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走路的树》教案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guoxian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简析: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3课《会走路的树》,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鸟和驯鹿一家纯真的友情。全文共9个自然段。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小鸟认识了一棵“会走、路的树”,“小树”陪小鸟玩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写小鸟认识了驯鹿,知道了会走路的树原来是驯鹿的一家。全文语言流畅,生动活泼,文中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学生在朗读对话中可以领略到小鸟与驯鹿的快乐与和谐,从而产生喜爱驯鹿和小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培养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感悟驯鹿和小鸟的“情”。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简案)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词;继续学习课文第5~9自然段。
  2、抓住重点词句,进一步体会小鸟和驯鹿之间的友谊。培养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练习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1、复述第1~4自然段内容;巩固生字词。
  2、学习课文第5—9自然段,品读课文,感受第二年春天小鸟与小驯鹿相见时的心情,知道“会走路的树”是驯鹿。
  3、有感情朗读全文。
  4、读读,抄抄,再听写。(课后练习3)
  5、续讲故事。“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
  
  责任编辑:刘岭南
其他文献
(一)熟悉常见意象的情感指向,体会情感关联。  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很多意象渐渐形成固有的文化内涵,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做积累,将古诗词中常见意象进行整理归纳,熟悉这些意象的情感指向,体会其情感关联。例如,梅兰菊松柏莲,均有高洁之意。但是梅花重在不屈不挠,兰花重在雅致美好,菊花更显清高脱俗,松柏则是坚贞与生命力的象征,而莲则与环境作斗争以显不染之坚决。其他常见的还有思乡的鸿雁、落寞的鹧鸪、哀怨的杜鹃
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分析了粗骨料粒径和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混凝土施工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coarse aggregate size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