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樵山是珠江三角洲水网沃野间的一座海拔仅334米的孤山,却是古往今来知名度不小的山,是古火山爆发造就的似莲奇山,也是人文荟萃之山,不亲登此山不知其如何之秀之美,置身山中,便心如彩羽,振翼长飞而不知思归了。
我们下榻在离白云洞不远的一座宾馆里。离白云洞近,首游自然是白云洞。白云洞不是洞,是几峰环峙的一座山谷,谷底是湖,谷腰是湖,谷顶是湖,层台梯谷层台叠湖这样的地方岂能放过,至少几百年经营出的一个“壶中天地”的实体标本,董必武、郭沫若都来过,留下了诗文,一处景观郭老还给起了个名儿。他命名的景观自然之胜中又添了人文的神韵。
进景区大门,一座三檐的方体塔型建筑先封住了视线,一檐在顶,二檐在腰,每檐之间间距很大,中间一小型镂空花雕圆窗。门额门框上的字锈显出方塔的岁月不浅。字锈是我的说法,漆在上面的颜色老化出了年龄的感觉而已。这是奎光楼,科举时代文人们为求文运昌盛祈祷的地方。显示当代文人智慧和灵思的是一块碑,碑上魁星图实际上是四个字,以字成画,组合得十分巧妙,漆成红色,抢眼地鲜活生动,给奎光楼提神不少。
穿过奎光楼,站在奎光楼的南面,人已入洞中,视野豁然开朗,一泓湖水就在右手边,左手面湖有二庙,一庙是白云古寺,一庙是供奉汉字发明者的字祖庙。
白云古寺最早的住持僧传说是明代的惠连和尚,这位和尚文才很好,白云古寺门前的那副“曲水长流跨鹤旧寻三洞古,白云犹在与梅同住一山幽”的对联就是他作的。他原在宝峰寺当住持。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大学士霍韬母亲过世,要在西樵山寻吉穴,请了风水先生指点,这风水先生告之吉穴就在宝峰寺大雄宝殿下。霍尚书动了动脑子,在惠连和尚的枕边放了点女人的东西,借此发难,说宝峰寺是淫僧淫寺,撵走了惠连,火烧了宝峰寺。惠连从宝峰寺愤愤离走时又有一诗,曰:“殷勤收拾旧袈裟,检点行囊没一些。袖抹白云归古洞,杖挑明月出烟霰。可怜松顶新巢鹤,辜负篱边旧种花。吩咐犬猫随我去,勿教流落野人家。”到白云洞,筑了一小庵,庵后栽了梅花,这小庵就是白云古寺的前身。
走过白云古寺、字祖庙,向左手拐,有遮成路廊的连理树。
我一直向往在连理树下润谷里随便找个石条石块坐下来静静地读一天书。算是附庸风雅吧,明代何中行的儿子何亮就是在这里读过书的,他自称白云主人,由此这里才被称为白云洞。青年时代的康有为也在这里读过书。在这里读书很滋润,本是三峰环侍的幽谷,天湖的水从洞顶冲击而下,冰轰雷吼地奔泻,经白水坛后形成三叠瀑,上瀑成之字,中瀑直如玉柱,下瀑落为潭,再经应潮湖、鉴湖流下来,流下来的天湖水早已疲惫无力,再暴戾的脾气也无了踪影,无奈地柔顺着,很娴熟旷达的样子,撞在石上也就浅浅的水纹细花,抚琴弄曲地轻弹浅吟着,把低谷浓荫下的清凉对成幽馨的醇酒,供人享受。
我却读不成书。也是出于无奈,战胜不了一入洞便膨胀的贪婪,步步美景,处处生趣生奇,百看不厌,不在此留个一年半载,在一处静心读书实在是奢侈的欲念。
初到西樵山的人往往为洞一词困惑,来几次也未必弄得明白。洞字何解?洞总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哪怕是半封闭。西樵山所有被称为洞的地方实际都是峡谷。白云洞谷,从洞口进来,右有一泓平湖,湖堤垂柳依依,花径陈芳,湖中水榭长台,像公园。那湖是叫白云湖吧!傍白云湖,向谷深处走,不几步便到会龙湖。会龙湖右上方是枫林白塔,是有着林则徐题匾,雕着康有为立像,展陈着康有为诗作史料的三湖书院。会龙湖比之白云湖要小得多,但也有意趣得多,榕荫覆湖,石耸如鳖,湖的左岸,便是勾肩成排结棚的连理树。白云洞有大小云泉,两泉流汇于此湖。傍入湖之溪穿幽趣横生的溪畔小径,再向上,有鉴湖,再再向上,有应潮湖。一湖比一湖小,一湖比一湖高,这时再麻木之士,也排不去白云洞层湖叠谷的印象了。若以天湖算起,直到最底的白云湖,这该是几层几叠之湖?湖景再单寡,凭这几叠也是令人翘指叹谓的奇景了,何况层层湖叠叠湖都是拥绮抱趣的盛景呢!
