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肾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ai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创伤性肾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总结10例创伤性肾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左肾动脉栓塞6例,右肾动脉栓塞4例。1例B超提示肾脏血流信号减少,增强CT证实。其余9例均增强CT扫描发现肾动脉栓塞。4例单纯创伤性肾动脉栓塞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溶栓治疗。随访CT检查栓塞肾没有明显的血液灌注,但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2例患者出现肾性高血压,其中1例药物血压控制不良,行肾切除。

结论

创伤性肾动脉栓塞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彩色超声可能为其早期诊断方法,增强CT检查是其有效的确诊手段。早期恢复栓塞肾的血运是其有效的治疗措施,随访关注患者肾功能和血压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经奇神经节阻滞治疗骶神经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14年10月到至2016年10月收治以肛门直肠坠胀为主要表现的骶神经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54例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在给予经奇神经节阻滞治疗后15 min后即自觉肛门症状明显缓解,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术后1周的优良率达81.5%、总有效率达100.0%,术后1个月的优良率达90.7%、总有效率达
血管衰老作为机体衰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种机制参与并促进机体衰老。纵观目前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的相关靶点有端粒、氧化应激、血管紧张素Ⅱ、核转录因子、Bmi-1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p53和sirtuin家族等等。现就国内外血管衰老机制的相关靶点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老年患者外周血中泛素连接酶(FBW7)和髓样细胞白血病基因-1(MCL-1)的表达水平与使用埃克替尼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6例60岁以上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敏感并且接受埃克替尼靶向治疗的晚期NSCLC老年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每位患者外周血中FBW7和MCL-1基因表达水平,对两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患者的总生存期
痴呆照顾是严重影响家属照顾者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的慢性应激过程。在痴呆照顾的研究领域,照顾相关慢性应激对家属照顾者身心健康,尤其是常见慢病风险的影响的研究非常有限。迄今为止的研究主要基于慢性应激所致的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内皮损伤和促炎促凝因子损害三方面。本文就这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
目的研究年龄因素对小鼠肺纤维化程度及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20周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共80只随机分为4组,青年模型组,青年对照组,老年模型组,老年对照组,每组20只。青年对照组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青年模型组向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BLM,5 mg/kg),老年对照组和老年模型组将小鼠养到26周龄后分别气管内注入生理盐水和BLM(5 mg/kg)。各组小鼠于造模后的第7
目的总结老年前列腺导管腺癌的临床特点,并探索其治疗策略。方法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老年前列腺导管腺癌患者先后进行了包括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及抗雄治疗等综合治疗,总结其临床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我院1例老年前列腺导管腺癌患者于2013年11月穿刺诊断后分别接受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及恩杂鲁胺单药治疗,该患者对多西他赛敏感性较低,在接受规律恩杂鲁胺单药治疗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较基线降低超过
目的以健康青年小鼠为对照,分析应用超声造影(CEU)评估健康老年小鼠的肾脏血流灌注的特点。方法数字抽签随机选取健康C57BL/6J青年小鼠(1~2月龄)和老年鼠(18~20月龄)各12只,采用常规超声评估青年鼠和老年鼠的肾脏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应用CEU评估两组的肾脏微血管灌注,测定造影剂灌注时间-强度曲线(TIC)相关参数[上升支斜率(A)、曲线下面积(AUC)、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