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三十年:1982—2012

来源 :日本侵华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ff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2年的日本教科书事件,激起了曾经遭受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南京人民的愤怒,催生了中国第一座抗战史系列纪念馆的建成与开放,也掀起了国内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第一次热潮。在过去的三十年中,随着史料的不断发掘和整理,南京大屠杀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研究的重点已经从史料的发掘逐渐发展到理性总结,理念、观点和成果的集中发表。回顾和总结三十年南京大屠杀史学研究走过的道路,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中国是二战中重要的参战国,并在东方战场上抗击了绝大多数的日军,有力地配合了盟军作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二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为此,中国人民付
利用化学共沉淀法结合电子束烧蚀制备了Er掺杂12CaO·7Al2O3(C12A7:Er)陶瓷样品。采用微区拉曼光谱(Raman)、X射线衍射(XRD)、吸收光谱、发射光谱以及激发光谱等测试手段表征了C12A
乳酸菌可以改善机体代谢,促进肠道有益菌增殖,抑制有害菌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等行业中。但由于乳酸菌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弱,菌剂不易保存,生产
伴随着现代工业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视觉检测与机器人技术相结合是工业智能化的主要方向。基于机器视觉的检测技术具有非接触、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在三维检测技术中优势尤为明显,但是在堆叠零件等复杂场景中还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因此需要对此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场景中物体位姿的检测方法,尤其是针对复杂的零件堆场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结构光的双目视觉引导系统,试图解决零件堆分拣问题。通过双目立体视觉
梁启超先生作为近代史上一位风云人物,他几乎参与了近代史上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梁启超先生涉足很多领域,包括历史学、哲学、政治学乃至法学等领域,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史上
精冲零件的塌角是衡量零件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在零件外轮廓中的尖角部分(齿形)往往会出现较大的塌角,是冲裁过程中材料受力塌陷的一个现象。过大的塌角会导致零件
综合孔径辐射计技术研究需要实验平台,本论文设计了Ka波段综合孔径辐射计实验系统,并进行了测试及初步的实验。论文分析了Ka波段综合孔径辐射计实验系统的需求,包括功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