细雨烟霭中的叠湖是化魂化骨的温柔乡。最让人如痴如醉的是环湖绿树芳草的翠色和湖的翠色,翠湖凝幽谧静,静得深沉,而感触却来自翠的幽鸣。无翠无绿不在飒飒沙沙作响,水面、叶冠都在激动地颤抖着。
叠湖是白云洞的看点,云泉仙馆也是白云洞的看点。白云洞自明代开发以来,就不再单纯的是天然生幽发潜之处,亭台、庙宇、书舍、廊榭错落其间,与天然胜景巧会巧谐,引得多少名流游子乐不思归,几百年的人文积淀,使它成了西樵山风景名胜的经典版,梁启超、康有为、董必武、郭沫若、关山月都留下过珍稀的墨宝。
云泉仙馆在鉴湖上方,此馆为儒、释、道共处之所。门前有方台,若登这方台,要在鉴湖之下的沟谷旁沿坡登山门。门侧登也行,新塑的药葫芦顺卧在高高的台阶旁,葫芦边有石,应是古时就有的名胜。方台上又有踏跺,几出,仙馆便显得很崇伟。其实它真正吸引人的不是面临鉴湖居高背山而耸的气势,而是馆门两侧精雕细饰的两根石柱,两蹲南派的醒狮和墙沿、屋顶的陶雕。民间艺术家强烈的表现欲得到了热情的回报,凡外地来的,任谁都要驻足细细地观赏一会儿。看出了墙顶的陶雕是24孝图,众多的陶雕人物让仙馆从不寂寞。入仙馆,空间显出狭窄、局促,方池、石桥是规整的,殿宇也是规整的,秩序的建筑组合中能转的地方似乎不多,但就此止步一定会后悔,殿后的古典高楼之后还有更让人激动的盛景,譬如古亭古桥古道和小山窝里的摩崖石刻。一定要居高回望,层层错列,交相辉映的建筑风采攒簇出的古典艺术美很是激动人心的,还有在雨洗之下的苍黑色楼脊顶瓦山墙石路竭尽渲染之能事弥放出的苍古气韵。肯定是修复过,保留的是清代风格,雨水濡染出的色调色泽却古远沉厚得多。
同伴不想出来了,浸泡在一种感觉里,说前面有更好的景也没用。等了不小的功夫,用手机联系才迟迟见到身影。
白云洞的最高潮在应潮湖上的飞流千尺瀑。记忆里那里本是个内膛很大的竖井,说桶也行,说罐子也行,现在变得宽阔了,惊险度壮观度差了很多,不知是记忆出了毛病还是真的因考虑游人的安全而被管理者做了手脚。飞瀑倒是看得方便了,能看出好高,雨使瀑的激流增大,委实如天上飞来之水,未见琼瑰倒泻,晶花雪雾的神姿却分毫不差,而且有种飘逸之美,跌泻的声浪也很了得。想把天水看得更高,却无奈井洞中的巨石上砍凿出的脚蹬走到头了,再加上水湿壁滑,凶险一望自知。这处被豁开的敞亮了的井洞,三面峭壁上的摩崖石刻也是最多最密的,黄染红漆地涂描出来,让敞洞生花。大字都好读,游龙入怀、应云、银河倒泻、奇观衮雪、清难直达、泻月、悟空、醉眠之类即可知道前人读瀑的感怀,又可知道他们赏瀑的视角。
从飞流千尺瀑下的古阁,本可再向上走的,小径上有仙人足迹,现在的路在一线天处就被封掉了,古径危险。郭沫若走上去过,您不是郭沫若,就甭想了。这与特权无关,是爱心的体现。几十年过去,古径的凶险度增加了,管理者可不想让您受到意外的伤害。无法向上就再向下去寻若谷临池、漱石晚凉、古井流丹、壁立干仞、鉴湖印月的美景吧,这里古时上得榜的美景就有24处之多,那都未必看得全,待您发现的谁知又有多少呢。
游完了白云洞,还不解饮美之渴,就去九龙岩,就去翠岩,那里也都是长谷景区,有溪有泉有幽竹,更有奇岩和摩崖题刻。都游过了,你会发现:海拔334米高的西樵山的美是多姿多彩的,而登山者的心也是多姿多彩的,那是丰富的愉悦的心彩。
旅游资讯
西樵山地处广州、佛山、顺德、江门、高明之间。属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管辖,北距广州市区仅45公里,汽车1小时内即可抵达。西樵山自然风光清幽秀丽。旅游文化底蕴厚重。民俗风情古朴自然。自明清以来。文人雅士。趋之若鹜,旅人游子,纷至沓来,使秀丽的西樵山成为名噪南粤的旅游热点。
交通:自助旅游者从广州客运站。流花车站、窖口车站乘坐直通车到西樵;自驾车可从广佛高速,到南海南庄路口出。直达西樵。
