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至油博落回口服液的研制及体外抑菌活性测定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bl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制牛至油博落回口服液,并测定其体外抑菌活性及其主要成分的联合抑菌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预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口服液主要成分含量;采用滤纸片法测定口服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链球菌的抑菌圈直径;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口服液、5%牛至油溶液及1%博落回溶液对4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对5%牛至油溶液与1%博落回溶液进行体外联合药敏试验.[结果]牛至油博落回口服液最优配方为:5%牛至油,1%博落回提取物,25%增溶剂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0.02%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余量为水.口服液中香芹酚的含量为42.59 mg/mL,血根碱含量为6.51 mg/mL.口服液对4种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6.9、16.4、23.7和17.0 mm,MIC分别为3.125、3.125、1.5625和1.5625 μL/mL,MBC分别为12.5、6.25、3.125和3.125 μL/mL;5牛至油溶液对4种菌的MIC分别为25、12.5、6.25和100 μL/mL,MBC分别为100、50、25和>200 μL/mL;1%博落回溶液对4种菌的MIC分别为6.25、12.5、3.125和6.25 μL/mL,MBC分别为50、25、6.25和25 μL/mL.联合药敏试验表明,二者联合用药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起相加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作用对粪链球菌为协同作用.[结论]试验制备了牛至油博落回口服溶液剂,该制剂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链球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噬菌体作为控制养殖环境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新手段.[方法]本研究进行了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相应指标评估.通过双层平板法从养殖环境中分离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裂解性噬菌体.通过电镜及酶切鉴定、温度及酸碱稳定性、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及其在模拟环境中的杀菌效果对该噬菌体进行综合性评估.[结果]分离得到的噬菌体具有正多面体的头部和细而长的尾部结构,头部直径约98 nm,尾部长约123 nm,结合酶切鉴定结果初步判定该噬菌体为肌尾科双链DNA噬菌体.该噬菌体的温度耐受范围为37~50℃;酸碱耐受范围为pH
本刊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共抓长江大保护和长江“十年禁渔”决策部署,持续做好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经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科学院沟通一致,2021年12月7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是我国首个针对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出台的专项实施方案,对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和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