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住宅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探析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nl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住宅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就是住宅作为一种人类共同需要的商品,应该充分满足商品购买者,即住宅居住者对住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使住宅居住者安全、健康、舒适和愉悦。作为住宅建筑的设计者,就应该充分考虑和满足住宅居住者的上述需要,从住宅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考虑。本文即从六大方面详细阐述了现代住宅建筑的人性化设计要点。
  【关键词】住宅建筑;人性化;建筑形象;平面布局;无障碍
  一、人性化设计概述
  经济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人类的基本生活条件——住,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提高。市场适应对于需求者,因此,对于设计者来说在设计住宅建筑方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居民对住宅的要求已从有足够的空间居住的标准逐步上升到享受居住的标准。为适应这一变化,设计者对于设计住宅的理念应着重考虑适合现代社会人类自身生活方式的一些重要因素,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方便与舒适,充分体现住宅建筑的舒适性、灵活性、生态性、信息性和文化性,以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住宅建筑的人性化设计应运而生。
  所谓住宅建筑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就如同一切商品的创造理念。商品就是为了满足购买者的心理,亦或是生理上的需要。同理,住宅建筑也是一种商品,一种人类生活共同需要的商品,作为商品就要有商品的价值。住宅对于人的价值就体现在使居住者感到安全、健康、舒适和愉悦。为此就要住宅建筑的设计者从住宅的各个方面衡量,充分考虑并满足住宅居住者的种种需要,创新设计思路,设计出人性化的住宅建筑。
  二、现代住宅建筑的人性化设计的要点
  (一)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住宅建筑做出良好的规划设计
  住宅建筑的设计,一定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尽管住宅的设计规划整体是以设计为主、建筑为辅的,但也要在满足整体空间规划的基本要求后,群体空间的布局设计的合理性。要充分的考虑到采光、供暖、通风等问题,保证住宅建筑能有足够的光照量,通风、保暖、防噪的同时还要最大限度的使住宅建筑能够满足消防安全方面的需求,以达到人性化设计的总体目的。
  除此之外,在设计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住户群里的特殊元素,进行符合住户要求的多样性、实用性设计。并且要保证住宅建筑的总体群体空间具有层次性,使建筑外观与能够融入周围环境,使住户心情愉悦。
  (二)做好建筑形象设计
  建筑的形象如何,是关系着建筑审美影响的第一要素。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住宅建筑的形象设计。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必须充分考虑到建筑外在形体与所在区域环境的协调统一。 尤其是应该切实加强建筑造型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关注底部空间,做好底部造型设计。底部空间是住户在室内空间中视觉接触最为频繁的空间结构。因此,必须强化住宅底部空间造型的亲和性,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在楼底部基层进行架空层设计,为了强调入口,通常在门厅外面设置雨棚、门廊等。
  第二,关注楼身形体,加强楼身造型设计。从楼层平面设计来看,根据不同的楼层布局,其造型设计处理的方法以不同。通常可以做到的处理方式有:一是在同一个平面内进行三维叠加处理;二是对于相似平面选择不同高度进行相对旋转处理,不论何种处理,都必须保持形式与功能的协调统一。
  (三)做好空间平面布局
  从建筑项目的建筑设计师的角度出发,它能够最大化又有效的缓解城市居住压力过大的问题。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特殊体质特殊性,它的缺陷也开始随着时间而逐一显露凸显出来。特别是对人性化空间设计态度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高层项目建筑楼层特别高,所以居住的人口多而密集。这样使得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交谈与相处空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样就越来越会表达不到人们对生活和住宅的一种心里生和生理上的需求。所以要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做好空间平面布局。
  1、住宅建筑套型平面空间的设置策略
  第一,做好入户过渡的空间设计。入户过渡空间主要包括入户空间和门厅空间。第二,户内交通空间的设计。尤其是高层住宅经常用到的三种户内交通模式为入口分流式、内走道式和包厢式。
  2、单元入口、门厅的人性化设计
  作为住户从半公共空间到半私密空间的过渡处,住宅单元入口和门厅要具有吸引力,设计时要保证适宜的面积和充足的采光,满足居民使用信报箱和布告栏等的需求,通过设置凳椅和绿化来创造温馨的环境,并且采用色彩和形象色剂来提高空间的可识别性。
  (四)住宅的室内物理环境
  1、降噪及隔声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住宅建筑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喧闹,长期生活在一个吵闹的环境中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因此住宅内部房间的布局和住宅建筑围护结构的隔声性能对于保持室内安静非常重要。在平面布置上尽量让卧室、书房等远离噪声源,尽量使用高隔声量的外墙和外窗,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在现代住宅建筑中,建筑物内部常常配置了许多机械设备,例如: 电梯、水泵、风机等。这些设备的设置为居住者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又产生了噪声源。因此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隔振减噪,如: 电梯不应与卧室、起居室紧邻布置;如受条件限制需要紧邻布置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管道井、水泵房、风机房应采取有效地隔声措施。水泵、风机应采取减振措施。
