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状
近几年来,在我国,各类幼儿园(无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家长来说,送孩子到幼儿园是唯一的,也是最时髦的选择。幼儿园成了3-6周岁儿童重要的成长天地,他们每天都要花上至少5个小时的时间在幼儿园学习和玩耍。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水平并不高,尤其是学前教育。教育幼儿的任务很大程度上放在幼儿园身上。
另外,英语学习的低龄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为了能够使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学一些知识以及未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英语被引入幼儿园的课程之中。学前教育各个年级都开设英语课,在课堂上,老师运用各种手段教孩子们一些简单英语。幼儿园里学英语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现象。但目前,我国学前英语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发展不均衡、小学化倾向、教学不规范、教师能力参差不齐、教材名目繁多、内容难易不等、过分强调单词记忆、教学形式单一、成绩学分制、课堂母语使用过多等一系列认识和实践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学前英语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也阻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重要性
对幼儿进行一定的早期英语培训是十分有利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学前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让孩子从小培养语感,并尽可能让孩子对英语产生并保持兴趣。而且学前阶段对孩子的各个方面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家长应该好好把握住这一时机。现在大多数孩子之所以英语基础不好就是因为从小受到的语言熏陶与训练机会过少。
《青年科学》把英语与体育、电脑、音乐、书法列为现代“五艺”,指出“精通一门英语是现代人成功的一半。英语可说是“五艺”之重心。总之,未来人才不可不懂外语,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当今日的幼儿长大时,面对的将是一个国际竞争和世界合作日益发展的新世纪,到那时,掌握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将成为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具备国际交流能力,即掌握英语的人才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既能够促进国际化的进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又使孩子们能适应并胜任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可以说是“未雨绸缪”。
三、幼儿心理认知特点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幼儿时期的大脑皮层可塑性大,对于知识吸收力与包容力极强,幼儿时期开始学习英语的人更容易达到较高的水准。耶鲁大学语言权威人士认为,孩子在3岁到4岁时发音器官已经成熟,这时学习外语不会受到母语的干扰。发展心理学的一些实验也证明,在幼儿刚出生时,可以分辨出母语无法分辨的音素差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能力则迅速退化,所以早期英语学习有其独特的优势。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哈佛大学教授斯金纳(B.F.Skinner)认为:幼儿从胎儿开始到六岁阶段,是脑部迅速发展时期;在幼儿知觉发展中,首先成熟的是形象思维能力;幼儿语言能力的获得,是周围环境刺激和反应的结果;幼儿除了具有语音学习的生理优势外,还具有情感优势,他们学习英语时受情感因素影响小,大胆积极、不羞怯。
但幼儿也存在知识遗忘率高、概念模糊、注意力不集中等对英语学习不利的方面。这些特点决定在实践中,教师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教学,把英语知识融入到各种听、看、说、玩之中,不要使课堂教学太过知识化。
四、策略
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其优势是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语音、语调的模仿而形成语感,这种自然而然的学会称为“习得”。所有正常儿童都是这样学会听说母语的。对于说汉语的儿童来说,英语是第二语言,当他们进入一个说英语的环境里时,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习得英语,这已为很多出国留学人士的子女所证实。语言习得的第一个条件是需要有大量“听”的机会,也就是要输入大量的语言信息,积累多了,就能脱口而说。所以要由成人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充分的“听”的机会,所提供的信息要既能激发幼儿注意倾听的兴趣,又可不断重复而不单调枯燥,从而克服外语教学中听什么、说什么,听多少、说多少的通病。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要充分发挥幼儿对语音、语调、语感的自然习得优势,为其终身英语能力的发展打基础。
针对我国当前学前英语教育的一些误区,要通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循序渐进地予以解决。
(1)国家应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通过优化现有学前教育专业学科设置、增设学前教育专业和建立幼儿教师培训学校等措施使学前教育更广泛化和专业化,从而确保各阶层的师资力量。
(2)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当前我国各幼儿园在规模、师资、设备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距,良莠不齐。而且,各地幼儿园分布也不均衡。政府应采取一些措施(主要从政策、工资、工作及生活条件方面)鼓励更多具备幼儿从教资格的人支援不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
(3)规范幼儿园教育。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幼儿园的规模、师资、设备以及英语课本选材进行适当地监管。幼儿园的规范不要统一化,但一定要确保在健康的范围内运转。
(4)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孩子英语学习兴趣。幼儿英语教师应努力使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充分激发和调动幼儿多个感官来体悟所听得到的英语。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观看幼儿英语教学视频、听故事等,让幼儿在“看”和“听”中去感受英语,通过听给他们灌输大量词汇;教师模拟情景对话,让幼儿在一定的语境中猜测英语的意思;教幼儿一些简单的英文歌曲和英语“chant”;课堂上,教师要多用动作,多说英语,尽量不讲母语,尽可能地营造一个纯粹的英语语境;教师应把英语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去,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总之,英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在英语方面的发音、语感和应用,提高他们学英语的兴趣。
因此,幼儿早期英语学习要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在教学中注重内容的联系性和趣味性,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和学习兴趣为主,从而为幼儿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目标
通过幼儿英语课程的学习,培养儿童对英语的浓厚兴趣,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英语,并以学习英语为乐;学生在幼儿英语学习的发音、听、说各个方面有显著提高。不仅如此,经过幼儿英语学习对大脑思维的开发、训练,能够培养和增强儿童的英语书写、听说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记忆力、模仿力、注意力、表演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理解力、判断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使儿童性格开朗、活泼。
六、结束语
