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发展创新思维提升语文素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ingli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发展创新思维,提升语文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的重要举措。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品悟文字,感悟内涵,发展问题意识,鼓励个性化思考,开展批判性阅读,在阅读中提升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素养;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182-01
  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就要抓好语文的基本功:多读、多写。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主动地对文本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结合自己的知识和阅历对文本的思想内涵进行阐释,将获得的各种信息重组,内化为自己的独特体验,获得新的语言、思想、知识及方法,这是一个创新与发展的过程,更是语文素养提升的过程。下面结合多年教学探索,谈几点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提升语文素养的体会。
  一、品悟语言文字,感悟文本内涵,培养创新思维
  语言文字是思想的载体,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创新思维产生和培养要有相应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把阅读教学的过程转换为学生主动从课文中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积累经验,才能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开辟广阔的空间。其次,小学生的阅读活动,离不开他的生活经验与旧知识,离不开想象和联想。所以,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展开想象和联想,使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信息,联系过去相似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和联想,把课文中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感人的画面,从中引发创新思维。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的结尾是这样的: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教师可以结合这句话,引导学生领悟这句话的感情后,要求学生以“我们不会忘记……”这一句式,并回忆二至四年级学过的《送雨衣》、《关怀》、《温暖》以及《飞机遇險的时候》记叙周总理光辉事迹的课文说一说。要说好这句话,学生一方面要回忆有关的课文,检索过去储存的有关周总理事迹的表象,温故知新,用已知唤起对未知的渴求;另一方面,还要运用学过的课文中的语言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的信息。这个组合的思维过程,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创新思维。学生1:我们不会忘记,周总理让邓妈妈送雨衣给一位在雨中站岗的战士。(《送雨衣》)学生2: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工作了一夜的周总理,走出人民大会堂,看见一位清洁工人在扫地,他不顾疲劳,快步走过去和工人握手,并且说:“同志,你辛苦了。”(《温暖》)学生3:我们怎么会忘记,在飞机遇险的时候,周总理顾不得自己的生命安危,把降落伞包让给同机的小女孩。(《飞机遇险的时候》)
  二、发展问题意识,鼓励个性化思考,发展创新思维
  创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思维来自质疑。“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学生多角度质疑问难,多角度思考问题解答疑难。在教《将相和》一课时,可以以课堂辩论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针对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归纳出以下三个题目:1、蔺相如会不会和氏壁一起撞柱子,为什么?2、渑池会上,秦国与赵国是打成平手还是分出胜负?3、廉颇负荆请罪,他到底有没有罪?这是三个富有两可性的命题,无论正方还是反方,都可以列出一系列的依据。这就大在刺激了学生深读课文的兴趣,为自己的论点寻找有利的依据,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学生众说纷纭,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新课程理念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构建学生自己的语文思维方式,形成自己的思维策略。如教学《蛇与庄稼》这课,教师为每个学习小组提供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用图示法表示猫、田鼠、土蜂、苜蓿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情境留给学生想象和创新的时空,学生纷纷多角度展开思维,有的用顺向思维分析,有的用逆向思路进行思考。一个学生谈了他的分析:苜蓿长得好要靠谁?要靠土蜂。土蜂怎样才能很好地传播花粉?不能有田鼠捣乱。怎样才能减少田鼠的数量?这与猫的多少大有关系。学生利用图片加箭号的方法,言简意明地分析了这四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教师不需作过多的讲授,着重启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动脑动手又动口,依靠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创新思维的水平得到提高。再次,引导求同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学生积极求异,从不同角度提出许多创造性的设想和推测时,往往是良莠并存,这时教师应适时把学生的思维再引导到求同的方向上,找出正确或最佳的答案,这个答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创造性成果。如教《凡卡》一课,教师引导学生设想,如果爷爷收到凡卡的信会怎样?引导学生展开求异思维。随后,教师把学生的所有设想归为两类,一是爷爷马上进城,接回凡卡;另一结果是让凡卡忍着、熬着、因为城里苦乡下也苦。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在引导下集中到了这一分歧点展开求同思考,一起来分析凡卡受苦受难的原因,从而更深刻认识到旧俄时代的黑暗现实。
  三、积极开展批判性阅读,培养创新思维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批判性阅读是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的基本途径。在对文本的阅读中,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经验或课本中的说法,针对问题去寻找一种独立的见解,甚至朝着教师讲的和书本写的不同方向对教师大胆提出疑问。对此,教师首先应热情鼓励,积极支持,并随机指导。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一个学生认为,课文中用桃子等物与花生作对比好象不合适,它们同样有用,只是用处不同而已。桃子外表好看也有用,他觉得桃子等物比花生更可爱。学生的观点独到,但与教师的预想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还是一厢情愿地让学生在自己预选设计好的圈内打转,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就都会受到影响,思维的独特性会受到约束。反之,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往往能再次激起学生认识与表现自我的激情,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思维创新的成功。其次,学生在大胆创新的尝试中也可能有理解失误或思路不当,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不必大惊小怪,应当在肯定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同时引导其思路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因为创造中的错误往往是创造成功的先导,应刮目相看,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创造性。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小学低段的母语教学中,通过多样化阅读,养成学生热爱读书、终身学习的习惯,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关键,也是小学语文教育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通过在小学低段开展的阅读实践研究发现,要通过阅读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必须从阅读内容到阅读形式进行针对性的系统设计和实施,才能真正为学生未来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有效教学,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语言能力。面对新要求,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当思考怎样落实好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1-0195-01  引言  英语阅读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在小学英语启蒙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夯实学生
【摘 要】创新教学在创新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组成的部分。 在中小学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将构建的创新教学体系。什么是创新教学,它根据创新教育的有关理论与培养目标,在教学领域全面实施学生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新能力的培养, 为造就创新人才打好素质基础的一种发展型教学。体育的创新教学是创新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下面我就谈谈我的看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
生命科学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它是我们随处可及的知识,但中学教材中生命科学的内容概念多而且彼此间关系复杂,学生学习时经常会因为缺乏条理陷入到思维混乱中去。思维导图规律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运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根本性变革,而资本运营的关键是对资本运营模式的战略性选择使资本得到迅速扩张、有效积聚和最优配置。
【摘 要】阅读教学,是为了着重培养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训练。无论从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特性和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方面看,还是从阅读教学论和阅读认知心理方面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是一个“读”字。“读”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引导学生多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是任
本文结合“温州打火机”案例说案例教学在国际商务课程中的应用。案例教学用于国际商务课程,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是提升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高中《外国小说欣赏》教材中的部分文学作品为例,重点谈了比较阅读在小说教学中的作用和一些教学心得及方法。  【关键词】比较阅读;功能;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