,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并且对于患者的胃肠刺激更小。
4 结 论
与口服给药相比,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用于药物流产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且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节约药品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小金.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4):117-119.
[2] 张钰娟.米索前列醇舌下给药在终止10~14周妊娠中的作用[J].天津医药,2007,35(2):104-105.
[3] 商寿玲.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9):548-550.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舌下含服;临床疗效
目前,我国药物流产最常采用的是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方法。米索前列醇用于药物流产的给药途径多为口服和阴道放药,口服给药应用简便,但效果次于经阴道给药;阴道放药不便,有增加感染的可能性。笔者采用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对49例孕妇进行药物流产,取得了良好疗效。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对象为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要求用药物流产方法终止妊娠的孕妇98例,年龄19~38岁,平均年龄30.2岁;孕周为7周,无药物流产禁忌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舌下600μg组)和对照组(口服60μg),每组49例。
1.2 治疗方法 两组给药:①采用分次服用米非司酮法,米非司酮总量为150mg,用药第1d和第2d分别于清晨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mg,8~12h后服25mg,嘱患者服药期间有阴道出血或组织物排出时赴院随诊;②要求患者于第3d清晨空腹来我院,询问服用米非司酮有无阴道出血或组织物排出,检查排出物是否为胎囊或蜕膜组织,对胎囊未排出者给予米索前列醇。实验组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告知患者舌下含药时间为15min,其间尽量不吞咽,以保证充分的舌下黏膜吸收,并可防止与口服方法相混淆。
1.3 留院观察 ①观察记录患者服用米索前列醇后出现腹痛的时间、服用米非司酮无出血者开始阴道出血的时间及胎囊排出的时间;②于给药前及给药后每小时监测血压、脉搏、体温;③观察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腹泻、寒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④胎囊排出后,留院观察2h,阴道出血不多时离院。分别于药物流产后15d和40d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和转经情况,评定药物流产效果。
2 结 果
患者服用米索前列醇后,由于药物可引起子宫收缩而出现下腹部隐痛,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腹痛时间分别为(22.5±10.51)min和(22.1±8.02)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开始时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0.23±14.47)min与(56.9±22.83)min,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胎囊排出时间,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19.69±43.75)min和(155.78±67.41)min,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用药剂量,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12.00±131.30)μg和(804.00±287.11)μg,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不良反应方面,实验组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分别为8.7%和22.3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4%和32.17%(P<0.05)。但在寒战和手痒方面,实验组分别为25%和23.0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54%和13.46%。而两组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h的血压、脉搏和体温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发现,实验组完全流产率为96.30%(52/54),对照组完全流产率为90.74%(49/54),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3 讨 论
米索前列醇是20世纪80年代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1衍生物,用于药物流产的给药途径多为口服和阴道给药。但近些年来的很多研究表明,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发挥兴奋子宫肌的作用比阴道给药更快,比口服更强。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比口服和阴道给药对宫颈口的软化扩张作用更强。根据这两方面的优越性,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已应用于足月妊娠的分娩发动和预防剖宫产后子宫出血,并且也逐渐应用于手术流产前促宫颈成熟,并显示出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2]。因此,本研究将舌下给药与口服给药相比较,观察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用于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
研究表明,口服水溶液与口服片剂及直肠、阴道给药相比,缩宫反应的发生时间显著缩短,但寒战和发热也较多见,推断增加的不良反应是由MPA的高血药浓度所致[3]。因此,应注意舌下含药在能更好地吸收并引起更快更强子宫收缩的同时,也可能引起更大的不良反应。本研究中,实验组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均低于口服组,可能由于舌下含服时,绝大部分药物直接入血而进入胃肠道的药量较少,对胃肠道平滑肌的直接刺激也较小。此外,口服法以水送药,易诱发或加重呕吐。实验组寒战和手痒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可能与其较高的血药浓度有关,但寒战和手痒均为一过性反应,未经特殊处理而自行消失[3]。可见,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并且对于患者的胃肠刺激更小。
4 结 论
与口服给药相比,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用于药物流产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且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节约药品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罗小金.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4):117-119.
[2] 张钰娟.米索前列醇舌下给药在终止10~14周妊娠中的作用[J].天津医药,2007,35(2):104-105.
[3] 商寿玲.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9):548-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