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村贫困县特岗教师专业结构变化特点与导向(2006-2018)

来源 :当代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ui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南县新进特岗教师专业结构变化的田野调查、数据统计计算及访谈发现,受传统文化观念、师资聘用政策、国家经济形势以及行业收入排名等因素影响,国家特岗教师政策实施以来,西北农村贫困县小学、初中特岗女教师比例总体均持续增高,但农村小学特岗教师性别比例起伏不大、初中特岗教师性别比例变化大;农村小学特岗教师中本、专科比例在2012年之前呈交错发展状态、之后呈本科化趋势.农村初中特岗教师专科学历始终处于下降趋势,直至2010年后完全消失.农村小学师范专业化程度持续走低,2012年前其师范专业比例一直保持在80%以上,之后一直在70%以下;2015年前,农村初中特岗教师师范专业化程度围绕80%比例上下浮动,2015年之后师范专业化程度总体开始提高.如果更新传统文化观念,形成新的切合农村贫困地区实际的农村教师工资标准,重视农村特岗教师招聘过程中实践能力考核,可能更有助于改善农村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结构.
其他文献
义素是分解词义得到的最小意义单位,也是词义的区别特征。义素分析采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对比性原则,能比较清楚地说明词义的结构。本文运用现代语义学的义素、义素分析等相关
经历“撤点并校”和“后撤点并校”,城满、乡弱、村空的现象涌现,乡村教师数量短缺和能力不足凸显出来.城镇化加速之前的乡村教师居住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家”“校”都以农
目的:对忍冬枝枯病进行药剂防治试验,筛选出安全有效的药剂,明确其对金银花药材质量的影响。  方法:先通过室内实验初筛出对忍冬枝枯病菌有一定抑制效果的药剂,然后进行大田试验
如何理解看待儿童,就会如何去研究教育,儿童研究也就会有什么样的逻辑起点.儿童观是儿童研究的逻辑起点.当前的儿童研究还存在儿童立场的缺失、功利思维的影响、西方视角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