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汽车钣喷课程是职业院校中汽车整形技术专业最为重要的职业核心内容,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汽车维修企业中车身维修的重要内容。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汽车钣喷设备、工具的更新换代,车身维修作业内容和方式也不断在变化。对于传统的汽车钣喷课程实施环节的设置已经逐渐难以满足现代汽车车身维修的需要,因而,优化和改善现行的汽车钣喷课程实施环节和过程,对课程改革、人才培养、企业人才需求等各方面都势在必行。
关键词:汽车;钣喷;课程实施;优化
职业院校中汽车整形技术专业培养了能够从事汽车车身损伤维修的技能型人才,本专业对钣喷技术、技能有较高的的要求,因此,汽车钣喷课程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对整形技术专业学生来说,汽车钣喷课程的学习效果和掌握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在钣喷技术、技能方面的水平,这对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如何提高学生钣喷课程的学习效果逐渐成为培养汽车整形技术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课题。就当前情况来说,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设计钣喷课程实施环节是急切而必要的。
一、存在的问题
汽车钣喷课程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同时对理论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通常需要先对相关理论内容进行讲解和阐述,之后设置一些与之相配套的实操内容。学生通过实际动手练习,逐渐将理论知识从感性的认识转化为理性上的认识,通过较为系统的反复强化训练掌握课程内容。这种传统的教学过程,随着钣喷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逐渐凸显了一些问题。
1.理论与实践过渡生硬
传统的课程实施方案,由于经过理论内容讲解之后,学生直接进行实操环节,会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很强的生疏感。人对新事物的认知规律是循序渐进的,由于在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没有设置一个认知平缓过渡的环节,会造成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难以准确地将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转化,或者无法转化过来。
2.学习效果差
以往的课程实施过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直接衔接,中间无过渡环节,导致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对很多实际操作并不是十分清楚。这样就会经常出现一些不规范或者错误的操作,或者需要经常和老师沟通以更正自己的误解,这样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却没有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3.学生之间不良示范效应明显
由于上课班级学生数目一般都比较大,学校的设备台套数不可能满足人手一套的条件,所以在实训中可能有一些同学是先观摩别人的操作过程,然后再自己动手去练习。这样就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当有人操作错误的时候,可能会对其他人造成误导和错误的示范作用,当其他人自己动手操作时,也就容易出现相同的错误,这样极容易使某一种个体错误变成一种群体性的普遍现象,这对于实训教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4.实训成本高
在实训课程中,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每个人都需要使用实训材料和能源。汽车钣喷课程较多的实训内容和实训时间会产生大量的能源和材料消耗,这对于学校来说是一部分不小的成本投入,尤其是现在汽车钣喷设备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先进,购买和使用维护成本也约越来越高,这样也更加提高了学生实训课的上课成本,给学校实训教学带来了实质性的困难和压力。
二、改进措施
上述情况是目前汽车钣喷课程传统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也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就会影响钣喷课程的顺利开展,影响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尤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所以,优化和改善目前课程环节设置尤其是理论与实践衔接环节势在必行。
针对上述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优化:
1.增加过渡衔接环节
在设置课程环节的过程中,注意在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之间设置过渡环节,使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之间有个渐进的过程。这个环节设置的形式可以以教学视频、演示视频的方式来进行,通过标准、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的教学录像和演示视频能够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正确做法,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另外,对于有一些通过演示视频也不能或难于表现的操作细节,可以借助虚拟仿真的技术手段将实际情况真实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加深理解。通过以上手段,能免去学生在最初的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生疏和被误导的问题,提高了实训效果和效率、同时也节约了时间和材料。
2.开发使用必要的教具教学
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是目前所有院校实训课程教学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通过优化课堂内容、充分开发课堂任务等一系列基本措施之外,还可以通过开发使用一些教具来辅助教学。通过这些教具的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职业院校开展实训教学所承受的经济负担;同时教具也能很真实、清晰地表现设备、工具的基本结构反而有些实际的设备不能或难于实现这个过程。
3.设置工具、设备的使用环节
随着汽车工业的大力发展,汽车车身维修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也日新月异,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使用过程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在实训过程中,很多学生在初次使用工具时,往往不能得心应手,使用错误造成操作失误,甚至严重损坏工具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或事故。所以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在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之间,也非常有必要添加一个环节,对设备、工具进行熟悉和使用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对于操作复杂、使用难度较大的工具、设备,尤其要重视此环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这个道理,实训中,保证工具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且熟练操作使用对实训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三、总结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不断发展,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日趋成熟,尤其是汽车使用、维护、保养的后市场,更是呈现出愈加繁荣的景象。伴随着汽车的高速化和轻量化的发展趋势,汽车车身的各种损坏逐渐增多,所以维修市场尤其是汽车车身维修方面的技能型人才也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这对于汽车职业教育来说,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挑战,也要求汽车整形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要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其中汽车钣喷课程的开发与学习效果尤为重要。如何通过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改善课程实施继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技能,在当前来说是现实而且急切的。
参考文献:
[1]林娟.《汽车钣金与喷涂》一体化教学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
