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华探索当代艺术一座展馆融汇国际交流新愿景

来源 :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f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新冠肺炎的阴云笼罩全球,世界局势亦几经风云变幻,艺术的世界仍静静敞开怀抱,欢迎每一位探索者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在政治经济波折跌宕与洪流涌动之时,艺术往往能成为风暴中的静止点,为人提供心灵的栖息场所。
  北京798艺术区,工作日的傍晚,灰色的冬云仍难压抑跳跃渲染的色彩生命力。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展览如常举行。线条与色块的碰撞,机械与动画的交融,汇聚成一方静谧安然的天地,倾诉着直击人心的艺术之声。
  作为当代艺术领域资深研究者,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Philip Tinari)给人以温文尔雅、随和亲切的印象。当代艺术给大众的晦涩抽象、空中楼阁之感,在这场访谈中消弭于无形。作为二十年前的来华留学生,田霏宇向《留学》记者讲述了他与中国之缘、对艺术的见解。饱含深情的回顾、深入浅出的表述中,一幅横跨大洋的艺术史与人生故事相交汇的画卷呈现眼前。
  二十载 半生缘
  田霏宇1979年出生在美国费城,大学期间就读于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主修文学和历史。大二时,田霏宇开始学习中文,并得到机会来到中国的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交换学习。
  那时,“汉语热”还没有兴起,对这一决定,田霏宇听到的大多是反对之声。“很多人认为中文太难了,但是我却觉得很有意思。我一直偏文科,喜欢研究语言,中文在我看来是一个‘硬货’,如果能够学会这门语言,起码这些年的时间不会浪费。”田霏宇说,“当时已经出现了一些声音,说中国未来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时我选择中文也出于对未来的判断,可以说是兴趣和能力的结合。”
  大四时,田霏宇对中国当代艺术产生了兴趣。2001年,本科毕业后,他获得了富布莱特奖学金,再次来到中国深造,赴清华大学进修一年,学习汉语。
  “从小到大成长的环境很舒适,周围的人和事也很单一。那时很渴望来到世界的另外一边,在中国进行了解和学习。”田霏宇告诉《留学》记者,“在那个年代,中外的交流还不够频繁,那时即使中文说得不够好,别人也会夸赞你中文说得真好。”但是田霏宇一直希望入乡随俗,真正地融入中国的文化环境。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他练就了一口十足地道的汉语。
  回忆起在清华大学的学习生活,田霏宇用“胶囊”来形容当时的环境和感觉。当时,还是学生的他还没能和外界产生很多接触。毕业后,田霏宇选择留在中国,他以自由翻译、写手、助理的诸多身份,从事他喜欢的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工作。
  2002年秋天,广东美术馆筹备首届广州三年展。那时,田霏宇参与了该展会的画册编辑工作,他在美术馆中住了两三个月,每天熬夜进行校对、翻译。那几个月的生活令他格外难忘。“那时开始感受到了中国文化机构中的生活,包括大家在办公室中每天聊什么、吃什么,这些比课堂上学到的有意思得多。”田霏宇说,“中国同事勤勉的工作精神也很打动我。只要大家觉得一件事是有意义的,就不会畏难,不会说这件事干不了。”
  工作之余,田霏宇也在追求更深层次的学术进修,他申请到了哈佛大学的硕士,回到美国深造两年,进行东亚研究,毕业论文主题就是“中国当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一直是令他魂牵梦萦的“远方的呼唤”。完成学业后,田霏宇在北京与纽约间几经辗转,在未来道路选择上一度犹豫徘徊。最终,他还是听从内心的声音,于2006年搬回北京发展,开始集中、专业地从事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工作。
  田霏宇刚定居中国的两三年,正值北京奥运会前后,中国吸引了世界的关注。“那时全球对中国的兴趣很高,很多国际大型美术馆的董事团经常来中国旅游,我会帮他们进行安排。平时我也会为国外的艺术杂志写一些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文章,自己也开始策划展览。”田霏宇告诉《留学》记者。2009年,凭借在当代艺术领域多年工作经验,田霏宇创办了国际发行的双语当代艺术杂志《艺术界LEAP》,并担任编辑总监。此外,他还成为了国际知名艺术杂志Artforum的特约编辑,并创建了Artforum的中文网站,担任创始主编。
  如今,田霏宇在中国生活已有17年,回顾这些年的经历,田霏宇感叹了中国的快速发展。“生活在这样日新月异的环境里,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和大家共同见证了这么多变化,真的感受非常特殊。”
  UCCA:从创始到转型
  与中国当代艺术史交汇奏鸣
  让田霏宇为之“痴迷”的中国当代艺术,在2000-2010年期间经历了快速形成的阶段。在中国工作探索的田霏宇,也成为了这段艺术发展史的见证者与推动者之一。田霏宇说,他“赶上了中国当代艺术地下时期的尾巴”。
  “2001年我来到中国时,看的头几个展览,都处于很临时的语境。”田霏宇回忆道,“可能是在一个快要被拆的建筑里,可能是刚开的楼盘,甚至是在西单图书大厦,总之都不在美术馆或画廊里。”
  在2001-2003年左右,当代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开始逐渐被大众与市场认可和接受,很多美术院校也在这几年间成立了当代艺术系。“在短暂的5到10年之内,当代艺术在中国从一个非常小众的圈子变成了一个行业,从艺术媒体、市场、机构、评论家到院校等,所有的元素都配齐了。”作为这个过程的见证者,田霏宇认为自己“非常幸运”。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创立,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紧密相关。UCCA创始人是比利时人盖伊·尤伦斯 (Guy Ullens)。20世紀80年代,尤伦斯开始收藏中国古代画作。彼时,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讨论日趋火热,中国当代艺术逐渐萌芽生长,尤伦斯先生也将收藏的重点转向了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后来,00年代当代艺术在中国走向大众化时,尤伦斯先生决定在中国创办一所艺术机构。2005年,北京798艺术区刚刚兴起,尤伦斯他当代艺术中心在此选址落地,2007年正式开 放。
