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寿区八颗中学付何分校,重庆长寿401220】
【摘要】 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从深入了解、投入感情、善于倾听和巧用书信等几个方面进行来进行有效的师生沟通,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沟通;了解;感情;倾听;书信
教与学是在师生的相互沟通中形成的,有效的师生沟通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学生品德的养成、智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学校教育目标和教育理想的实现。教师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才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正如成都的李镇西老师说:“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启迪,精神对精神的感化,而离开了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启迪和感化便知识教育者的一厢情愿。”理想的师生关系又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沟通。
一、深入了解
了解学生方能理解学生,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方能达到心理上的共鸣。特别是在组成一个新的班级时教师要向家长了解学生的家庭成员、家庭收入、家庭关系等,因为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要向学生自己深入了解其教育情况、性格特点、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交往的朋友、人生的目标等;还要向其过去的老师了解其过去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在谈心时找到切入点。
二、投入情感
沟通从心开始。老师平时要注意感情投入与积累。要善于在与学生一切活动、一起聊天、一起嬉笑玩耍中感受他们的心理,为沟通找到一个切入点。正如李镇西老师说,当这种感情投入,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进行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
三、善于倾听
教师要学会倾听,多问学生一些感兴趣的问题,鼓励他们说出内心的想法,学生就会像沐浴着阳光雨露的禾苗,生机盎然、幸福地成长。叶澜教授说:“要善于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思维的火花。”老师善于听,学生就敢于说,因此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
四、巧用书信
较之口头沟通,书信使双方更加理智和冷静,可以避免面谈的局促不安甚至争吵,而且文字可以长久保存,所以书面交流往往会取得比较持久的效果。书信沟通可以面向全体同学也可以面向个体。但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内容不限,但感情要真诚。
五、多多赞美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取得成功的欲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赏识。处于特殊年龄段的孩子更是如此,老师的鼓励和赏识是一种积极的外部强化,能让学生心情愉快,促进他们对自身能力的认知,以此促进学习任务的有效完成,外部强化还会推动学生向某一难题挑战,使他更努力地学习,因而也就能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这就是赏识的推动作用,很多时候,一句赞语比恨铁不成钢的训斥来得更有力量。
师生之间的沟通是一门艺术,要自觉地一些技巧。在沟通中要积极主动,相互启发,从而实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全面审视沟通内容、讲究沟通技巧,从而提高沟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镇西. 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M].漓江出版社,2008.
[2] 万明春、陶元红. 班主任工作规范与技能[M].重庆出版社,2007.
[3] 孙超博. 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
[4] 王引芳. 论师生沟通的技巧[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1).
[5] 任强. 浅谈师生沟通中的以人为本[J].科技资讯,20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