学前阶段是人类一生中语言发展最关键的时期,这个阶段的语言学习活动不容忽视。我们要把握这一机会,不断探索和学习,帮助幼儿顺利度过这个时期,共同促进我国学前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在我国,各类幼儿园(无论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出现。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家长来说,送孩子到幼儿园是唯一的,也是最时髦的选择。幼儿园成了3-6周岁儿童重要的成长天地,他们每天都要花上至少5个小时的时间在幼儿园学习和玩耍。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水平并不高,尤其是学前教育。教育幼儿的任务很大程度上放在幼儿园身上。
另外,英语学习的低龄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为了能够使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学一些知识以及未来学习和工作的需要,英语被引入幼儿园的课程之中。学前教育各个年级都开设英语课,在课堂上,老师运用各种手段教孩子们一些简单英语。幼儿园里学英语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现象。但目前,我国学前英语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如:师资力量不足、发展不均衡、小学化倾向、教学不规范、教师能力参差不齐、教材名目繁多、内容难易不等、过分强调单词记忆、教学形式单一、成绩学分制、课堂母语使用过多等一系列认识和实践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学前英语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也阻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重要性
对幼儿进行一定的早期英语培训是十分有利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学前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让孩子从小培养语感,并尽可能让孩子对英语产生并保持兴趣。而且学前阶段对孩子的各个方面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家长应该好好把握住这一时机。现在大多数孩子之所以英语基础不好就是因为从小受到的语言熏陶与训练机会过少。
《青年科学》把英语与体育、电脑、音乐、书法列为现代“五艺”,指出“精通一门英语是现代人成功的一半。英语可说是“五艺”之重心。总之,未来人才不可不懂外语,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当今日的幼儿长大时,面对的将是一个国际竞争和世界合作日益发展的新世纪,到那时,掌握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将成为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具备国际交流能力,即掌握英语的人才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既能够促进国际化的进程,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又使孩子们能适应并胜任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可以说是“未雨绸缪”。
三、幼儿心理认知特点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幼儿时期的大脑皮层可塑性大,对于知识吸收力与包容力极强,幼儿时期开始学习英语的人更容易达到较高的水准。耶鲁大学语言权威人士认为,孩子在3岁到4岁时发音器官已经成熟,这时学习外语不会受到母语的干扰。发展心理学的一些实验也证明,在幼儿刚出生时,可以分辨出母语无法分辨的音素差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能力则迅速退化,所以早期英语学习有其独特的优势。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哈佛大学教授斯金纳(B.F.Skinner)认为:幼儿从胎儿开始到六岁阶段,是脑部迅速发展时期;在幼儿知觉发展中,首先成熟的是形象思维能力;幼儿语言能力的获得,是周围环境刺激和反应的结果;幼儿除了具有语音学习的生理优势外,还具有情感优势,他们学习英语时受情感因素影响小,大胆积极、不羞怯。
但幼儿也存在知识遗忘率高、概念模糊、注意力不集中等对英语学习不利的方面。这些特点决定在实践中,教师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教学,把英语知识融入到各种听、看、说、玩之中,不要使课堂教学太过知识化。
四、策略
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其优势是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语音、语调的模仿而形成语感,这种自然而然的学会称为“习得”。所有正常儿童都是这样学会听说母语的。对于说汉语的儿童来说,英语是第二语言,当他们进入一个说英语的环境里时,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习得英语,这已为很多出国留学人士的子女所证实。语言习得的第一个条件是需要有大量“听”的机会,也就是要输入大量的语言信息,积累多了,就能脱口而说。所以要由成人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充分的“听”的机会,所提供的信息要既能激发幼儿注意倾听的兴趣,又可不断重复而不单调枯燥,从而克服外语教学中听什么、说什么,听多少、说多少的通病。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要充分发挥幼儿对语音、语调、语感的自然习得优势,为其终身英语能力的发展打基础。
针对我国当前学前英语教育的一些误区,要通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循序渐进地予以解决。
(1)国家应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通过优化现有学前教育专业学科设置、增设学前教育专业和建立幼儿教师培训学校等措施使学前教育更广泛化和专业化,从而确保各阶层的师资力量。
(2)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当前我国各幼儿园在规模、师资、设备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距,良莠不齐。而且,各地幼儿园分布也不均衡。政府应采取一些措施(主要从政策、工资、工作及生活条件方面)鼓励更多具备幼儿从教资格的人支援不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
(3)规范幼儿园教育。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幼儿园的规模、师资、设备以及英语课本选材进行适当地监管。幼儿园的规范不要统一化,但一定要确保在健康的范围内运转。
(4)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孩子英语学习兴趣。幼儿英语教师应努力使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充分激发和调动幼儿多个感官来体悟所听得到的英语。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观看幼儿英语教学视频、听故事等,让幼儿在“看”和“听”中去感受英语,通过听给他们灌输大量词汇;教师模拟情景对话,让幼儿在一定的语境中猜测英语的意思;教幼儿一些简单的英文歌曲和英语“chant”;课堂上,教师要多用动作,多说英语,尽量不讲母语,尽可能地营造一个纯粹的英语语境;教师应把英语融入到游戏活动中去,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总之,英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在英语方面的发音、语感和应用,提高他们学英语的兴趣。
因此,幼儿早期英语学习要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在教学中注重内容的联系性和趣味性,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和学习兴趣为主,从而为幼儿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目标
通过幼儿英语课程的学习,培养儿童对英语的浓厚兴趣,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英语,并以学习英语为乐;学生在幼儿英语学习的发音、听、说各个方面有显著提高。不仅如此,经过幼儿英语学习对大脑思维的开发、训练,能够培养和增强儿童的英语书写、听说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记忆力、模仿力、注意力、表演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理解力、判断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使儿童性格开朗、活泼。
六、结束语
学前阶段是人类一生中语言发展最关键的时期,这个阶段的语言学习活动不容忽视。我们要把握这一机会,不断探索和学习,帮助幼儿顺利度过这个时期,共同促进我国学前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