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一两年以来,我一直都被这样一个问题困扰着:自己每天精心备课,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学生身上,但教学成绩却没有预期的那么好,甚至觉得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问题出在哪里呢?我时常都在思索这个问题。既然时间花费了,而教学效率却不高,那就一定是自己的英语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不能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没有实现高效课堂。那么,想要改变现状,一种适合我校学生,适合农村孩子的教学模式便成了我们探寻的目标。
伴随翠屏教育改革的深入,各校都在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我们学校当然也不例外。在我校教科室的带领下,我们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为载体,一种真正适合我们自己的——“学、议、讲、练”模式孕育而生,那么,这种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中是怎样运用的呢?要想实质性运用好这种模式,我们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就这些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和认识。
所谓“学、议、讲、练”教学模式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为载体,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师生以学案为主线索按照“学、议、讲、练”的步骤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方式。具体流程是指首先让学生课前完成学案的预习导读部分,然后以独学或群学的方式完成学案里设计的相关目标任务;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归纳、总结,或提出疑问,最终将讨论的结果进行展示;教师针对学生讲解展示的内容进行点拨和精讲深化,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知识系统;最后学生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当堂测试。
例如:我们在处理七年级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这一课时,课前先要求学生尝试运用两种物主代词完成预习部分,课中我们用多媒体呈现含有前两种词性的诸多例句,然后要求各小组以组长为核心,认真组织组员观察每组例句的不同,尤其注意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在句中前后的搭配规律,然后在学案上归纳出两种物主代词的用法。如:This is not my schoolbag , it is hers;Arethese his erasers? No, they are not his. They are mine.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主要巡回各个小组,听取讨论,并进行针对性指导,如提醒学生找到两种物主代词所在句中的位置,特别注意his的用法。第三步则要求每个组安排一名同学展示讲解出他们的成果,教师针对学生归纳的结果给予肯定或否定,并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共同梳理出两种物主代词的区别,最后让学生进行当堂测验。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伴以教师的及时评价和时间的合理分配,并做到适时的调控,对课堂纪律收放自如。这种教育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有事可做,尤其能够让学困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他们也动起来,在参与中找到自信,发现乐趣,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英语学科不是纯粹的理论学科,它包含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教学任务,所以我们要在不同的教学任务中科学合理变通地运用“学、议、讲、练”教学模式。
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想要客服解决这些困难,有效的保证“学、议、讲、练”教学模式从形式走向实质,让课堂真的变得高效起来,我觉得应注意以下一些策略。
1.同年级教师要共同参与分章节,分课时,分类别认真编写好导学案
目前,我明显的感觉有时我们的学案流于形式,在编写学案时,我们为了节约时间,有时为了偷懒,随意从网上下载,有的内容适合我们的学生,可有的却不切合我们农村学生实际,甚至有的学案简直就是一篇练习题。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到认真钻研教材,而且对知识点重新整合,编写好导学案,设计好教学任务,因为只有教师编写好了导学稿,学生才能按照导学稿上的学习目标、语言点导学以及预习作业去认真预习课本,学生的预习有了目的性,预习就不会盲目。同时导学案的设计应当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难易结合,循序渐进,这样更利于全体学生的参与。
2.须指导学生认真预习,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并充分发挥小组组长的作用
有了有利于学生预习的导学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督促学生认真预习了。第一,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自主预习课本内容。在预习课本时,教师务必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结合音标试读本课生词,并且尽量在预习时就做到会读本课的单词;在掌握了单词的基础上,然后把课本中的内容阅读两遍,同时结合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了解本课主要学习的知识是什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结合导学案上的知识点试着理解课文;且学会翻译文章。在学生自学了单词和课文之后,让他们结合预习作业中的问题,检测自己预习的效果。第二,要加强小组建设,充分发挥学习组长的作用,指导检查督促学生预习。事实上教师指导每个学生的时间毕竟是很有限的,这时候就要充分发挥学习组长的作用,让学习组长以及学科组长对预习的各个阶段进行指导,并及时检查督促本组成员的预习、导学案的完成以及预习笔记,尤其是对于本组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学习组长在预习时也要给予充分的指导帮助,让他们能读好、写好本课的单词,并能理解课文中一些简单的知识点,保证本组每一个成员都能充分进行预习。
3.不断完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这是保障“学、议、讲、练”教学模式持续进行的动力
要长期坚持“学、议、讲、练”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完善评价机制,保持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中最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任何人对事物感兴趣的热情度都是有期限的,尤其是孩子,所以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后,课堂大胆展示后,教师都要给以及时的评价,多给学生以鼓励,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评价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如对导学案预习的评价,对小组讨论、表演的评价,对课堂展示的评价,对课本知识提出质疑的鼓励,对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纠正错误的奖励等等这些都会给学生以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觉预习、主动展示、认真听课、积极完成作业,而把这些都做好了之后,一定会对课堂教学有利,使得我们的英语课堂更加高效。
4.适时引导,参与调控,这是实现“学、议、讲、练”教学模式的保证
在学生“议”的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要及时的诊断与处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注意激活“冷场”,控制“过热场面”,使全体小组成员“动”起来,“活”起来。教师还要下组参与学习讨论,随时把握各组的学习情况,灵活的运用教学机智,调整学习时间,同时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入。针对那些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教师应适时调控确保他们多思考、发言,以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