食宿:大头鱼、紫贝菜、佛手瓜、山水豆腐是有名的传统地方菜肴;西樵有星级酒店多家,各种农庄数十家,吃住非常方便。
我们下榻在离白云洞不远的一座宾馆里。离白云洞近,首游自然是白云洞。白云洞不是洞,是几峰环峙的一座山谷,谷底是湖,谷腰是湖,谷顶是湖,层台梯谷层台叠湖这样的地方岂能放过,至少几百年经营出的一个“壶中天地”的实体标本,董必武、郭沫若都来过,留下了诗文,一处景观郭老还给起了个名儿。他命名的景观自然之胜中又添了人文的神韵。
进景区大门,一座三檐的方体塔型建筑先封住了视线,一檐在顶,二檐在腰,每檐之间间距很大,中间一小型镂空花雕圆窗。门额门框上的字锈显出方塔的岁月不浅。字锈是我的说法,漆在上面的颜色老化出了年龄的感觉而已。这是奎光楼,科举时代文人们为求文运昌盛祈祷的地方。显示当代文人智慧和灵思的是一块碑,碑上魁星图实际上是四个字,以字成画,组合得十分巧妙,漆成红色,抢眼地鲜活生动,给奎光楼提神不少。
穿过奎光楼,站在奎光楼的南面,人已入洞中,视野豁然开朗,一泓湖水就在右手边,左手面湖有二庙,一庙是白云古寺,一庙是供奉汉字发明者的字祖庙。
白云古寺最早的住持僧传说是明代的惠连和尚,这位和尚文才很好,白云古寺门前的那副“曲水长流跨鹤旧寻三洞古,白云犹在与梅同住一山幽”的对联就是他作的。他原在宝峰寺当住持。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大学士霍韬母亲过世,要在西樵山寻吉穴,请了风水先生指点,这风水先生告之吉穴就在宝峰寺大雄宝殿下。霍尚书动了动脑子,在惠连和尚的枕边放了点女人的东西,借此发难,说宝峰寺是淫僧淫寺,撵走了惠连,火烧了宝峰寺。惠连从宝峰寺愤愤离走时又有一诗,曰:“殷勤收拾旧袈裟,检点行囊没一些。袖抹白云归古洞,杖挑明月出烟霰。可怜松顶新巢鹤,辜负篱边旧种花。吩咐犬猫随我去,勿教流落野人家。”到白云洞,筑了一小庵,庵后栽了梅花,这小庵就是白云古寺的前身。
走过白云古寺、字祖庙,向左手拐,有遮成路廊的连理树。
我一直向往在连理树下润谷里随便找个石条石块坐下来静静地读一天书。算是附庸风雅吧,明代何中行的儿子何亮就是在这里读过书的,他自称白云主人,由此这里才被称为白云洞。青年时代的康有为也在这里读过书。在这里读书很滋润,本是三峰环侍的幽谷,天湖的水从洞顶冲击而下,冰轰雷吼地奔泻,经白水坛后形成三叠瀑,上瀑成之字,中瀑直如玉柱,下瀑落为潭,再经应潮湖、鉴湖流下来,流下来的天湖水早已疲惫无力,再暴戾的脾气也无了踪影,无奈地柔顺着,很娴熟旷达的样子,撞在石上也就浅浅的水纹细花,抚琴弄曲地轻弹浅吟着,把低谷浓荫下的清凉对成幽馨的醇酒,供人享受。
我却读不成书。也是出于无奈,战胜不了一入洞便膨胀的贪婪,步步美景,处处生趣生奇,百看不厌,不在此留个一年半载,在一处静心读书实在是奢侈的欲念。
初到西樵山的人往往为洞一词困惑,来几次也未必弄得明白。洞字何解?洞总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哪怕是半封闭。西樵山所有被称为洞的地方实际都是峡谷。白云洞谷,从洞口进来,右有一泓平湖,湖堤垂柳依依,花径陈芳,湖中水榭长台,像公园。那湖是叫白云湖吧!傍白云湖,向谷深处走,不几步便到会龙湖。会龙湖右上方是枫林白塔,是有着林则徐题匾,雕着康有为立像,展陈着康有为诗作史料的三湖书院。会龙湖比之白云湖要小得多,但也有意趣得多,榕荫覆湖,石耸如鳖,湖的左岸,便是勾肩成排结棚的连理树。白云洞有大小云泉,两泉流汇于此湖。傍入湖之溪穿幽趣横生的溪畔小径,再向上,有鉴湖,再再向上,有应潮湖。一湖比一湖小,一湖比一湖高,这时再麻木之士,也排不去白云洞层湖叠谷的印象了。若以天湖算起,直到最底的白云湖,这该是几层几叠之湖?湖景再单寡,凭这几叠也是令人翘指叹谓的奇景了,何况层层湖叠叠湖都是拥绮抱趣的盛景呢!
