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ku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关性和可靠性对于评价会计信息质量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而在评价信息质量时,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会计信息如果失去了可靠性,那么相关的信息也变得不再相关;而也有人认为,相关性对评价会计信息质量来说是最为关键,特别是在现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只有相关性较强的信息才能给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经济决策相关的信息。而FASB对于相关性和可靠性发生矛盾时的取舍问题避而不谈,回避表明相关性和可靠性哪个更为基础。本文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地位不能绝对化,而应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加以权衡。
  关键词相关性 可靠性 信息质量特征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特征的总和。现阶段,财务作假以及较大的舞弊案层出不穷,我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更加需要一个标准来评判会计信息质量。一般来说,我们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来判断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应用较多的有相关性、可靠性、可理解性、真实性等。其中相关性和可靠性在判断会计信息质量时起到重大作用,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对决策有用的两个主要质量,在效益大于成本和重要性两个约束条件下,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提高,才能使信息符合需要,从而对决策有用,但是,相关性和可靠性本身的对立导致两者的权衡一直引起人们的争议。我们应该对两者如何进行定位,到底哪个是最基本最基础的会计质量特征?本文从定义层面、应用层面等对相关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从不同应用领域来对相关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
  1 定义层面的理解
  1.1 相关性的定义理解
  对于相关性来说,我国会计准则对其的定义是:“与经济决策相关的信息,应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和预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相关性的定义则是:“信息要成为有用的,就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当信息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估过去、描述现在和未来事项或者通过纠正信息使用者过去的评价、影响到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相关性。”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定义中则强调会计信息确认、改正原先的估计导致差异的能力。
  对相关性的定义,我们可以从狭义层面和广义层面来进行理解。狭义的相关性指的是相关性、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及时性等,而广义的相关性除了包括狭义的相关性以外,还包括公允、中立、以及重要性等意义。其中,预测价值指的是会计信息对于提高信息使用者预测未来的能力所能发挥的作用,会计信息具备了预测价值,就能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起到较大的作用,使信息具备相关性。反馈价值指的是相同口径的会计信息能够频繁的往返于信息使用者和信息提供者之间,以利于信息使用者能够证实或修正先前的决策,进而影响使用者作出新的决策,这一点在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相关性的定义中都得到了体现,都强调了纠正原有评价。及时性指的是会计信息能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或使用者要求的时间限度内到达使用者。在现在激烈竞争的社会,失去的及时性,错过了转瞬即逝的商机,再有用的会计信息也会失去相关性,不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经济决策有观的会计信息。除此之外,如果会计信息失去了公允、中立,那么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是不公平的,用其做经济决策的效应也会大大的降低,相应的,会计信息也就失去了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应在被使用者所拥有时对决策有用,能预测未来的会计信息,并使决策者不断的验证或纠正以前的期望。相关性还要求会计信息能影响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和判断。
  1.2 可靠性的定义理解
  对于可靠性而言,我国的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与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和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则认为,当信息“没有重要的差错或偏向,并能如实反映其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交易与事项)而能供使用者做决策依据的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则对可靠性理解为,有助于作出投资决策的资源分配决策必须对现实中意欲反映的经济现象进行如实反映,且这些如实反映必须是可稽核的、中立的和完整的。
  对于可靠性的定义,我们亦可从狭义层面和广义层面进行分析和理解。狭义的可靠性指的是如实反映、可核性和中立性,广义的可靠性则指可证实、如实反映、完整可靠。如实反映指的就是真实性。可核性则类似于科学实验中的可重复性,可以消除会计计量上的偏差行为。而中立性在上文的相关性中也得到体现,因为不论是相关性还是可靠性,会计人员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只有保持中立,不带主观倾向,才能使会计信息保持可靠性。可证实性是指具有相近背景的不同个人分别采用同一会计方法,对同一事项加以处理,就能取得相同的结果。可证实性能确保会计人员无偏差的使用多选择的方法,确保会计人员未带有主观意向。
  2 作用层面的分析
  相关性和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起到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相关性代表会计信息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或利益之间的关联程度。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的目标逐渐倾向了“决策有用观”,于是相关性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得到强化。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反映的内容能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判断和决策,进而影响使用者的经济利益。我们在判断会计信息质量时,相关性是个不容忽视的概念。
  而可靠性随着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增多而变的越来越重要,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调查,在中国,绝大多数企业会计信息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失真问题,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等违规问题相当普遍。对信息使用者而言,失真的会计信息会导致对决策的错误判断。朱镕基总理曾经在国家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这是国家对会计工作者的要求,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但是这个题词也反映出中国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经比较严峻。而国际上近几年也爆了很多丑闻,会计造假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众所周知,会计信息使用者是分为不同的利益群体的,会计信息失真在给一些利益群体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必将对另外的信息使用者造成损害,这会失去会计的公正,这与会计本身的价值追求是不一致的,对会计工作本身的严肃性和公正性造成了损害,从国家层面上也会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持。因此我们必须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3 不同领域质量特征的选择
