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教学如何实现师生有效交流互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fi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师生互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为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精神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谐的师生互动有助于幼儿解放天性、彰显个性、凸显主题性、解放创造性。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无论是对幼儿还是对教师而言,师生互动都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教学活动。本文针对幼儿教育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有效交流互动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教学策略。
  关键词: 幼儿教育 师生关系 交流互动 决策策略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幼儿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教师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及教育行为不断完善,不少幼儿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只有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师生互动是幼儿教育教学中最基本的表现形态,存在于儿童的一天生活中,表现在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努力建设积极高效的师生互动是非常关键与重要的,也是符合现代幼儿教育改革要求的。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实现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呢?对此,笔者将给出以下几点教学策略,以期帮助广大幼儿教师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儿童主动探究意识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师生互动交流的前提,是确保师生互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用生动的情境打动儿童,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意识与兴趣。和谐的教学情境应当是具体形象、生动可见的,既能吸引儿童的有意注意,又能激发儿童探究的兴趣,从而达到师生交流互动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当注重其合理性,保证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所谓合理性,是指不应当为了情境而进行情境化教学,不应当牵强附会,而是应当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具体特点及学习内容特点而进行有效的情境创设。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教学情境:“小朋友们,你们喜不喜欢爸爸妈妈啊,可是当有一天你找不到爸爸妈妈你会怎么样呢?老师想你们一定会很难过、伤心吧,不幸的是,我们今天就有一位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咱们一起帮帮它好不好?”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引起儿童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有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二、加强师生间情感交流,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情感交流是人与人之间心灵进行互动与沟通的最基本的一种交流,只有人们相互相信与尊重,才会将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与倾诉,才会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幼儿与教师之间也是如此。如果教师一直扮演的是严师角色,那么幼儿怎么会对老师表达自己的心声,怎么会与教师进行互动与交流?因此,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在儿童碰到问题与困难时,对儿童进行鼓励,让儿童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动力:我一定行。在儿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给予儿童表扬,促使儿童继续努力学习。例如:在组织儿童进行户外滑梯活动时,为了激发儿童活动兴趣,教师可以在儿童下滑至底端时在每一位儿童身上轻拍一下,结果,儿童自然就引出了“猫和老鼠”游戏,接着想到了“黑猫警长”游戏,慢慢地,在游戏活动中,儿童喜欢上了《黑猫警长》故事,继而爱上了《黑猫警长》的动画片,最后能扮演“黑猫警长”这一角色,在这一个小小的拍手游戏中,儿童生成了许多活动内容。这就是教师与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情感交流过程中,哪怕教师的一个眼神、一抹微笑、一丝赞许都会增强儿童的信心,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实现师生有效的交流与互动。
  三、科学开展合作学习,加强师生互动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教学下一种新型的教学活动方式,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活动,也是加强师生互动的重要途径。
  实际上,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有效的师生交流互动策略是正确处理好教学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教学是由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是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与发现者,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师生双方是活动中的积极因素。因此,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激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教师节到来之际,儿童们为教师带来了节日贺卡,教师可以乘此机会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制作贺卡”的合作探究学习,让儿童分小组进行动手实践与合作学习。在这种合作学习探究过程中,不仅加强了儿童与儿童之家的交流与互动,而且加强了儿童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最重要的是儿童在自我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感悟到了课堂学习的魅力,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友好的师生情谊,进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儿童的优秀社会主义品德与审美情趣。
  总而言之,师生互动是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是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下最基础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以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儿童主观能动性,使每位儿童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实现师生交流与互动,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与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毅.幼儿教育教学如何实现师生有效交流互动策略[J].考试周刊,2015,99:175.
  [2]李晓萍.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课堂提问的观察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田兴江.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3.
  [4]李令.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问题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其他文献
班主任要转变管理观念、树立正确的工作观、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工作方式,使中等生在班级中的表现化被动为主动,不断地向优等生转化,让“沉默的大多数”成为建设良好班风的中流
目的:本文探讨视盘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创新点:在进行糖尿病眼底检查的同时进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可以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一个班级来说,良好的学习氛围十分重要。健康、奋发向上的班级环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更有利于学校教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于初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现在已经开始学会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学会独立思考,确立人生价值观。面对现在充满诱惑的社会环境,初二年级学生很容易迷茫。故而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引导学生学习,十分关键,因为他们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而且要学习做人、做事。我
摘 要: 学校这个大家庭是由班级组成的,想让大家庭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要管理好小家庭。怎样管理好小家庭呢,首先管理者是最重要的因素,班主任担负的责任非常重大,而且要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才能使学生更信服,并积极配合自己。班主任首先应做到遵循尊重、诚信、公平、公开的原则,打造和谐、民主的局面,把学生当成朋友。本文主要分析如何进行班级管理,促进学校发展。  关键词: 初中班级管理 公平性 班主任工作  
摘 要: 教育是关乎人类灵魂的事业,而非机械知识的堆积,更不是体罚与恐吓。班主任必须熟悉本班任课教师和学生,在管理中做到宽容与惩罚并施,在管理中讲究艺术,这样自己管理的班级工作就会有序进行,忙而不乱,学生就会天天有进步,拿你当好朋友,热爱班集体,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 班级管理 熟知学生 宽容  做班主任难,当班主任累,跨入教育行列,当上了班主任,感觉到难和累,这就表明自己有了责任担
让孩子们在“爱”中学习,在“爱”中生活,在“爱”中锻炼,在“爱”中成长,是我十几年来作为班主任一直践行的行为准则。一、爱是信任案例1:钢笔“丢失”以后期中考试结束了,
加拿大艾芬豪投资集团、太平洋矿业公司与云南省矿业集团公司已签署合作勘探协议 ,由艾芬豪投资集团注资 80 0万美元 ,共同勘探开发鲁甸自然铜矿。为保障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推广,舞蹈艺术在华夏教育的沃土上遍地生花,与之相呼应的对于建设舞蹈学科教育教材内容发展方向的思考也提上了日程.教材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基础
摘 要:传统的会计监督体制在新形势下弊端凸显,因此优化与创新会计监督体系是行政事业单位当前有必要探寻的发展方向。基于此,本文就传统会计监督体系健设中的不足展开探讨,围绕行政事业单位中会计监督机制的完善从相应的意识、制度规范、机构建设以及立法建议等方面提出相应改进措施,旨在规范会计监督机制,促进会计监督机制与行政事业单位的新时代发展相融合。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会计法  高效的会计监督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高,通信技术的普及与覆盖范围越来越广阔,人们对于通信企业发展建设及其财务管理现状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本文分析研究通信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社会背景,以及转型后的财务管理现状和主要的四大台账管理策略,对提高当前通信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关键词:通信施工;财务管理;转型  随着经济全球化建设与通信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手机、电脑等通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