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昊,北京昌平人,生于1934年。《人民日报》原国内政治部主任、高级记者;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一生3件事:上学读书,当右派,做新闻工作。写杂文是副业,所以总也没有高出“业余的水平”。聊以自慰的是,改革开放以后,当了十几年新闻官,是高级编辑,拿国务院特殊津贴,如今退休了,又受托分管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日常工作。曾出版了《求全集》《搔痒集》《司晨集》《小心你的鼻子》《吴昊杂文集》《台上台下》《台下文存》等杂文集。
我的朋友张飚,是国内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有一次,我向他求字,他问我写什么,我说就写“少吃长寿”吧。几天以后,他把字送来了,果然写得好,挥洒自如,苍劲有力,呼之欲出。不过,他好像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意思,他把“寿”写得特别大,“少吃长”3个字写得特别小,像是给我祝寿的条幅。其实我的意思主要是强调“少吃”,“长寿”是“少吃”的结果。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可谓亘古不变之真理。“祸从口出”比“病从口入”复杂,不仅与自己的嘴巴有关,也与时代政治、社会环境有关。为了言论自由,不因言治罪,人们已经奋斗了好几个世纪。“病从口入”这些年也越来越复杂了,照我先前的体会,“口入”的病,就是把不干净的东西、有病菌的东西、腐烂的东西,吃到肚子里,于是,肚子疼,拉稀冒粪,后来才知道,“口入”的病,远不止这些,吃得太多、太好,容易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胆固醇,肝、胆、脾、胃、肾,五脏六腑,都会出毛病。这些年来,为什么心血管病人增加,肥胖病人增加,糖尿病人增加,为什么做“减肥”生意的人大发其财,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人们吃得太多、太好。从医学角度来看,由于吃得不卫生得的那种“口入”的病,比由于吃得太多、太好得的那种“口入”的病,要好治得多,后一种“口入”的病,不仅难治,且死亡率极高。
不过,我所看重的“少吃长寿”,除了上述“吃”以外,还另有所指。那种不用嘴巴,而是用其他各种办法和手段的“吃”,比如贪财、贪色、贪权、贪势、贪名、贪利……只要能贪得到的,就无止境,无休止,胃口之大,不顾人伦,不讲道德,不知羞耻,不怕风险,人世间的一切好处,恨不得一夜之间都“吃”到自己“肚”里。这样的多“吃”,就更不能长寿。就拿贪官来说,哪一个长寿了呢?成克杰、胡长清之流,就不说了,法院一判,拉出去毙了,肯定是短命的了;即使尚未被人发现,侥幸于法网之外的贪官,终日里提心吊胆,担惊受怕,诚惶诚恐,连做梦都是在法庭上被人揭发,被审判,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的崩溃边缘,这样的人能长寿吗?当然不能。贪色更要命,有人写文章说“中国皇帝多短命”,原因之一,就是色欲过度,六宫粉黛,三千佳丽,美女如云,皇帝老儿能受得了吗?其他诸如贪权、贪势、贪名、贪利……只要贪得无厌,必定伤身害己。说“贪乃短命之本,百病之源”,可谓言之不谬。
“食色,性也”,圣人说的,不错。作为人,不可能什么欲望都没有,但不能贪之过度。“万物皆备于我”,享之不当,用之无度,就会变成“万物皆害于我”。《礼记》上说:“刑罚之源,生于嗜欲好恶不节。”不能节制自己,还不是毁灭自己吗。
作为一个人,其所需都是有限的。皇帝拥有故宫,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大小房屋,夜里睡觉,也只占一个单人床的地方;吃东西,更是如此,反正就那么大个肚子,填满了,还能怎么样?至于女人,“任凭弱水三千,也只能取一瓢饮”,如此而已。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个哲人说,不管是多么大的富翁,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只是一点点,其他的,到头来,皆属于社会,属于他人。“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红楼梦》“好了歌”之一)
