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碎石”的误解和真相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o0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英文缩写为ESWL,目前被公认为尿路结石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是,如同硬币有两个面,有真正懂它的,也有似是而非或根本就不懂它的,于是在治疗时常常会产生一些本不应该有的误解,导致患者与接诊医生的訇然红脸。下面这些误解,您是不是也有呢?
  误解一、“体外碎石做过了,结石就没有了”
  真相:结石只是被粉碎,仍然在体内等待被排出。
  显然这是对ESWL常识的欠缺。ESWL治疗原理是利用体外冲击波聚焦后把停留在体内(肾,或输尿管,或膀胱)的结石粉碎,使之随尿液排出体外。换句话说,ESWL虽然做了,但不是直接把结石从体内“赶跑”,而是将体积大的结石粉碎成体积小的颗粒状结石(碎石颗粒)。这些碎石颗粒仍可能停留在原来部位,或可能从梗阻位置移至非梗阻位置,术后需配合辅助排石方法,才能促使碎石随尿液部分或完全排出体外。
  这种辅助排石方法包括:(1)患者多饮水、多排尿,口服排石药物,可起到加强尿流产生的冲刷力和促进输尿管蠕动产生的推力;(2)给予解痉药物治疗,减轻输尿管管壁对碎石颗粒的阻力影响;(3)加强跳跃运动、调整合适排石体位等,使碎石颗粒间相互分离。最大限度利用碎石颗粒的自身重力作用,顺应尿路自然走行的曲线特征,促使结石排出。
  整个排石过程,时间有长有短,因不同患者而异,多数在1~2周内排出,约1/3的患者在ESWL治疗3周后才有碎石陆续排出。若对术后辅助排石方法“重视不够”,或者“知而不行”,是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的。
  误解二、“一次交费碎石,能不能包好?”
  真相:再多的钱也没用,神仙也不能包治百病。
  (1)ESWL并非对所有的泌尿系结石都有效,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失败率。
  (2)ESWL疗效预测,具体到每位患者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3)ESWL后个体的排石差异会很大。
  (4)ESWL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5)ESWL后仍有再生或复发可能。目前成人结石的复发率为8%~10%,10年复发率可高达50%,而且大多数患者的确切发病原因仍不十分清楚,预防结石复发任重道远。
  误解三、“震后好几天了,未见结石排出,就接着再震”
  真相:碎石术不是按摩,想做就做。
  震石后,患者通常会被告知:震后2~3周需要常规随访。但部分患者有时震后1周内进行B超或X线检查,发现结石未排出,就认定是碎石效果不佳,甚至有时“强迫”医生施以不必要的再次碎石。
  其实,很多情况下是患者对上一次的碎石效果认识有悖。
  (1)单用B超复查易造成对碎石状态的错误判断。
  (2)对碎石成功的标准认识不足。目前普遍把碎石颗粒直径<4毫米(自排率可达到94%)作为碎石成功的标准。而碎石成功并不表示尿路已没有结石了,这些碎石颗粒还有待随尿液逐渐排出。
  (3)对耐心等待碎石自行排出缺乏信心。如果找不到急需处理的尿路梗阻的理由,你需要的是耐心等待。急于重复碎石,反而会加重组织水肿,欲速而不达。
  误解四、“不用再检查了,以往震过,我就是结石,直接震”
  真相:贪小便宜吃大亏,自以为是祸害自己。
  临床上不时碰到这样的患者,由于经济或其他原因,必要的检查项目不愿意做,除了误导医生造成治疗不当,出现严重并发症外,自己也容易成为一些机构或个人滥用ESWL技术的目标,导致:
  (1)无结石或结石较小却给予碎石。一些患者结石直径小于4 毫米,多数可自排,不需碎石治疗,而且即使碎石也不易定位,盲目碎石容易导致组织、器官损伤。
  (2)误当成结石去治疗。
  (3)不必治疗的结石却进行碎石。一些无症状的肾盏结石,本身可不需要治疗。
  (4)不能治疗的结石却进行碎石。结石与输尿管黏膜粘连的时间长,肾积水严重,肾功能差,尿液分泌少,碎石效果显然不理想;对一些直径大于3厘米的较大结石或鹿角型结石,不适合碎石却一味反复治疗。
  (5)只治标却忽视治本。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该结石击碎后由于增生的前列腺压迫尿道,结石不易排出,即使排出也会因前列腺增生而容易复发。
  可见,在治疗前,首要的是诊断明确,对必须要检查的项目绝不能吝啬。
  误解五、“我过去经常震,腰痛时就来震一下,忙着呢”
  真相:任何“借口”都不能当作治疗依据。
  此类情况大多数发生于依从性差的患者。可能因为“工作忙”,可能因为“疼痛难忍”,有些患者一来就只是要求医生怎么怎么做就行了,并“声称”一切后果自己承担。往往导致一些“原则性不强”或“怕事”的医生被动犯错:要么是ESWL术前检查没完善;要么是ESWL适应症掌握不严。
  首先,在ESWL前必须完善术前必要的检查,以便医生能对病情作出总体的评估。其次,ESWL治疗并非无副作用,必须合理选择有适应证的患者。如对于有感染迹象的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并尽早予以充分引流;通过延长治疗间隔时间(一般为10~14天)、减少冲击次数(不超过3~5次)、一次粉碎结石不宜过多(尽量粉碎为很小的颗粒);对较大或多发结石实行分次按顺序碎石(或预置双J管);对于结石较大或复杂性结石需联合URS、PNL等措施,均在于尽量减少并发症,避免严重事件的发生。
  误解六、“靠震止痛效果好,震后就不再痛了”
  真相: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肾绞痛才用ESWL治疗。
  多数伴有肾绞痛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往往认为结石震过了,就不会再疼痛了。可是结石震后再发绞痛时,他们会很不理解地找医生“兴师问罪”:怎么震后还会疼痛?