  2、保证住宅有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通风
  人人都希望在居室内就能够享受明媚的阳光。阳光不仅有利于健康,而且还能给人们带来好心情。因此在规划和设计住宅时应该尽量保持建筑物之间有足够的间距,建筑物之间相对位置合理,以确保室内能够获得充足的阳光。住宅户内门窗位置开启应合理,以保证室内空气流通。良好的通风对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室内功能分区的人性化设计
  1、起居厅
  准确地把握起居厅的空间尺度是住宅设计的重点。起居厅的面积要适当,过大的空间将难以造成亲切宁静的气氛。为此,起居厅的空间只要能够保证功能的合理性即可获得恰当的尺度感。起居厅内不应有太多的门和洞口,否则就会因没有足够长度的延续墙面而使家具布置发生困难,还会因有人在厅内来回穿行而干扰会客、团聚、视听、休闲等公共性活动。由于厅内活动人数相对较多,厅又是一个家庭的集聚点,厅内需要有良好的光照、通风和视野。
  2、厨卫的设计
  厨房内应有足够的操作面积和贮存空间,合理布置管线以保证空间的完整性。厨房由于有家人提着菜篮或拿着垃圾进出,应使其靠近入户花园,方便进出。厨房与餐厅要紧邻,以方便端上菜肴和搬出餐具。厨房要尽量为成套厨房设备进入厨房创造条件。厨房应设燃气泄漏报警装置。卫生间应按厕位、脸盆、浴缸或淋浴等设备考虑,在有条件时宜浴厕分离。面积许可时宜设置双卫,一个公用,另一个与主卧配合供主人专用。卫生间的开门应避免对着客厅和餐厅。在厨卫设计中尽量做到明厨明卫,通风良好。
  (六)无障碍设计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不期而至。鉴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特殊情况,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努力创造一种充满自力、自信、健康、向上的老年区环境,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高层及中高层住宅,每 50 套住房宜设两套符合乘轮椅者居住的无障碍住房套型。如住宅出入口设置无障碍坡道,注意扶手高度850 mm;公共卫生间的残卫设置呼叫按钮的设置;门厅、候梯厅、公共走道等都应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高层及中高层住宅应设计无障碍电梯。
  参考文献:
  [1]杨承清.关于住宅人性化设计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9(32).
  [2]余亮,滕序.功能空间的重新塑造与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探究[J].住宅科技,2008(0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层建筑沉降测量是对监测的建筑物建筑过程中进行测量,以确定其垂直位置随时间和荷重增大的变化量及变化特征。  【关键词】高层建筑;沉降测量;质量控制  我近几年做了不少的高层建筑沉降测量,有些心得体会如下,希各位专家给予指证,也望各位同仁能多做交流。  一、近几年随我国建筑业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过程中沉降量的监测就尤显重要。沉降测量就是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正常使
在教育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大学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开始朝着应用型的方向来完成,许多大学开始采取“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文章就应用型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桥面铺装的施工是整个桥梁工程的最后环节,其质量和外观直接影响整体工程的使用和形象。而桥面铺装裂缝是铺装最常见的问题,必须加以控制。本文重点分析了桥面铺装层裂缝的原因,并探讨了其预控措施。  【关键词】桥面铺装层;裂缝原因;预控措施  一、桥面铺装层裂缝类型  桥面铺装层裂缝一旦出现就会影响桥梁的正常运行和寿命,加大养护工作和维修成本。首先,桥面铺装层裂缝出现后不及时治理就会造成桥梁的进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人类已经在地球上居住了几万年,但对于这座星球的本来面目又真正了解多少?最近.美国地质协会、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以及著名的“太空”网站联合进行了一项综合调查,搜罗了近
【摘 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公路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序。沥青面层的施工技术复杂,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只有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做好路面的施工质量,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所以,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控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  现今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大多数的公路和城市的市政道路的路面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数字信息的网络化,Internet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网络使得小学语文教学变得更加有独创性,有利于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