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的苦难——《呼兰河传》中“大坑”意象分析

来源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ulong1988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重要代表作。在作品的开篇,作者通过描写一个黑乎乎、油光光的大泥坑,反映了民众一种病态的观赏心理,折射出他们安于现状、逆来顺受的生活态度。而这个给行人带来困扰的大坑,更是生活中无法回避的苦难的象征。大坑奠定了全文的基调——无助、困窘和悲凉。文章从大坑入手,分析解读大坑背后的意蕴。
其他文献
利用甲酚红与扑尔敏的显色反应测定其制剂中的含量.确定了反应条件,λmax=432nm,扑尔敏浓度在4~24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32×104L.md-1.cm-1,相对
为了减少护理工作统计量,对护理工作项目指标间的相关系数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聚类截止点为两指标间最小相关系数t检验呈显著相关(P<0.05),聚类后根据相关指数(R2)筛选出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