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环境管理中的社区居民感知参与机制研究——以避暑山庄为例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o07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社区参与的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以居民感知探究景区环境与社区居民间的关系,分析社区居民在景区环境管理中的参与机制问题.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避暑山庄景区进行实证研究,景区环境管理包括景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经济环境管理,结果显示居民与游客对景区自然环境的满意度大于人文与经济环境.避暑山庄周边社区居民对景区环境管理的参与意愿比较强,但对其必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景区环境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经济良性水平、公共服务设施环境、社会人文交流情况及居民人力素质保障等方面.社区参与环境管理的机制包括表达机制、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要合理利用这些机制使影响社区与景区环境管理关系的消极因素转换为积极因素,给管理者提供可借鉴的管理渠道和机制,有利于规范居民行为,促进社区与景区的协同发展.
其他文献
在大力发展乡村经济的过程中,乡村旅游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同时促进旅游产品的销售,乡村旅游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已成为当前的趋势,共同拓宽乡村经济的发展渠道和方式.尽管乡村旅游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然在产品定位、从业人员、交通设施、网络覆盖、产业链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和机构可以在品牌建设、从业人员培训、基础设施平台建设、构建产业链等方面制定优化策略,以此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渔民上岸安居工程和十年禁渔制度的推动,巢湖周边的传统渔村呈现转型发展态势.其中,旅游业的开发成了渔村转型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本文以巢湖中庙姥山岛上的小渔村为研究对象,对其上岸渔民群体进行了调研.结果认为:小渔村未来应该引入创意旅游发展理念,围绕创意旅游开发的4个层次进行提档升级,从文化创意旅游、互动体验旅游、创意旅游综合体3个方面进行深挖,从而为渔村的转型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近年来,民众生活水平提升,旅游业发展迅速,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智慧旅游深受民众的青睐.智慧旅游不仅可以使民众的旅游活动更加便利,还可以为旅游企业的管理提供有力支持,是推动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智慧旅游发展现状,探究智慧旅游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研究智慧旅游提供参考.
中职旅游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新时代的技能人才,旅游类专业教学有助于中职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目前中职旅游类专业教学中存在学生积极性不足、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因此,本文从中职旅游类专业教学现状出发,提出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中职旅游类专业教学改革策略,通过改革旅游类专业教学,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关注,社会的发展要求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本文通过分析职业教育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机遇,遵循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尝试提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与现有的营销方式相比,结合互联网的网络营销方式引起了旅游企业的关注.本文从传统旅行社的角度出发,简单分析了传统旅行社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有助于行业的发展.
本文对于亲子旅游的内涵展开了论述,并且对于亲子旅游当前的发展情况展开了详细的研究.同时针对亲子旅游在德智体美劳方面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展开全面分析,还从营销方式、旅游模式和节日效应3个不同层面对亲子旅游教育功能的具体途径展开论述和分析,以期对亲子旅游发展有一定参考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体验式旅游项目在推动古老村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保护了其独有的特色.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石桥镇妥乐村被誉为“世界古银杏之乡”,但由于该村的旅游项目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只有秋季才能体现出其旅游特色,其余季节均为淡季.本文对其当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如淡季开发体验式旅游项目等.
本文首先分析云浮地理位置以及现有文化旅游资源,然后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让云浮文化旅游产业更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笔者针对现状和问题,探索文化旅游产业新发展的路径,并给出相应的决策与建议.
中国旅游客源国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3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三难”,并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完善“三大改革”助力创新主课堂,打造“两大素质拓展课堂”助力延伸教学时空的课程教学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