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峡灌区综合利用水源工程的效益评价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mi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宝鸡峡灌区的供水水源及缺水问题,以系统分析为基础,新老水源工程的联合运用为出发点,分析确定理论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的规模和运行方式.在对水源工程的必要性和规模进行分析的条件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多水源工程综合利用进行效益评价,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影响、技术方案等方面充分论证了小水河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结合VisualFoxpro5.0及农业实用多元分析程序包(APMP)对山东省土地自然质量进行了评价.以GIS叠加分析模型,通过图形与其属性库的对应统一,利用A
通过供热调节和采暖期室外日平均温度的计算,得出热水供暖系统供、回水温度与室外日平均温度的关系;利用燃气锅炉良好的控制性能,在触摸屏上设置运行参数,控制燃气锅炉的燃烧
按(P1×P2)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分析了9个新选玉米自交系的株高、穗位高、穗长、结实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出籽率、百粒重和产量等10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
研究了8种土壤粘粒对脲酶的吸附情况,结果显示,土壤粘粒对脲酶吸附120 min可达平衡.土壤粘粒对脲酶的吸附等温线为L型,可用双表面Langmuir方程较好描述.初步认为土壤粘粒对脲
对2-巯基吡啶-N-氧化物(PTO)的4类合成方法(2-卤吡啶氧化法、氢氧化钠催化吡啶氧化法、2-羧酸吡啶-1-氧化物金属盐脱羧法、1-氧化吡啶同NaH和LiH等强碱作用的方法)进行了综述
以灰葡萄孢、禾谷镰刀菌、辣椒疫霉、盘长孢状刺盘孢、凸脐蠕孢为供试真菌,植物提取物样品供试质量浓度为0.1 g/mL,用琼胶平板法对62种植物样品的丙酮提取物进行了离体生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