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韧性及其提升路径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bin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卫生事件治理是对乡村韧性的检验,为多面向观察乡村治理提供了窗口。从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实际效果看,乡村社会不是脆弱无序的,它仍有较强韧性。以解决问题的实用主义为导向,采用自组织和动员的底层治理形式,在乡村内部构筑起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保护机制,呈现出灵活性、适应性和能动性特征。从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体系、结构、过程和工具看,乡村韧性面临着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二元分割、治理结构纵向秩序刚性化与横向秩序扩展不充分、全覆盖式治理和应急资源短缺间的矛盾,以及应急治理工具科学化和新技术嵌入适应性等因素的制约。为提升乡村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韧性,应从破解基层社会治理城乡二元体系、建立纵横协调的应急治理结构、完善乡村应急治理制度和引入智能技术平台等措施推动治理机制创新。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终于让诗和远方走到了一起,这也标志着文化和旅游进入融合发展的新时代。地方文献是记录地方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本地政治经济、人文地理、风土人情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层公共图书馆通过系统梳理地方文献资源,深入研究、挖掘地方文化内涵,不仅有利于促进本地文旅融合事业发展,还将为自身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
梳理了公共图书馆与旅游融合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个案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图书馆+"创新服务路径。
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命题促进着双方产业发展与革新的进程,而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也让人们更加在意对文旅融合产业调性的选择问题。公共图书馆是现行经济社会中具有较高公益服务属性的公共文化产业,对其进行创新式改革成为文旅融合时代下提高国民核心素养的践行方式之一。该文从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发展时代意蕴出发,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进行成因分析,探究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适合公共图书馆进行创新发展的实践路
新加坡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治理机构为多部门专责小组和卫生部等;治理方式采用全政府整合风险管理框架,制定并适用了多部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治理机制包括预警响应、检疫隔离、医疗救治、信息分享和物资储备等;治理优势为软硬结合、防御性风险交流、数字官僚化及高质量医疗体系,不足之处则是过度强调社群成员利益、过早偏离防疫措施及政府缺乏全面分析能力。继续完善抗疫评估反馈机制、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动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改革,强化了集中统一领导体制和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在实践中表现出动态调适的运作特征,显示出独特的制度优势与响应绩效。尽管如此,"新冠疫情"的巨大冲击引发了新的挑战,现实应急指挥系统主要表现为权力集中与功能模糊的隐性冲突、指挥平台衔接与行为异化、信息壁垒与风险沟通阻滞、基层执行能力不足等困境。由此形成的综合效应反映出应急体系的深层矛盾,也是中国公共卫生应急指挥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叠(ACO)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患者常由于病情恶化,导致医疗负担增加。随着对ACO研究的深入,各国根据对ACO的认知建立了各自的诊断标准。目前关于ACO的诊断指南烦琐且复杂,因此临床亟须一个准确度高、简单易操作的诊断指南。目前ACO的治疗仍是在支气管哮喘和COPD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治疗,尚无统一、具体的治疗方案,且缺乏相关的临床试验。因此,未来应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