上述说教,虽然显得很陈旧,很消极,或者说很无聊,但是对于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对于那些连“艰苦奋斗”和“为人民服务”都听不进去的人,对于那些想步胡长清、成克杰之后尘的人,听一听、想一想,还是必要的。不说“为人民服务”“共产主义理想”“三个代表”“先进性教育”这些大道理,单说为了个人多活几天,也该明白:“少吃”长寿。
我的朋友张飚,是国内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有一次,我向他求字,他问我写什么,我说就写“少吃长寿”吧。几天以后,他把字送来了,果然写得好,挥洒自如,苍劲有力,呼之欲出。不过,他好像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意思,他把“寿”写得特别大,“少吃长”3个字写得特别小,像是给我祝寿的条幅。其实我的意思主要是强调“少吃”,“长寿”是“少吃”的结果。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可谓亘古不变之真理。“祸从口出”比“病从口入”复杂,不仅与自己的嘴巴有关,也与时代政治、社会环境有关。为了言论自由,不因言治罪,人们已经奋斗了好几个世纪。“病从口入”这些年也越来越复杂了,照我先前的体会,“口入”的病,就是把不干净的东西、有病菌的东西、腐烂的东西,吃到肚子里,于是,肚子疼,拉稀冒粪,后来才知道,“口入”的病,远不止这些,吃得太多、太好,容易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胆固醇,肝、胆、脾、胃、肾,五脏六腑,都会出毛病。这些年来,为什么心血管病人增加,肥胖病人增加,糖尿病人增加,为什么做“减肥”生意的人大发其财,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人们吃得太多、太好。从医学角度来看,由于吃得不卫生得的那种“口入”的病,比由于吃得太多、太好得的那种“口入”的病,要好治得多,后一种“口入”的病,不仅难治,且死亡率极高。
不过,我所看重的“少吃长寿”,除了上述“吃”以外,还另有所指。那种不用嘴巴,而是用其他各种办法和手段的“吃”,比如贪财、贪色、贪权、贪势、贪名、贪利……只要能贪得到的,就无止境,无休止,胃口之大,不顾人伦,不讲道德,不知羞耻,不怕风险,人世间的一切好处,恨不得一夜之间都“吃”到自己“肚”里。这样的多“吃”,就更不能长寿。就拿贪官来说,哪一个长寿了呢?成克杰、胡长清之流,就不说了,法院一判,拉出去毙了,肯定是短命的了;即使尚未被人发现,侥幸于法网之外的贪官,终日里提心吊胆,担惊受怕,诚惶诚恐,连做梦都是在法庭上被人揭发,被审判,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的崩溃边缘,这样的人能长寿吗?当然不能。贪色更要命,有人写文章说“中国皇帝多短命”,原因之一,就是色欲过度,六宫粉黛,三千佳丽,美女如云,皇帝老儿能受得了吗?其他诸如贪权、贪势、贪名、贪利……只要贪得无厌,必定伤身害己。说“贪乃短命之本,百病之源”,可谓言之不谬。
“食色,性也”,圣人说的,不错。作为人,不可能什么欲望都没有,但不能贪之过度。“万物皆备于我”,享之不当,用之无度,就会变成“万物皆害于我”。《礼记》上说:“刑罚之源,生于嗜欲好恶不节。”不能节制自己,还不是毁灭自己吗。
作为一个人,其所需都是有限的。皇帝拥有故宫,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大小房屋,夜里睡觉,也只占一个单人床的地方;吃东西,更是如此,反正就那么大个肚子,填满了,还能怎么样?至于女人,“任凭弱水三千,也只能取一瓢饮”,如此而已。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个哲人说,不管是多么大的富翁,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只是一点点,其他的,到头来,皆属于社会,属于他人。“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红楼梦》“好了歌”之一)
上述说教,虽然显得很陈旧,很消极,或者说很无聊,但是对于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对于那些连“艰苦奋斗”和“为人民服务”都听不进去的人,对于那些想步胡长清、成克杰之后尘的人,听一听、想一想,还是必要的。不说“为人民服务”“共产主义理想”“三个代表”“先进性教育”这些大道理,单说为了个人多活几天,也该明白:“少吃”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