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4soph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下小学生心理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的今天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助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养成意义重大。本文立足小学班主任管理视角,就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策略进行了着重论述,旨在助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策略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班主任是同学生接触时间最久,关系也最为紧密的特殊教育主体,在学生的校园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如影响学生“三观”以及健康心理形成和健全人格塑造等等。当下小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不仅面临着来自学校方面的学习压力,也要面临着成长烦恼、社交难题等一系列可能会诱发他们出现心理健康的问题。此时充分发挥班主任的管理主体作用,及时给予心理健康干预,那么可以确保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准确定位,给予有效心理干预
  作为认识、了解及体验现实生活的入门阶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好奇心强,想要了解社会上的新事物,但是由于缺乏自主辨识能力,非常容易受到不良思想或者不正确价值观等的影响,进而会使得他们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不及时干预,那么就会直接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此时为了给予小学生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及时解决小学生伴有的心理问题,就需要准确定位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并给予针对性和适宜性干预。
  例如,班主任平时要注意主动和同学生之间构建和谐的关系,增强彼此的亲和度和信赖感,这是他们能否顺利给予有效心理干预的重要保障。然后平时要扮演好“心理导师”这一角色,保证可以针对伴有不同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给予适宜的心理干预措施。比如,小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社交方面、情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妒忌,互相打小报告;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或者生理上不完美而存在自卑心理;因为情绪激烈或性格暴躁,存在厌学或顶撞教师的行为等等,这些都是小学生群体中比较多发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班主任都要注意做到准确定位,之后针对恰当的情绪引导及心理干预,如指导学生学会自主调控情绪,借助自我暗示、转移注意力和倾诉等来保持健康心理。
  二、对症下药,合理应用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在小学阶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的路径,具体就是借助群体活动来对小学生的情绪及心理进行有效干预及影响,保证他们可以在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相互沟通,认真合作和深入探索等方式方法来获得最佳的心理体验,帮助他们可以顺利克服自己存在的心理障碍,或者消除潜在的一些负面心理与情绪等。因此,小学班主任平时要注意“对症下药”,灵活地设计一些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集体活动,以此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例如,小学生在平时学习阶段中容易出现毅力与恒心缺乏,学习上存在消极、懈怠等行为,此时班主任可以针对性地设计以“打败自己身上的学习坏习惯”“我为学习狂”等为主题的集体班会活动,并且定期组织全体小学生开展经验交流会,保证可以借助这些集体活动来使小学生切实体会及感受到毅力与恒心在学习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并且可以在集体活动中传授给他们一些主动克服惰性的技巧与方法,保证可以有效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又如,可以针对小学生伴有的自私、冷漠等心理問题,创设以“班级是大家共同的家”为主题的班级活动,使学生亲自动手对教室环境进行装点,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班集体中,增强班级学生的凝聚力。
  三、绘本趣引,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绘本是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的一种阅读读物,本身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一些趣味性比较强或者哲理性比较强的知识以小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期间,如果班主任可以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及干预的目标,灵活地选择适宜类型的绘本,那么可以帮助学生在开展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学到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例如,在平时针对小学生在人际关系、家庭生活、学习方面以及人格品质等方面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班主任都可以针对性选择适宜他们的绘本,保证可以使小学生在阅读绘本读物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比如,为了可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可以选择《雪花人》《爱看书的男孩》与《不会写字的狮子》等适宜的绘本读物;为了助力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可以为他们提供《再过十分钟就睡觉》《星期二洗发日》等适宜的绘本读物;针对情绪调控,可以为他们提供《生气的亚瑟》和《生气汤》等一些适宜的绘本读物作品等等。通过这些绘本读物的灵活选择及应用,可以更好地助力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标下班主任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项教育工作,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期间,可以从准确定位心理健康问题,给予有效心理干预出发,注重对症下药,合理应用集体活动以及巧用绘本趣引,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保证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参考文献:
  [1] 刘桂云.浅析小学班主任管理的心理健康教育[J].文渊,2020,42(9):352.
  [2] 陈华.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山海经,2021,11(11):67-68.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相关的事实,还能通过对历史事件和问题的分析提升其自身的情感认知。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由于很多知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所接触过的,学生会出现各种学习问题。为了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对历史保持一定的学习热情,并且进行更加深入地学习与思考,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历史图片的作用,将历史图片应用到不同的历史教学阶段。本文对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
摘 要: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教育教学方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基础教学阶段数学学科也要落实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倡导体验式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学习或者生活经验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期望。  关键词:小学; 数学;实践活动;学生经验  现代教育体制中学生牢牢占据着核心教学地位,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引入新型高效的教学模式方可以促使小学生全身心投入到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案例法辅助教学,构筑体验式课堂,在深度解读中管理情绪,在编演剧本中体会什么是公共利益,在主题活动中构筑精神家园。这些方法都能让学生从案例中得到启迪,从而加深自己的体验,提升学习效果。  关键词:案例法;体验式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  体验式教学的特点是创设真实的情境,促使学生进入到情境中,激发他们的情感,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如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信息化教学,可以改变数学课堂单调、枯燥的教学氛围,让数学课堂借助信息化变得更有趣味性。通过教师将信息化和传统教学相结合,教学内容可以不再局限于教材,微信交流、网络、多媒体等都可以辅助教学,教学空间也可以不必局限于教室,可以借助网络实现班级之间、年级之间、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通过交流和分享,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摘 要:幼儿时期是人类的启蒙时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养成良好思想道德的基础阶段,在这一时期,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可以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因此,重视学前教育的重要地位,适当渗透德育教育,是学前教育工作中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学前教育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对在学前教育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学前教育;德育;渗透
摘 要: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在课堂中开展英语主题拓展阅读教学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学生英语水平拓展和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效果的重要手段。在英语主题拓展阅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入主题阅读,采用多种主题拓展阅读的教学方法,以及运用多种主题活动介绍主题拓展阅读的对策,并鼓励学生参与英语主题拓展阅读,学生获得主题拓展阅读方法的提高,而教学效果方面,则是学生主题拓展阅读水平的提升。  关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民政部、财政部等八部委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2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6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0人;到2025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8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2人。实现康复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服务方式更加多元化,康复医疗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人民群众享有全方位全周期的康复医疗服务。  如专家所说,过去人们觉得康
摘 要:在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中,需要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然需求。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充分把握及应用,以展开更加理想的教学,促使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更好发展,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有效提升,满足教学及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应用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