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_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为医院感染的重点部位,消毒供应中心在起着阻断病菌传播、预防感染的重要作用。为充分保证医院无菌药品质量以及医疗操作安全,就应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再生器械及其消毒灭菌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管理,确保各种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预防院内感染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4-0355-01
  引言
  随着现代化医用材料及仪器的广泛使用以及病原谱构成的变化,院内感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医院内感染的发生不但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损害,而且也增加了临床治疗费用,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预防、控制感染的重要科室之一,其工作质量与患者的健康安全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也关乎医院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因此,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应加强器械的管理及其消毒工作,使消毒供应中心将预防院内感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1 消毒供应中心在预防院内感染中具有的重要意义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与技术性,不但要求工作人员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而且还需具备一定的临床护理经验。由于消毒供应中心向临床治疗供应所需的灭菌物品,与每一位患者的诊治有着直接的联系,因而是极易形成院内感染的部位之一。据医院感染监控资料统计得知,我国每年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约有500万,其中绝大部分由消毒未达标所致[1]。在医院感染中,消毒供应中心如果出现问题,就会涉及到多个方面,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这也使得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中,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对消毒供应中心再生器械实行全程质量管理
  2.1 严格控制再生器械的清洗
  要确保灭菌成功,首先是要做好器械的清洗工作,由于器械上面会附着一层有机物,如果未将其进行彻底的清洗,不但会使得器械的内腔或表面的细菌形成生物膜,灭菌剂难以穿透,造成灭菌失败的后果,而且在附着的有机物中,一些成份还会对器械的表层造成腐蚀。因此,将再生器械回收后,应立即展开清洗工作,利用酶制剂彻底清洗器械污染的有机物及血迹等,在保证灭菌操作时,器械的表面能与蒸汽充分接觸,进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2.2 严格控制再生器械的灭菌与包装
  在灭菌、包装过程中,要保证包装室空气的流通,操作人员必须戴口罩、洗手,衣帽整洁。在开始包装前,工作人员应再一次严格检查洗涤物品的数量与清洗质量,并按照器械包的要求一人进行配置,另外一人打包,再经过两人核对无误后,才可进行包装。将化学指示卡放入包内,并将指示胶带贴于包外,包外标识必须清楚明了,详细记录物品的灭菌时间、失效时间以及责任者等内容。灭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压力蒸汽的灭菌操作规程要求,进行再生器械的装载与灭菌工作[2]。
  2.3 严格控制再生器械的验收、存储以及发放
  再生器械在灭菌完毕后,应及时放入无菌发放室,发放人员对包装的闭合性、完整性、干燥度等进行严格、认真检查,并观察有效期是否清楚明了,器械数量是否准确无误,灭菌标识有无达到合格标准,重新处理验收不合格的物品,并将合格的物品按类别分放在无菌架上。消毒供应中心应制定严格的物品发放制度,将器械按照消毒灭菌的先后时间顺序进行排列与发放,确保存储室没有过期的器械及灭菌物品。
  3 对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管理
  3.1 对灭菌程序进行严格控制
  在消毒灭菌过程中,清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洗涤质量是难以用压力蒸汽灭菌就可取代的,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应坚持每日对不同浓度消毒液的浸泡时间进行测试,严格、仔细清洗各类器械,将检验合格的作包装灭菌处理。同时,应用化学指示剂及化学胶带对灭菌包进行监控,在对灭菌的真实效果进行验证的同时,充分增加灭菌物品的质量安全及消毒灭菌的可信度。
  3.2 对灭菌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正确的灭菌过程与灭菌质量有着直接联系。因此,消毒供应中心每天应安排专职消毒人员做好灭菌准备工作,进行B-D试验,此项试验专门用来检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空气排放效果,其中,导致灭菌器失败的主要原因便是由冷空气造成的,冷空气与蒸汽形成混合体,产生分压,将蒸汽的压力降低,使得柜室难以达到应有的温度;同时也会阻挡蒸汽与物体的接触,降低柜室气体中的水分,对杀灭微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国制定的相关医院消毒规范中就明确要求消毒中心必须每天进行B-D试验一次[3],观察B-D试纸的变色情况。如果变色均匀且一致,则说明有效排除了冷空气,可以适应灭菌器;如果变色浑浊且不一致,则说明灭菌器内还残留有冷空气,不可直接使用,需找出失败的原因,并采取对应的解决措施,直到B-D试验通过后才可使用灭菌器。
  除此之外,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周还应进行一次生物监测,当有骨科置换物以及移植物时,应随锅开展生物监测,并使用自含式的生物指示剂,采用嗜热脂肪杆菌芽胞作为菌株,在完成消毒灭菌操作后进行培养,同样必须保证物理、化学、生物等各项指标的检测达到合格标准后,才可使用物品。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预防医院感染中,消毒供应中心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预防、控制了院内发生感染的概率,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医院的治疗与护理质量。其中,完善灭菌物品的关键环节即为再生器械清洗消毒,为全面控制医院感染,就需对强化灭菌的效果进行全程监测控制。因此,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再生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质量的控制及管理工作,使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能安全有效地为临床提供服务,并为医疗安全提供充分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宗麟,邓小虹.医院感染与消毒[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3(01):253-254.
  [2]任素桃,史想新.消毒供应中心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J].院内感染管理,2012,9(05):108-109.
  [3]谢菲.消毒供应中心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12(03):21.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討骨科围手术期肺栓塞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3年诊治致死性肺栓塞患者10例,分析骨科肺栓塞高危因素、致病原因、发生时间、发病规律、诊治流程、治疗结果等, 总结骨科围手术期致死性肺栓塞的特点。[结果]本组10例中,8例进行溶栓及抗凝治疗,其中6例症状明显改善,痊愈出院,2例死亡;2例心跳骤停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急性致死性肺血栓栓塞症
随着当前我国国民人均素质的不断提高,对档案的需求越来越大。加上激烈的企业竞争也要求他们对以往工作的记录越来越精细和繁杂,简单的会议档案记录或者档案室已不能满足目前的
【摘 要】 医院宣传工作效果直接关系医院形象的提升,新时期下,必须要采用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思路,促进医院宣传工作更上一个层次。本文对创新医院宣传工作的思路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 医院宣传 宣传工作 工作思路 创新工作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351-01  1 引言  在现代医院管理体系中,医院宣传属于重要组成部分
【摘 要】 目的:临床治疗小儿感冒时,探讨中药汤剂的治疗效果及体会。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感冒患儿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实验组患儿采用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西药治疗,均治疗3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结果:3d之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5到2013年5月收治的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治疗,对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更短,手术中出血量更少,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对卧床便秘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效果。方法:本文选取常德市第一中医院于2012年0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0例卧床便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开展医护工作,对照组采用常规医护方式开展工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中患者的排便不尽改善情况、排便无力改善情况、大便次数恢复正常的改善情况、排便疼痛改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