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激酶B抑制剂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新生和炎症反应抑制作用的研究

来源 :中国糖尿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gnz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B(Akt)抑制剂抑制DR大鼠视网膜血管新生与炎症反应,以减轻DR大鼠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 54只无眼部疾病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8),其余大鼠采用腹腔注射STZ建立DR模型后,随机分为DR组和Akt抑制剂组(Akt组),经干预后,DR组最终入组13只,Akt组最终入组12只.眼部解剖后对视网膜组织进行检测,评估Akt抑制剂对血管新生和炎症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Akt(p-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α(VEGF-α)、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和磷酸化p38(p-p38)的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法观察视网膜整体形态及视神经节细胞数目,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α表达,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结果 与NC组比较,DR组视网膜组织中p-Akt、VEGF-α、p-p38和p-NF-κB p65的蛋白表达升高[(0.23±0.04)vs(0.75±0.05),(0.41±0.04)vs(4.82±0.61),(0.21±0.03)vs(0.83±0.11),(0.08±0.03)vs(0.32±0.04),P<0.01];DR组视网膜组织中VEGF-α表达、TNF-α和IL-1β含量均升高[(22.35±1.75)%vs(80.23±4.16)%,(202.78±23.54)vs(1578.49±123.46)pg/ml,(48.54±11.79)vs(923.42±42.63)pg/ml,P<0.01].与DR组比较,Akt组视网膜厚度增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目增多[(39.83±1.64)vs(43.94±2.05)μm,(48±7)vs(63±9)个,P<0.01],VEGFα表达、TNF-α 和IL-1β 含量均降低[(80.23±4.16)%vs(39.46±3.78)%,(1578.49±123.46)vs(763.45±47.78)pg/ml,(923.42±42.63)vs(315.59±56.79)pg/ml,P<0.01].结论 Akt抑制剂可能通过抑制视网膜血管新生与炎性反应,以减轻大鼠DR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硫辛酰胺(ALM)对db/db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db/db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和ALM组,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C),每组各6只.ALM组于第9周时予ALM
目的 探讨新诊断T2DM患者总胆汁酸水平(TBA)与糖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T2DM患者331例(T2DM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
目的 观察非诺贝特对T2DM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HTG)患者早期微量白蛋白尿(UAlb)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合并HTG患者50例,均早期出现U
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或沙格列汀在超重和肥胖T2DM伴微量白蛋白尿(UAlb)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青海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BMI>24 kg/m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对肥胖T2DM患者血清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及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12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口服二甲双胍或磺脲
目的 比较上海地区不同HbA1c水平的T2DM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和特征,为寻找血糖控制相关的特征菌群提供基础.方法 选取上海闵行区356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提取粪便菌群的总DNA并
目的 探讨新诊断T2DM患者肠道梭菌属(Clostridium)与膳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新诊断T2DM患者100例(T2
目的 探讨新诊断T2DM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应用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及格列齐特三种维持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新
分析克兰费尔特综合征(KS)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OP)及骨折特点.患者男,53岁,因“骨折41年、口干3年”入院.患者分别于12岁、23岁、30岁及47岁时出现右小指、右胫骨上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