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kinwal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特征及临床治疗对策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自愿到科室治疗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或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查阅患者病例记录并比较不同病变部位、乳头内陷、肿块情况、细菌培养及泌乳素水平等临床特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例)和观察组(n=44例)。对照组采用三联抗菌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治疗,观察组联合抗炎及类固醇激素治疗(广谱抗生素及甲基强的松龙),分析两种不同疾病的临床特征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浆细胞性乳腺炎以中央型为主,肿块以单个肿块为主;而肉芽肿性乳腺炎以周围型为主,肿块两个以上;浆细胞性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局部均表现为乳房肿块、疼痛、发红、局部肤温升高;浆细胞性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乳头内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浆细胞性乳腺炎细菌培养阴性率,低于肉芽肿性乳腺炎(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药物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存在不同的临床特征,治疗时在三联抗菌药物基础上联合抗炎及类固醇激素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单片机控制下远端数据采集器由80C32单片机控制器、传感器、信号放大器、模数转换器、通信收发器及电源等工作单元组成。实际应用表明.每个远端数据采集器可以配置8个采样点,使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医疗护理纠纷上升。医患纠纷的原因不仅涉及到医疗方面,也涉及到护理方面。优化护患关系,提高护理
临床实习作为医学生后期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并将之运用于实践、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的十分重要的学习阶段,是培养实用型医学专业人才的必要途径和
苹果和橙子都很好吃,然而许多人只喜欢其中的一样,虽说它们都是水果,而且还都是圆的,味道却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