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动力论在大学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chor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提高大学生德育教学的质量,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了社会学群体动力理论,提出了教学过程中的两种转换:一是教师身份的转换,即授课者由教师角色转换成班集的群体领袖;二是教育对象的转换,即授课者将教育对象由单个学生组成的班组组织转换整体的班集群体,通过转换,形成良好的群体情境和氛围,从而在教学中发挥群体动力的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面试中,有时面试官会问候选人:“你如何评价本次面试?”至少我经常这样问候选人。面试官问这个问题通常基于三个条件:一是面试行将结束;二是候选人表现很不错;三是候选人应聘的是综合性或需要应变能力的岗位。    面试官为何要问这个问题?  其实这是一道附加题。总括起来有以下八个原因,测试候选人的四度(是指求证这个人能力的真实程度、切换思维频道的反应速度、切入问题的角度和自我认知的深度)、三个能力,及思维
该文在调查研究了阳城县西小河洪涝灾害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滞、蓄、缓、排、分等工程措施,由山上至平川进行综合治理的方案的设计原则,对防治流域的洪涝灾害有着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