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生动的城市改革教科书

来源 :决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官正同志所著《汉水横冲——武汉城市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一书,日前出版发行。本书既反映和记录了武汉城市改革初期的鲜活实践,又探索和阐释了一种系统的城市改革理论,是一部生动的城市改革教科书。
  吴官正同志任湖北省武汉市市长的年代,恰逢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兴起。1984年9月23日,中央正式批转武汉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报告。武汉三镇这个“自守”了三十多年的“城堡”终于敞开大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从此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在当时全国城市改革大潮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有些重要领域的决策,当时中央领导称为“有胆略的决定”。
  本书记录了吴官正与武汉广大干部群众一起,顺应历史,敢为天下先,冲破旧体制的束缚,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心路历程:大胆放开蔬菜和副食品价格,探索产销体制改革;敞开三镇大门,让企业经竞争的风雨,见市场的世面;聘请洋厂长,推行现代经营管理;试行企业破产,实行资源重组;引入竞争机制,试行洗衣机配件招标投标……下篇《城市改革与系统工程》是吴官正在1985年应邀在中央党校市长研究班上所作的讲课稿的基础上,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修改充实而成,许多见解和思路在今天仍然极具参考价值。
  
  我们的改革怎样才能取得较大突破?吴官正鲜明提出要有“三股劲”:“一是要有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闯劲;二是要有无私无畏、百折不挠的韧劲;三是要有严于治理、动真碰硬的狠劲。改革是没有现成模式的,只有敢字当头,大胆探索,大胆创新,才能取得成功。改革是一场革命,必然触动一些部门和人员的既得利益,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阻力,改革者就要有无私无畏的凛然正气,勇于克服各种阻力,坚决把改革搞到底。”确实如此,敞开三镇大门,招来了“岂不是引狼入室”、“让外商来汉办厂设店岂不是把武汉交给了洋人”的责骂声;聘任“洋厂长”,引起了“难道就挑不出一个中国人当厂长”的非议;武汉毛巾厂甚至发生为对抗改革而行凶杀人的事件……本书所记录的改革者在改革初期的种种艰难遭遇,再真切不过地凸显了改革者要冲破牢笼、破旧创新,必须具有披荆斩棘打冲锋的勇气和胆略。
  应该说,改革者在改革初期所形成和展现的这些可贵精神品质与精神涵养,对于现在与未来的改革者,对于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都有着恒久的思想启示意义。诠释和传递这一精神伟力,也是本书的重要价值所在。
其他文献
从人才成长的规律看,选人用人最好的时机就是识于未名之时,拔于落难之日,启于被盖之际,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人才黑马”的最佳效能。
财政分配结构要逐步形成两头大、中间小的分配格局,巩固和维护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扩大和提高县、乡财政收入比重,调控和压缩省、市的财政收入比重。      中国的财税体制改革是一块“硬骨头”。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这实际上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指出了方向。2008年全国“两会”闭幕后,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更是立下军令状:“其实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可以
期刊
和解聚散方主要由生黄芪、当归、海藻、生牡蛎、穿山甲珠、熟大黄、熟地黄组成,本方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耀献教授根据自己多年治疗肾脏病的临床经验创制。取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