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皮肤和眼睛的杀手

来源 :旅游世界·旅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iguo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炎夏日,太阳貌似越来越大。爱美的女士们,你戴着太阳帽,我打着防紫外线的遮阳伞,你擦SPF15的防晒霜,我抹SPF30的隔离乳……一层又一层的,其实目的只有一个——防晒。而所谓的防晒,实质上最主要的就是防紫外线。紫外线到底为何物?危害到底有哪些呢?你要听仔细喽,尤其是喜欢户外旅游男驴子们,不要以为紫外线只是让你变黑,从而显得更MAN一些,其实它的危害是很大的。
   紫外线为何物?
  紫外线是一段电磁波,波长从10纳米—400纳米,位于可见光紫端到X射线之间。通常分四段,即近紫外线或长波紫外线UVA(400—320纳米)、远紫外线或中波紫外线UVB(315—280纳米)、短波紫外线UVC(280—200纳米)和真空紫外线UVD(200—100纳米),其中紫外光UVA、UVB,对人的视觉健康损害最严重。紫外线能量与其波长成反比,紫外线波长长、穿透皮肤能力越强,波长越短、能量越大,易导致皮肤病变。UVD无法在空气中有效传播,波长较短的UVC则几乎被臭氧层吸收,所以地球表面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主要以UVA和UVB为主,UVA约占98.1%,UVB占1.1%。
  1.UVA又叫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它有很强的穿透力,可穿透大部分透明的玻璃以及塑料。阳光中UVA超过98%能穿透臭氧层和云层到达地表,UVA可直达肌肤的真皮层,破坏弹性纤维和胶原蛋白纤维,将皮肤晒黑。UVA对衣物和人体皮肤的穿透性远比中波紫外线强,可达到真皮深处,可对表皮部位的黑色素起作用,从而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使皮肤变黑,起到了防御紫外线,保护皮肤的作用。因而,UVA被称做“晒黑段”。UVA虽不会引起皮肤急性炎症,但长期积累会导致皮肤老化和严重损害。
  2.UVB又叫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它具有中等穿透力,波长较短的部分会被透明玻璃吸收,日光中UVB大部分被臭氧层所吸收,只有不足2%能到达地表,它在夏天和午后会特强烈。UVB几乎无法穿透皮肤表皮,当能量较高的UVB长时间作用皮肤时,可发生光照性皮炎,皮肤上出现红斑、痒、水疱、水肿等。UVB对皮肤有一定的生理作用,它的极大部分被表皮所吸收,不能渗入皮肤内部,它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损伤,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扩张,皮肤出现红肿、水泡、脱皮等症状。长久照射皮肤会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癌。所以,UVB被称作紫外线的“晒伤段”(晒红段),是我们应重点预防的紫外线波段。UVB能促进人体体内矿物质代谢和维生素D的形成,但长期或过量照射也会令皮肤变黑。防止紫外线照射给皮肤的伤害,主要是防止UVB照射,防止UVA则是为了避免皮肤晒黑。
  3.UVC又叫短波灭菌紫外线,它的穿透能力最弱,无法穿透大部分的透明玻璃及塑料。阳光中的UVC几乎被臭氧层完全吸收,但是,UVC对人体的伤害很大,短时间照射即可灼伤皮肤,长期或高强度照射会造成皮肤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的有关报告显示,1979年以来我国大气臭氧层总量逐年减少,20年间臭氧层减少了14%。研究表明,臭氧层每递减1%,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上升3%;其主因即地表的UVC在增加!
  
  开阔的海滩紫外线更强,为什么?
  通常,高纬度地区太阳紫外线强度相对较弱,北纬60度以北,南纬70度以南地区可不用针对阳光进行个人防护。其他的地区在室外工作、旅游等时,四季都要注意防晒。生物学效应最显著的紫外线波长集中在280—380纳米,它主要影响我们的皮肤和视觉。许多白内障患者的得病原因,即长期受紫外线损害,这在我国西部的高海拔地区更明显。不同海拔高度处紫外线的主波长(能量)不同,开阔的海滩紫外线辐射量大大超过公园、花园和郊区,因树木、草地对紫外线有较大的散射作用,到海边旅行或者漂流的人,应加强防护。
  
   紫外线最爱哪些人?
  紫外线与X线、微波、红外线等很容易被人眼的晶状体所吸收,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都有或多或少的辐射,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等,会对眼球尚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带来伤害。世卫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全球约有1800万人因白内障而失明,其中约90万人可能是由紫外线辐射造成的。紫外线对眼睛的损伤没有明显表征,它对眼睛的损害是累积性的,且无法恢复。因此,人们有必要每半年接受一次常规眼部检查;外出时,要特别注意眼睛的防护,以减少紫外线对眼球的侵袭。
  最容易受到紫外线伤害的人群是:有白皙的皮肤,或是不易晒成棕褐色却容易晒伤者(易产生晒斑的皮肤类型),有雀斑或多痣的皮肤,有皮肤癌家族病史者,长期户外活动或工作者,或是长期室内工作者,但刻意在假期中暴晒,居住在高海拔地区者。这类人群应注意防晒、最需要防晒,以免受到紫外线的伤害。
  
