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ru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所以,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写作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为此,教师们绞尽脑汁、各显神通,采取了很多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我结合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在写作中重视阅读的基础作用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就无从谈起。所以,必须重视阅读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中的基础作用。
  (一)以阅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专家精挑万选出来的,都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并且题材、风格、体裁都比较丰富的课文。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感受作者文章中蕴含的美感,也可以在优美词句的影响下体悟作者内心饱含的深情,从而产生想要创作的热情。
  (二)以阅读指导学生,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写作和阅读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阅读是为了培养学生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及鉴赏和思维能力,从而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学生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在阅读中,学生可以学习作者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精确使用,理解这些重点语句对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且体会这些重点语句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文中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教师要让学生对这些妙词佳句做记录,长此以往,学生定会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语句,并把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应用在写作中,这样就能于无形中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当然,提倡学生阅读并不是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对阅读材料必须有所取舍。因为有些作品只会让学生沉迷,并不会起到指导学生写作的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多选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名言名著、社会百科、高考满分作文等。只有具有“真善美”特性的文章才能为学习的写作指明方向,才能为学生的写作搭建具有现实意义的平台。
  (三)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和技巧的学习。
  在写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在阅读中学到的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篇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在阅读教学时,也要渗透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
  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常常会发现文章中运用了很多修辞方法,从而使要表现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此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还有文章的结构也有很多种,比如总分总、倒叙等,都可以让学生模仿学习。当然,阅读教学中值得学习的写作方法还有很多,这都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渗透。
  二、在写作教学中,多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写作训练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新课标为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理念,即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激励学生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个性,写出自己的创意;释放学生的梦想,激发其联想和想象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活力,培养创造性思维。但是,研究历年来的中考试题,我们发现大多数是命题作文或者有题材限制的作文,所以,在给学生自由空间的基础上,还必须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写作训练。
  作文课一般是一周一次,每次作文的布置均根据教学大纲设置的考查重点,可以是根据近期所学习的文章进行仿写,可以是精短的片段描写,也可以是中心明确、结构完整的全篇写作。这样经过一段时间有目的的训练之后,还学生充分的自由,充分发挥他们的写作才能,鼓励其展示个性,写出符合自己特点的文章,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能力会进一步提高。
  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对学生考查重点的设置,必须有系统性,不能是随机的、信手拈来的。除了每周都有单独的考查重点之外,还要设置阶段性的考查重点,并且从整体上准确把握这些要点。比如,初一侧重写作的各种文体,初二侧重文章的立意、构思、语言,初三侧重培养学生写作的综合能力,等等。只有全局规划好,局部实施好,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在写作中充分发挥评议的作用
  评议可以调动学生的良好动机,锤炼学生作文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评议的作用。要使评议的作用最大化,教师就必须上好作文讲评课,并且要指导学生之间对习作互相评议。只有多元化、多方位、多角度地评议,才能使学生更好地修改自己的作文。
  讲评课的目标设定可以以本次作文的训练目标为基础,也可以根据学生写作普遍存在的问题设定。讲评课可以选定一篇比较典型的作文,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评议,也可以由师生共同讨论完成。作文讲评课切忌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不能简单地把结论传达给学生,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有全员参与的评议,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促进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而写作能力的提高和升华也才可以水到渠成。
  总之,如何提高写作能力要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这将是所有语文教师共同研究和讨论的课题,要完成这一课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教师在重视阅读、保证训练、发挥评议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我相信,只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就必然会找到一条符合学生实际的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适应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语文课堂中采用开放性的阅读教学,努力创建一个高效、实用的切合实际的阅读教学模式,指导学生有效地个性化阅读;留给学生质疑的空间;留给学生充分释疑的空间;留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学习,并鼓励学生“质疑”,不断探索解疑,放飞思维想象,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堂 阅读教学 开放性阅读    随着新课标
摘 要: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可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培养兴趣,使学生乐于自学;注意教法研究,使学生学会自学;注意学生指导,使学生善于自学;注意习惯培养,使学生坚持自学。  关键词: 阅读教学 自学能力 培养方法    自学能力是指导学生在原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一般不依赖教师而能够运用一定的方法,借助一定的学习工具,独立地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能力指标。如何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首先要学会聆听,抓住对方谈话的重点,然后才能恰当而有效地进行交流。可是,语文教学向来缺少听说训练,很多人认为汉语是母语,母语交流随处存在,不必专门训练。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根据多年来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我谈一谈自己提高小学生语文听说能力的一些做法。  1.遵循原则进行听说训练  1.
新课程改革以其自身特有的魅力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沐浴在春风中,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脚步,我越来越感受到,它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给广大教师补充了新鲜血液。在不断“充电”和“造血”过程中,我和学生一道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和第二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领悟新理念,透过新课改,看到学生学习的热情。从教材内容到教学方法到学生,我都有了新的认识。  一、留心生活处处皆学问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教师用来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其个体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语文作业的设计。传统的作业观已不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作为教学有机组成部分的语文作业该如何实现质的转
摘 要: 作文教学就是给学生多元化的空间,让学生写出真作文、吐露心声,融入真情实感,体现学生作文的独特性、体验性和创造性。教师可以通过写作内容的多元化、训练方式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促进学生找到写作的共鸣点,激发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水平。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多元化 空间    一日,小儿为一篇写人文而受扰,吾问其故,曰:“不知如何结尾。”大喜,精其道何难之有?和颜悦色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