[2]程建忠.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型汽车整形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3]吴云溪.汽车整容工艺及装备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时空,2008
关键词:汽车;钣喷;课程实施;优化
职业院校中汽车整形技术专业培养了能够从事汽车车身损伤维修的技能型人才,本专业对钣喷技术、技能有较高的的要求,因此,汽车钣喷课程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对整形技术专业学生来说,汽车钣喷课程的学习效果和掌握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在钣喷技术、技能方面的水平,这对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如何提高学生钣喷课程的学习效果逐渐成为培养汽车整形技术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课题。就当前情况来说,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设计钣喷课程实施环节是急切而必要的。
一、存在的问题
汽车钣喷课程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同时对理论方面也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通常需要先对相关理论内容进行讲解和阐述,之后设置一些与之相配套的实操内容。学生通过实际动手练习,逐渐将理论知识从感性的认识转化为理性上的认识,通过较为系统的反复强化训练掌握课程内容。这种传统的教学过程,随着钣喷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逐渐凸显了一些问题。
1.理论与实践过渡生硬
传统的课程实施方案,由于经过理论内容讲解之后,学生直接进行实操环节,会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很强的生疏感。人对新事物的认知规律是循序渐进的,由于在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没有设置一个认知平缓过渡的环节,会造成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难以准确地将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转化,或者无法转化过来。
2.学习效果差
以往的课程实施过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直接衔接,中间无过渡环节,导致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对很多实际操作并不是十分清楚。这样就会经常出现一些不规范或者错误的操作,或者需要经常和老师沟通以更正自己的误解,这样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却没有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3.学生之间不良示范效应明显
由于上课班级学生数目一般都比较大,学校的设备台套数不可能满足人手一套的条件,所以在实训中可能有一些同学是先观摩别人的操作过程,然后再自己动手去练习。这样就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当有人操作错误的时候,可能会对其他人造成误导和错误的示范作用,当其他人自己动手操作时,也就容易出现相同的错误,这样极容易使某一种个体错误变成一种群体性的普遍现象,这对于实训教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4.实训成本高
在实训课程中,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每个人都需要使用实训材料和能源。汽车钣喷课程较多的实训内容和实训时间会产生大量的能源和材料消耗,这对于学校来说是一部分不小的成本投入,尤其是现在汽车钣喷设备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先进,购买和使用维护成本也约越来越高,这样也更加提高了学生实训课的上课成本,给学校实训教学带来了实质性的困难和压力。
二、改进措施
上述情况是目前汽车钣喷课程传统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也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就会影响钣喷课程的顺利开展,影响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尤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所以,优化和改善目前课程环节设置尤其是理论与实践衔接环节势在必行。
针对上述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优化:
1.增加过渡衔接环节
在设置课程环节的过程中,注意在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之间设置过渡环节,使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之间有个渐进的过程。这个环节设置的形式可以以教学视频、演示视频的方式来进行,通过标准、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的教学录像和演示视频能够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正确做法,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另外,对于有一些通过演示视频也不能或难于表现的操作细节,可以借助虚拟仿真的技术手段将实际情况真实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加深理解。通过以上手段,能免去学生在最初的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生疏和被误导的问题,提高了实训效果和效率、同时也节约了时间和材料。
2.开发使用必要的教具教学
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是目前所有院校实训课程教学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通过优化课堂内容、充分开发课堂任务等一系列基本措施之外,还可以通过开发使用一些教具来辅助教学。通过这些教具的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职业院校开展实训教学所承受的经济负担;同时教具也能很真实、清晰地表现设备、工具的基本结构反而有些实际的设备不能或难于实现这个过程。
3.设置工具、设备的使用环节
随着汽车工业的大力发展,汽车车身维修过程中使用的工具也日新月异,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使用过程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在实训过程中,很多学生在初次使用工具时,往往不能得心应手,使用错误造成操作失误,甚至严重损坏工具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或事故。所以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在理论课程与实训课程之间,也非常有必要添加一个环节,对设备、工具进行熟悉和使用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对于操作复杂、使用难度较大的工具、设备,尤其要重视此环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这个道理,实训中,保证工具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且熟练操作使用对实训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三、总结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不断发展,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日趋成熟,尤其是汽车使用、维护、保养的后市场,更是呈现出愈加繁荣的景象。伴随着汽车的高速化和轻量化的发展趋势,汽车车身的各种损坏逐渐增多,所以维修市场尤其是汽车车身维修方面的技能型人才也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这对于汽车职业教育来说,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挑战,也要求汽车整形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要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其中汽车钣喷课程的开发与学习效果尤为重要。如何通过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改善课程实施继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技能,在当前来说是现实而且急切的。
参考文献:
[1]林娟.《汽车钣金与喷涂》一体化教学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
[2]程建忠.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型汽车整形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3]吴云溪.汽车整容工艺及装备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时空,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