其他文献
过度看中综合排名是选校的一大误区。到一所综合排名靠前的大学,学习排名靠后的专业,在毕业时拿着名校招牌招摇过市,这种想法如今已经落伍了。毕竟这是个全民留学的时代,想在找工作时遇到对留学完全不了解的HR,很难;企图拿着一张牛校毕业证占据就业市场高地,就更难了。面试官或许早就因为自家孩子留学而对选校、选专业门儿清了。  但排名不仅要参考,甚至还是需要重点参考的,毕竟没有多少人能够在选校前就有足够的财力把
2019年4月13至21日法国高等教育署将组织24所法国高等教育机构在北京、大连、西安、南宁、昆明、南京共6个城市举办教育见面活动。学生可以在一对一面谈中了解大学的专业设置并就申请资料向院校代表进行咨询。  据悉,每年有1.1萬名中国学生去法国留学。根据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法国是全球第一大非英语国家留学生接待国。目前在法国有3.7万多名中国留学生。
作为东方与西方文明的摇篮,中国与希腊的教育交流合作邂逅新的机遇。  希腊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南端,这个爱琴海畔的美丽国度拥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被视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西方的哲学与文学、政治科学、民主制度、科学与数学原理等智慧结晶大多在此萌芽,也因此,古希腊发展出了较为成熟的教育体系。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贤留下的教育理念青史留名。“美德即知识”“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等箴言至今为人所
鼓励更多国际化人才来华创业  公安部2016年1月推出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2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涉及到外国人签证、入境出境、停留居留等方面,将于2016年3月1日起实施,这些政策措施将为北京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加优良便捷的出入境软环境。  记者_朱琳编辑_方怡君设计_胡婷  2016年1月13日下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在北京总部就公安部最新公布的支持北京创新发展的20项出入境政策措施召开记者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求职之路,自实习始。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作为从高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可视为社会实践之一的实习对于青年大学生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家庭是社会化的摇篮,学校是社会化的基地,而工作单位则是社会化的主要阵地。实习就是一个提前接触职场、进入社会的机会;也是一个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通过工作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的过程。在此过
随着我国对体育教育越来越重视,体育留学的话题也逐渐成为留学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日趋庞大的留学生群体中,体育留学生占据着相当一部分比重。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留学目的国?体育类专业划分为哪些不同的研究方向?毕业后有哪些可选择的职业道路?无数学习体育、喜欢体育的同学寻觅着这些问题的答案。  体育留学需求的兴起,带来了体育留学行业的发展。与拥有數十年历史的中国自费留学行业相比,刚刚起步的体育留学行业还是
众生皆苦,只有你是草莓味。  不知道是哪一天的哪一个人,发现了藏在5月20日和5月21日的秘密,然后这个秘密不胫而走,大家都默认在这一天谈论爱情,这一天也成为了百度百科里的“网络情人节”。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写下自己的爱情故事,有人在歌颂,有人在失落,有人在感慨,有人在艳羡。但是不管怎样,在他写下自己故事的那一刻,至少他是真诚的。真诚,是所有关系里弭之可贵的一个元素。  留学君收集了一些很长的故事,
中国申请赴英签证超6个月个人需进行肺结核检测  英国签证与移民管理局近日宣布,自2013年12月31日开始,申请赴英期限超过6个月的个人均需接受该项检查。  俄罗斯是中国首批过境免签国家  俄罗斯国家杜马近日一审通过了一项法案,未来将对过境俄罗斯的外国游客实行72小时免签制度,中国被列入首批享受免签国家的名单。如果这项法案在俄罗斯议会最终得以通过,它将从2014年6月1日起开始实行。  四百余名随
菲律宾作为西太平洋上的岛国,大小岛屿共有7000多个,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长滩岛、薄荷岛等岛屿在国人圈中更是家喻户晓,素来被当作周边海岛度假的不二之地。  但殊不知,除了度假胜地外,菲律宾还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天堂。在这里,语言学习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ESL、考试培训、商务英语满足各种需求的课程一应俱全。此外,面授一对一课程、一对多课程以及线上辅导课程在这里也都颇具规模和体系。   菲律宾语言培
自始至终,保持一颗服务学生的初心。  “让学生能够对学业乃至职业有一个清晰的规划,能够更加主动地探索意识,训练学术能力,将会有更加出色的学术和职业生涯。”这是杨巍创办思铺学院的初衷,也是他一直坚持的初心。  创办思铺学院之前,杨巍在国际教育行业已经工作将近10年,是个行业“老兵”。在独自创业前,他有7年的时间在浙江大学工作。在这一期间,恰逢自费出国留学高速发展阶段。杨巍借助学院平台,顺利地带起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