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章运用核密度函数估计和因素分解法,对1997-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分布状况和时空演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体呈现高速发展态势,2013年后,低中发展
【机 构】
: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系,广州510632;广州华商学院,广州511300;广东财经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广州5103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运用核密度函数估计和因素分解法,对1997-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分布状况和时空演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体呈现高速发展态势,2013年后,低中发展水平地区逐步向高水平发展地区靠拢,但同高水平发展地区仍存在较大差异.因素分解结果表明,均值效应是造成经济发展分布变化的重要因素,其次为方差效应,残差效应最小,且方差效应对均值效应具有较大反向作用,说明区域发展差异对经济发展存在制约,区域异质性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其他文献
文章采用DCC-MGARCH模型,选取1993年第1季度至2018年第4季度的GDP数据,测度了中国与G7国家的经济周期协同性.结果发现:中国与G7国家经济协同性普遍偏弱,且波动频繁;其次,中国
文章利用联立方程组实证检验了2000-2017年我国31个省份由空气污染导致的空气质量恶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从居民健康视角切入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可能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
用扫描电镜和拉伸试验研究了铅浴淬火对72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温度为990℃→960℃→930℃→900℃,铅浴淬火温度从500℃升至530℃时,72钢组织由珠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