   紫外线告诉你啥时候可以出门
  为预防紫外线辐射,以利人们防晒,一些城市已发布紫外线指数,它分15级。夜间紫外线指数为0,在热带或高原地区、晴天无云时,紫外线最强,指数为15。紫外线指数值越大,表示紫外线辐射对人体危害越大,即在较短时间内对皮肤的伤害愈强。“紫外线指数”也分为5级发布:指数值为0、1、2时,为1级,表示太阳辐射中紫外线量最小,对人体基本没影响,外出时戴上太阳帽即可;紫外线指数为3、4时,为2级,表示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量较低,对人体的影响较小,外出时除戴上太阳帽外还需备太阳镜,并在身上涂上防晒霜,以避免皮肤受到太阳辐射的危害;紫外线指数为5、6时,为3级,表示紫外线辐射为中等强度,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程度的伤害,外出时必须在阴凉处行走;紫外线指数为7、8、9时,为4级,表示紫外线辐射较强,对人体危害较大,外出应戴太阳帽、太阳镜或遮阳伞,可涂擦一些防晒霜;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这段时间,最好不要到沙滩场地上晒太阳。当紫外线指数≥10时,为5级,表示紫外线辐射最强,对人体危害大,人们应减少外出时间(尤其是中午前后),因为此时的紫外线辐射极具有伤害性。
  
   紫外的防护从眼睛开始
  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前文已经说了,所以戴太阳镜是必须必的事了。但太阳镜的选择是有讲究的。合格的太阳镜可有效地过滤许多紫外线,如,茶色镜片几乎能100%的吸收、过滤紫外线和大部分蓝光,墨绿色镜片能过滤、吸收99%的紫外线和红外线,灰色镜片能过滤98%的紫外线和红外线等。
  使用不合格的太阳镜,镜片颜色越深,对眼睛的伤越大。戴上树脂做的深色或劣质太阳镜,透过镜片的光线较暗,在黑暗的环境下中人的瞳孔会变大,从而增加了进入眼睛的光线,由于劣质太阳镜不能遮挡紫外线。因此,进入眼睛的紫外线量会升高。劣质太阳镜戴久了,轻则会使人眼睛干涩、疲劳、灼热及疼痛、流泪,或是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重则会对眼睛角膜和晶体及视网膜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易造成白内障、眼底视网膜光损伤等疾病。总之,戴各种色彩、款式的塑料镜片太阳镜对眼睛有害!
  
   不是所有的衣服都能防住紫外线
  UPF特指“紫外线防护系数”,它是“皮肤无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与皮肤有织物防护时计算出的紫外线辐射平均效应的比值”。UPF可这样理解:UPF值为50,说明有1/50的紫外线可以透过织物;UPF值越高,说明紫外线的防护效果越好。我国国家标准中纺织品的UPF值最高的标识是50+;因为UPF大于50后,对人体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现在,市面上一些衣物等已标注UPF值。国家质检总局的《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标准规定:只有当样品的UPF值大于30,且UVA的透过率小于5%时,才能称之为“防紫外线产品”,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买衣物的时候,你注意了吗?
  
   紫外线也有优点
  紫外线猛于虎,难道一点好处也没有吗?当然不是的,紫外线优点有:消毒杀菌,治疗某些皮肤病、软骨病等促进骨骼发育,对血色有益,紫外线照射直接影响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280纳米—320纳米的紫外线称为保健紫外线,该波段紫外线照射皮肤后,可使皮肤内的7-脱氢麦角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和D2,防止佝偻病和职业病(矿工等)。所以冬日里暖洋洋的阳光还是要好好享受的,而炎炎夏日就不必了,因为太阳公公从手指缝里漏点阳光就够用了。
  编辑 朱国伟
  
  Tips
  1.在购买防晒霜时,要注意SPF值,这是防止UVB射线的。SPF值不是越高越好,越高皮肤“呼吸”越困难,一些人会过敏。
  2.什么时候涂防晒品:安排在出门前15分钟涂,因防晒油擦完15分钟后才起作用。
  3.身体各部位都应擦,特别是在紫外线很强的地方。
  4.将防晒霜涂在手背上,洒上水后,最好挑能形成水珠的。
  5.防晒时间:一般人没有任何防备地站在阳光下面暴晒,15分钟皮肤开始出现红斑,如果你选择的是SPF20的防晒霜,你在日晒下的安全时间就是15×20=300分钟。因此,根据在户外的时间长短选择防晒产品。
其他文献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国家重点领域认证认可推进工程”设置的“信息安全产品认证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研究了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能力认证关键技术及国内外目前信息安全认证实施制
提出了一种快速测定乳化油稳定性的实验方法--离心分离法, 乳化油稳定性与掺水率、乳化剂量以及搅拌程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掺水率越大,乳化油的稳定性越差,在掺水量低于10%时
办学环境的复杂变化使得组织学习成为职业院校办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职业院校在组织学习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学习障碍。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组织学习的过程
本文以高职英语精读课实际课堂教学任务的设计为例,从任务的界定、类型及教学模式的设计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任务型语言教学理念,以达到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