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uanli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如果学生对阅读毫无兴趣,仅凭毅力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外阅读量,是很难的;纵然完成,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对他们的一生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那该如何激发呢?
  关键词: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3一、注重推荐的方式:
  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教师不光要熟知图书内容,更要加深对书的感受,这样在推荐书时才会游刃有余。当然也绝不能忽视推荐方式的机动性,据其要求和内容而言:
  (1)推荐时可以有书刊的推荐、篇目推荐和内容的介绍。例如,我在给学生上课外阅读的时候,就给他们讲《西游记》和《水浒传》的故事内容。课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看这些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还得见机行事,抓住机会,及时推荐。如语文课上学习了《狼和小羊》就推荐《伊索寓言》;学习了《只拣儿童多处行》就推荐《寄小读者》或《再寄小读者》等等。渐渐地,学生不再满足于和课文相关的几篇文章,他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课本之外丰富的大千世界是怎样的,他们甚至于要求每一节课,我都能向他们介绍新书、好文章,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了一些文字优美的精致散文、道理浅显的哲理散文,使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美,还从中获得了为人处事的方法,从而逐渐地培养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更加浓厚。
  (2)教师在推荐时还可以运用必要的技巧。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的确,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总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们往往想了解自己的老师在他们这个年龄时是如何学习的。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利用时机和学生谈谈自己儿时的学习,为学生树立榜样。我们还可以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革命导师列宁的一生都在书中度过的,在他被捕入狱的三个月中,也天天在监狱图书馆里看书;陈毅将军"吃墨水"的故事、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语......无不激励着一代人孜孜以求、刻苦攻读。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简单的几句话,立刻会大大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和读书兴趣。二、教给方法,自由选择:
  学生课外阅读书刊往往随意性比较大,喜欢新奇、有动感的图画书籍,求快,阅读时囫囵吞枣;求厚,不切实际地读厚书,缺乏辨别能力,出现不少学生偏爱的现象,甚至容易受不良刊物及互联网上不良信息毒害。"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不仅要向学生经常性地推荐有益的读物,还要教会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和信息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
  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把书籍分为五等,主张按等选择读物。书"有当读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读之书,有当备以资查之书。"唐彪的这个分类是极粗略的,但对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也应指导学生把课外读物分为当读、当看、熟读几类,有选择进行阅读:第一是与课内教学密切相关配合的书,教材有选文的原著,课文作者或者课文人物的传记作品是当读之书,如读了《三顾茅庐》,指导读《三国演义》。第二是经典作品,名家短篇佳作、童话寓言、科普读物是当看之书,如《安徒生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等。第三是属于字典、辞典的书,这是读书工具,要让学生熟悉它们,并善于运用。三、开展活动,收获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显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体验阅读的成功,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读写兴趣,又能及时检查阅读的效果,便于有针对性的指导。
  (1)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求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举行"手抄报展评"、"读书笔记展评"、"课本剧表演"、"阅读知识竞赛"、"阅读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显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上学期,我在班里开展了一次"读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参赛的同学讲得滔滔不绝,小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所以大力发展多样的读书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和热情。
  (2)古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明珠,它句式整齐,富有韵律,易读易记,琅琅上口,深受人们喜爱。《语文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阶段目标中再从具体操作层面给予保证,第一学段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第三学段再加上"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在平时的课外诗歌的指导中,我安排每周背一诗(词)。在进行诗文感悟时,以感受为主,理解为辅。主要以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美读,去背诵,去想象,让学生能上口,有滋味就行。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其中"见"、"作"、"吟"都是有所感悟的表现,也是语感的初步生成。这样积累一多,语感不断得以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形成。
  (3)根据学校组织的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自办手抄报和手抄小杂志。如举办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学生为了办报,会大量阅读了关于读书的有关知识,然后再对所读知识进行选择、编辑、抄写、插图。学生办的报纸无论好坏都给他们张贴展览。学生在相互观摩、互相学习比较中,又领悟了很多东西。这样的活动每学期多组织几次,使学生在办报刊的过程中,提高选择及加工信息的能力。
  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说,要广泛涉猎,努力拓宽知识面,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一点点东西是绝对不够的。让学生放开心情、放开眼界进行大量的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感化和熏陶,加强自身文学修养,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原本无书读、无时间读、无心情读的局面,变成了现在的有书读、有时间读、有兴趣读的面貌,让学生徜徉于语文的世界中,遨游于语文的天地里,真正实现了课外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取向。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4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新课程理念要求,英语教学不能单纯地进行英语知识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英语知识的学习,形成自我发展、终身发展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主动探究能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
内容摘要:  现实生活是孕育数学的沃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但一直以来陈旧的教育方式过分强调了书本上的知识,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在理论上和书本上是"巨人",而在实践中却是"侏儒"的中国小学生。究其原因,是相当一部分具有"实践经验"的教育工作者,没有落实好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往往是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使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
【中图分类号】G633.8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其观念的核心在于认真地对待个别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对具有不同智力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要求,那么每个学生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广,那种依靠增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作为启蒙阶段的教育,对于学生以后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全球化新形势的挑战,如何解决英语教学现在的困境,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创新精神、转变创新理念、提高英语教学以及管理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23.31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小学英语教学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起
摘要:让阅读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既是人作为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群体知识传承的需要,同时也是课程改革的要求。只有执教者---教师认识到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掌握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特点,运用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使之成为教育教学常态,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关键词:数学语言发展的特点,数学阅读的特殊性,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1、正确认识小学生的数学阅读特点  
内容提要: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它是将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重新进行组织,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一种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通俗的讲就是重组已有的知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创造性思维也应从娃娃开始培养,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好奇心,对幼儿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中图分类号】G610一、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