  相关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性已经不容置喙,而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强调一者必将降低另一者的重要程度。提高相关性,有可能损失可靠性;提高可靠性,有可能损失相关性。在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财务报告的披露等方面都充分暴露了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对立面,因此判断两者孰轻孰重,两者如何权衡一致是一个比较引起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如果会计信息和信息使用者需求不相关联,那么会计信息的增多只会增大资源的耗费,因此相关性应放在首位。而另有一些人认为会计信息的不可靠会大大降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心,在决策时利用不可靠的会计信息会造成决策失误,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信任程度大幅降低,可靠性的重要程度不容忽视。在国外,相关性和可靠性曾经就因为不断的争议出现交替为主的现象。1929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由于经济大危机出现了很多虚假的会计信息,而1939年,美国颁布了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会计准则,也标志着可靠性的不断增强。而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决策有用观的确立标志着人们开始重点关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FASB则不对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地位进行明确说明,不表示相关性和可靠性到底谁是基础。
  到底应该怎样定位相关性和可靠性?笔者认为简单的把两者的地位进行比较是不可行的,我们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我们把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相关性和可靠性在这两领域有不同的要求。财务会计的目的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披露企业财务状况,反映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它的信息使用者主要是外部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构等),反映的会计信息则主要针对的是过去发生的交易与事项,强调信息的真实可靠,因此在财务会计领域我们强调可靠性。而管理会计则主要是企业内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企业内部管理者,对于企业内部来说,主要应用会计信息来对将来的交易与事项进行一定的估计,根据会计信息对将来的经营等事项作出决策,强调未来事项和决策相关,因此在管理会计中主要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内部管理会计中一般对会计信息的形式等要求都不是很严格,主要强调能对经济决策有用,会计人员应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生产成本控制、战略投资、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等方面提供与企业相关的会计信息。
  如果我们是针对准则制定层次和财务报告编制层次,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亦为不同。对于准则的制定层次,我们主要是根据相关性选择所属报表项目,产生对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此时我们首先考虑相关性。而在财务报告编制层次而言,如前文所述,我们主要是针对外部使用者,应防止会计差错和舞弊,客观公正反映会计信息。此时我们主要强调可靠性。由于财务报告编制层次上会计信息使用者较多,会计信息对决策的作用较大,不可靠的信息会对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利益造成较大的损害,因此我们应采取措施提高可靠性。首先,应完善财务法规体系,中国出现这么多财务造假案的很大原因就是法律体系不完整,很多高层管理人员善于打擦边球,抓法律的漏洞,我们应该完善体系,加大处罚的力度,加大造假的成本,从根源上杜绝造假现象的产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其次,对从业会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让会计人员的客观性得到提高,增大会计人员的公正公平性。最后,就是利用好内部控制和外部审计,加强内部控制,使造假无路可走,减少外部审计人员和企业相联合的情况,增大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相关性和可靠性在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两者都不容忽视。我们只简简单单争论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地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不同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不同应用时总是强调不同的内容。在选择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时,应根据不同的计量对象的特点和不同的信息使用者进行综合分析,加以权衡。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加以提高,令会计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占美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厦门大学学报, 2007(6).
  [2]杨世忠.对建立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认识.会计研究,2006(1).
  [3]王彦超.新会计准则解析: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权衡.工商管理.会计与财务, 2009(5).
  [4]高千亭.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对立与统一.财会探析,2007.51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开放程度、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外国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解决了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的问题,还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推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腾飞。印度是目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关键词印度 投资环境 投资建议  中图分类号:F813文献标识码:A    1 印
在早春低温季节育苗,目前有效的方法是用塑料薄膜覆盖。但现在广泛使用的塑料薄膜,在育苗时膜内表面均呈现水滴状的水膜(下简称有滴薄膜),影响透光率,育苗效果不甚理想。我
鉴于我省紫云英鲜草单产渐趋下降的严重情况,我室从1973年起,采取辐射、单株选种和有性杂交等方法,进行早熟、高产、优质的紫云英新品种选育研究工作。几年来,通过大量筛选,
本文主要讨论特性表机制与复合对象的概念、功能及实现.在基于知识的面向对象系统中引入特性表机制与复合对象概念的目的在于增强系统的知识表达能力.文中提出的特性表机制包括
港澳资讯董事长兼CEO唐骏:“中国大妈”成为一支投资奇兵,源于国内狭窄的投资渠道比特币和海外房也成为中国大妈的重要投资战场。韩国济州岛近来预售屋热销,其中99%是中国大
信托公司在前几年业务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较少重视系统建设和前沿工具的使用。但随着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从战略高度加强对“大数据”的研究,引入“大数据。思维,有可能推动信
文章通过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理念与世界观的剖析,揭示了中国古代雕塑的特性——中国雕塑在应物造型中体现的人与自然的互通性与雕塑形体与材质的相互适应性。以及中国雕塑家们
摘要本文根据2006年我国31个省市农村生活消费支出与纯收入的基本数据,应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各地农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与纯收入及其纯收入来源之间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回归方程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D422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收入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如何客观准确地分析各种收入来源的变化对农村家庭生活消费水平是否有影响,具有重
摘要体育旅游是在我国体育和经济中有着重要作用。江西省有着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并有着自己的发展优势,关键是如何利用和开发这些资源为江西经济服务。本文通过对江西体育旅游资源及发展优势的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江西体育旅游的建议。  关键词体育旅游 优势 开发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体育旅游从广义上说是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问题交流
科右前旗100多万亩粮食作物上黑穗病的种类有:小麦的散黑穗、腥黑穗病,高梁的散黑穗、坚黑穗病,糜子的黑穗病,谷子的黑穗病及玉米的丝黑穗病等。五十年代初,由于小麦腥黑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