英语课堂教学实施“学、议、讲、练”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得好,乐意学,使他们感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也使他们从学习的内部获得学习的推动力。同时这样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活力与希望,它有效地改善了课堂内的学习氛围,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大面积提高了我校学生的英语成绩。
伴随翠屏教育改革的深入,各校都在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我们学校当然也不例外。在我校教科室的带领下,我们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为载体,一种真正适合我们自己的——“学、议、讲、练”模式孕育而生,那么,这种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中是怎样运用的呢?要想实质性运用好这种模式,我们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就这些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和认识。
所谓“学、议、讲、练”教学模式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为载体,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师生以学案为主线索按照“学、议、讲、练”的步骤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方式。具体流程是指首先让学生课前完成学案的预习导读部分,然后以独学或群学的方式完成学案里设计的相关目标任务;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讨论、归纳、总结,或提出疑问,最终将讨论的结果进行展示;教师针对学生讲解展示的内容进行点拨和精讲深化,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知识系统;最后学生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当堂测试。
例如:我们在处理七年级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这一课时,课前先要求学生尝试运用两种物主代词完成预习部分,课中我们用多媒体呈现含有前两种词性的诸多例句,然后要求各小组以组长为核心,认真组织组员观察每组例句的不同,尤其注意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在句中前后的搭配规律,然后在学案上归纳出两种物主代词的用法。如:This is not my schoolbag , it is hers;Arethese his erasers? No, they are not his. They are mine.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主要巡回各个小组,听取讨论,并进行针对性指导,如提醒学生找到两种物主代词所在句中的位置,特别注意his的用法。第三步则要求每个组安排一名同学展示讲解出他们的成果,教师针对学生归纳的结果给予肯定或否定,并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共同梳理出两种物主代词的区别,最后让学生进行当堂测验。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伴以教师的及时评价和时间的合理分配,并做到适时的调控,对课堂纪律收放自如。这种教育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有事可做,尤其能够让学困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他们也动起来,在参与中找到自信,发现乐趣,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英语学科不是纯粹的理论学科,它包含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教学任务,所以我们要在不同的教学任务中科学合理变通地运用“学、议、讲、练”教学模式。
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想要客服解决这些困难,有效的保证“学、议、讲、练”教学模式从形式走向实质,让课堂真的变得高效起来,我觉得应注意以下一些策略。
1.同年级教师要共同参与分章节,分课时,分类别认真编写好导学案
目前,我明显的感觉有时我们的学案流于形式,在编写学案时,我们为了节约时间,有时为了偷懒,随意从网上下载,有的内容适合我们的学生,可有的却不切合我们农村学生实际,甚至有的学案简直就是一篇练习题。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到认真钻研教材,而且对知识点重新整合,编写好导学案,设计好教学任务,因为只有教师编写好了导学稿,学生才能按照导学稿上的学习目标、语言点导学以及预习作业去认真预习课本,学生的预习有了目的性,预习就不会盲目。同时导学案的设计应当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难易结合,循序渐进,这样更利于全体学生的参与。
2.须指导学生认真预习,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并充分发挥小组组长的作用
有了有利于学生预习的导学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督促学生认真预习了。第一,让学生明确预习任务,自主预习课本内容。在预习课本时,教师务必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结合音标试读本课生词,并且尽量在预习时就做到会读本课的单词;在掌握了单词的基础上,然后把课本中的内容阅读两遍,同时结合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了解本课主要学习的知识是什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结合导学案上的知识点试着理解课文;且学会翻译文章。在学生自学了单词和课文之后,让他们结合预习作业中的问题,检测自己预习的效果。第二,要加强小组建设,充分发挥学习组长的作用,指导检查督促学生预习。事实上教师指导每个学生的时间毕竟是很有限的,这时候就要充分发挥学习组长的作用,让学习组长以及学科组长对预习的各个阶段进行指导,并及时检查督促本组成员的预习、导学案的完成以及预习笔记,尤其是对于本组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学习组长在预习时也要给予充分的指导帮助,让他们能读好、写好本课的单词,并能理解课文中一些简单的知识点,保证本组每一个成员都能充分进行预习。
3.不断完善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这是保障“学、议、讲、练”教学模式持续进行的动力
要长期坚持“学、议、讲、练”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完善评价机制,保持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中最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任何人对事物感兴趣的热情度都是有期限的,尤其是孩子,所以在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后,课堂大胆展示后,教师都要给以及时的评价,多给学生以鼓励,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评价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如对导学案预习的评价,对小组讨论、表演的评价,对课堂展示的评价,对课本知识提出质疑的鼓励,对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纠正错误的奖励等等这些都会给学生以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觉预习、主动展示、认真听课、积极完成作业,而把这些都做好了之后,一定会对课堂教学有利,使得我们的英语课堂更加高效。
4.适时引导,参与调控,这是实现“学、议、讲、练”教学模式的保证
在学生“议”的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要及时的诊断与处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注意激活“冷场”,控制“过热场面”,使全体小组成员“动”起来,“活”起来。教师还要下组参与学习讨论,随时把握各组的学习情况,灵活的运用教学机智,调整学习时间,同时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入。针对那些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教师应适时调控确保他们多思考、发言,以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
英语课堂教学实施“学、议、讲、练”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得好,乐意学,使他们感到成功、进步和发展的快乐,也使他们从学习的内部获得学习的推动力。同时这样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活力与希望,它有效地改善了课堂内的学习氛围,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大面积提高了我校学生的英语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