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女兵前传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so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5年6月9日,刚从女子政法大学毕业的金慧淑上书蒋介石,要求黄埔军校招收女生。在男女同校都会引起议论的时代里,这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最终,黄埔的校门也始终未向这个来自广西的女子打开一丝缝隙。
  
  
  1925年的夏天,广州黄埔,天气闷热,正在为滇、桂军阀叛乱发愁的蒋介石,又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6月9日那天,时任黄埔校长的他收到一封署名“金鞠躬”的来信,责问黄埔军校为何不招女生。信中写道:“木兰从军,千秋共赏;罗兰死节,今古同称。岂以中国二万万之女子,概不能从事革命工作耶?”
  上书者叫金慧淑,广西灵川人,受革命思潮的感召来到广州。刚从女子政法大学毕业的她,志愿就是做一名革命的女军人,于是她上书蒋介石,要求黄埔军校招收女生。
  信发出后,迟迟没有得到答复。后来,几经周折,金慧淑找到当时的女界领袖何香凝,请求帮助,她说:“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则谓男女不能同学,似于理有不通,下次招生望本男女平权之旨义,予以招收壮年女生。”何的丈夫正是那时学校的党代表廖仲恺,她深知此事棘手,只得歉意地表示难以说情。
  随后,执意的金慧淑便径直来到黄埔长洲岛,请求面见蒋介石,蒋露有难色,始终避而不见。当然,这不尽是军务繁忙的缘故。
  那时的广州,虽为革命的中心,但保守势力仍然根深蒂固。在当时革命力量的阵营里,泾渭分明地分成两大人群:一方是由共产党、国民党左派组成的激进势力,他们有着很重的苏俄色彩,坚决维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主张社会革命与政权革命的统一,在他们看来,平分地权、男女平等、女子解放……一切都是政权革命的催化剂。而另一方,则是保守的国民党右派势力,他们追求的只是一个政权更替的结果,难以割舍传统的礼法道统。对于深入社会脊髓、脏腑的沉疴弊病,开出的也只是一剂温和、渐进的药方,甚或讳疾忌医,轰轰烈烈的社会革命则是极为小心的。在后一种力量居于上风的羊城,女子参军的难度可想而知。
  对于蒋介石,还不算太坏的是,他有一个很理直气壮的借口:男女同营,有伤风化。在男女同校都会引起轩然大波的时代里,这无疑是一招杀手锏。
  传统中国的宿老耆旧们大谈“男女之防”,自是不用说的;但即便是那些曾经赞成男女平等口号的人,“也狭隘地认为倡导女同志军是仅仅去满足军营男子的性欲而已。”君不闻“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所以也就难怪他们有些杞人忧天:“设不幸而我革命军中果然加入了一些女同志,则诚恐将来已和敌人接触时,他们都还在鸳鸯床上甜睡呢。”
  如果说旧老遗民们的反对,是天性使然的话,那么,另一些人的不理解,多少还有些保护女性的考虑。7月13日,广州《民国日报》一篇署名“忠言”的文章,以一种为女性鸣不平的口吻,很是担心地喊道:“以满足男子性的要求,这是万万不可能的”,“咳,这是多么的可怕,愿提倡女同志军者三思之。”
  在求见蒋介石未果之后,金慧淑以“受女界党员推举来粤访问”的身份,找到军校政治部特别区党部,冀望或能得到些许支持。尽管已知希望渺茫,但依旧坚决的面庞上,难以掩饰萌自心底的殷切与真诚,她说:“中国4亿人口,女子居半,男子从事革命,女子却袖手旁观,救国救民的责任不均。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女子已开世界先例,走进革命军队。我们革命党力主坚持列宁主义,提倡男女权利平等,为何我国却无女同志军呢?中国两亿女子不能取得从军权,这就不能说是男女平等。”
  其实,在众多社会舆论中,也并非没有支持女子从军的声音。一本叫《中国军人》期刊,却让我们在岁月流逝后,依然得以窥见历史当初的斑斑痕印。该刊是以黄埔军校为主体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会刊,实际领导人是周恩来,主笔则有王一飞、蒋先云、周逸群等共产党员。
  1925年,在国际“三•八”妇女节15周年之际,《中国军人》特意撰写文章以志纪念。一个是军人期刊,一个是女性的日子,这两个因素的结合,很自然地便派生出一个大胆的话题——“女同志军”。
  一篇名为《军人与妇女》的文章,这样写道:中国妇女,在男子们已冲锋陷阵肉搏于血泊中之关头,不要再熟视无睹,也不要仅限于摇旗呐喊作壁上观,要武装起来,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要明白,权利归于最大努力者。要想获得女权,必须荷枪实弹去争取,绝非靠一些宣传和示威游行就可以了事。最后作者号召:“吾亲爱之姊妹诸姑,其速武装完成国民革命,以追取应得之平等自由,以洗女界之旧污,发扬女权,以追求人类最高之幸福。”
  但这样的呼声毕竟还是非常微弱的,在妇女解放的初潮中,作为先觉者的金慧淑剪了发,放了足,进了学校。男人能做的事,她也正在一件件地做;但唯独从军,却始终成为横亘在她前面的障碍。
  初来黄埔时意气踌躇的金慧淑只得失望地回到广州。尽管后来,她又上书政治部,“情愿为旁听生,伙食、服装自备”,即便这样,黄埔的校门也始终未向这个来自广西的女子打开一丝缝隙。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基因型在感染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炎症中的差异,探讨其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影响.方法免疫比浊法检测316例患者(分为感染性炎症组、自身免疫性炎症组和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高敏CRP含量,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法检测其CRP1059G/C基因型.结果 3组患者CRP比较:感染性炎症组CRP为(13.15±7.21)mg/L;自身免疫性炎症组(26.9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