  其原因有以下可能:(1)与绞痛发作时诊断不清、定位不准有关;(2)与碎石颗粒难以迅速排出,短期结石梗阻仍然存在有关;(3)与绞痛时继发炎症的刺激作用有关。
  因此,我们主张对于肾绞痛发作者,还是应该遵循先药物镇痛、解痉,大部分症状都可得到缓解。只有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顽固性肾绞痛)首选ESWL治疗,可尽快缓解疼痛,但治疗后3天内仍需密切观察,常规使用抗生素,并限制排石速度,以预防再发绞痛和肾内感染的发生。需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能因为一时不痛了就忽视此后的复查,下一步的诊断和治疗还没完。
其他文献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血液灌注量减少,导致心肌细胞有氧代谢不正常,使心脏供氧量不足,心脏非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一般多发于40岁以后的中年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在临床上均属于心肌缺血,但在紧急处理时是有差别的,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心绞痛的紧急处理  ★原地休息。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原地休息,千万不要走动,原地坐在椅子上或平躺在床上。还要尽量少说话,深呼吸。如果心绞痛是在户外活动时突然发作,患者应原地坐在
鸡蛋是大家餐桌上的常客。近日,一些卖场的货架上推出一款“初产蛋”,虽然价格是普通鸡蛋的2~3倍,但依然销售火爆,特别是家有老人、小孩、孕产妇的家庭更是热情购买,也有人买来送礼。据销售者介绍,初产蛋营养价值比普通鸡蛋高许多,当然价格也会比普通鸡蛋贵。  不仅是在实体卖场热销,打开某网络商城搜索初产蛋,卖家也有几百个,月销量上万的也不在少数。有买家评价,“虽然个头小,价格贵,但吃着放心”;也有部分买家
脊柱结核是肺结核、消化道结核或淋巴结核等疾病,经血循环途径造成的骨与关节的结核。该病以手术治疗为主(达不到手术指征的也可采取非手术疗法),一般经术前术后的抗结核治疗及手术病灶清除及内固定,病灶处达到骨愈合,患者症状消失,可达临床痊愈。  但是,手术治疗脊柱结核后,患者并非能够高枕无忧,有可能会遗留下一些问题:如出现背部酸痛、用药出现耐药、疾病复发等,这些问题往往让患者烦扰不已。那么,该如何处理脊柱
每年惊蛰那天,奶奶都要买上两剂叫做“中败毒”的中药,放在一个旧沙锅里慢慢地、仔细地熬。需弄得满厨房的中药味,直至那药味慢慢扩散至整个家,且久久不散,才算熬成,这可是个漫长的过程。单闻那味道,就觉辛而苦,呛人鼻息。但是,奶奶总是乐此不疲,年年如此,并且让家里每个人都要喝上1碗。以至于每年开春奶奶一熬中药,全家人都知道那是“中败毒”,而且知道已经是惊蛰节气了。  还记得第一次喝“中败毒”,别提有多狼狈
慢性肝炎病情复杂、病程绵长,常常经久不愈、反复发作,终使人体正气亏损,气血失调,肝肾不足。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肝炎的病机主要是由于肝炎病毒持续存在于体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肝组织损伤和微循环障碍等因素所致。相比西医对症治疗,中医药辨证论治无疑更有针对性,而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比中药汤剂煎煮起来相对复杂和费时,中成药服用方便更受欢迎。中成药因参合组方机理精准,与慢性肝炎病证病机契合,辨证用药后往
“初病治气,久病治血”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此话出自清代名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一书。这是叶天士根椐自己的实践并总结前人经验提出来的。为了说明人体经络与气血的关系,阐述“初病治气,久病治血”的道理,叶天士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即“经主气,络主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一般说来,疾病的发展规律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初期在经,可以从气而治;随着病情的发展,疾病会深入络脉,可以从血治。
在普通人看来,良医看病如打仗,应当是哪病治哪,精准打击,也即是“头痛医头”。然而,医疗实践中我们偶尔也会看到“头痛医脚”的怪现象。这种治疗方法往往被外行人认为是庸医所为,甚至被一些不懂医学的新闻媒体作为反面事件炒作。但实践证明,这种“头痛医脚”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在中医的治疗过程中。这是为什么?这里面到底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科学奥秘?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医的治疗实例中得到一些启示。  “头痛医
我的个人网站开通接近5年,点击已经超过千万次。在网上,我回答了12000多位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提问,撰写了120多篇科普文章,有些文章的阅读超过10万次。几年来,我跟各种各样的患者交流,有不少感想。平时没有那么多时间细说我的这些感想,心中总感觉遗憾,今天我下决心抽点时间与大家谈一谈这些感想,希望对各位患者有所帮助。  我把这些感想总结成6个“千万”。  1.“千万”要认清  患者对自己的病要有一个
在人的颈部前方,气管两侧,各有一条小拇指粗细的动脉血管,它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头脑部的主干渠道,称为颈动脉。你若用手在下颌角往下触探,就能摸到这两根动脉随心脏的搏动而跳动。多普勒超声仪可以很清晰地探测到血管内血流的速度和宽度等多种血液流动的参数,同时也可以获知这两处动脉壁的薄厚和高低起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常出现在这个检查诊断报告上。  1问:什么是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管壁上沉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