细雨烟霭中的叠湖是化魂化骨的温柔乡。最让人如痴如醉的是环湖绿树芳草的翠色和湖的翠色,翠湖凝幽谧静,静得深沉,而感触却来自翠的幽鸣。无翠无绿不在飒飒沙沙作响,水面、叶冠都在激动地颤抖着。
叠湖是白云洞的看点,云泉仙馆也是白云洞的看点。白云洞自明代开发以来,就不再单纯的是天然生幽发潜之处,亭台、庙宇、书舍、廊榭错落其间,与天然胜景巧会巧谐,引得多少名流游子乐不思归,几百年的人文积淀,使它成了西樵山风景名胜的经典版,梁启超、康有为、董必武、郭沫若、关山月都留下过珍稀的墨宝。
云泉仙馆在鉴湖上方,此馆为儒、释、道共处之所。门前有方台,若登这方台,要在鉴湖之下的沟谷旁沿坡登山门。门侧登也行,新塑的药葫芦顺卧在高高的台阶旁,葫芦边有石,应是古时就有的名胜。方台上又有踏跺,几出,仙馆便显得很崇伟。其实它真正吸引人的不是面临鉴湖居高背山而耸的气势,而是馆门两侧精雕细饰的两根石柱,两蹲南派的醒狮和墙沿、屋顶的陶雕。民间艺术家强烈的表现欲得到了热情的回报,凡外地来的,任谁都要驻足细细地观赏一会儿。看出了墙顶的陶雕是24孝图,众多的陶雕人物让仙馆从不寂寞。入仙馆,空间显出狭窄、局促,方池、石桥是规整的,殿宇也是规整的,秩序的建筑组合中能转的地方似乎不多,但就此止步一定会后悔,殿后的古典高楼之后还有更让人激动的盛景,譬如古亭古桥古道和小山窝里的摩崖石刻。一定要居高回望,层层错列,交相辉映的建筑风采攒簇出的古典艺术美很是激动人心的,还有在雨洗之下的苍黑色楼脊顶瓦山墙石路竭尽渲染之能事弥放出的苍古气韵。肯定是修复过,保留的是清代风格,雨水濡染出的色调色泽却古远沉厚得多。
同伴不想出来了,浸泡在一种感觉里,说前面有更好的景也没用。等了不小的功夫,用手机联系才迟迟见到身影。
白云洞的最高潮在应潮湖上的飞流千尺瀑。记忆里那里本是个内膛很大的竖井,说桶也行,说罐子也行,现在变得宽阔了,惊险度壮观度差了很多,不知是记忆出了毛病还是真的因考虑游人的安全而被管理者做了手脚。飞瀑倒是看得方便了,能看出好高,雨使瀑的激流增大,委实如天上飞来之水,未见琼瑰倒泻,晶花雪雾的神姿却分毫不差,而且有种飘逸之美,跌泻的声浪也很了得。想把天水看得更高,却无奈井洞中的巨石上砍凿出的脚蹬走到头了,再加上水湿壁滑,凶险一望自知。这处被豁开的敞亮了的井洞,三面峭壁上的摩崖石刻也是最多最密的,黄染红漆地涂描出来,让敞洞生花。大字都好读,游龙入怀、应云、银河倒泻、奇观衮雪、清难直达、泻月、悟空、醉眠之类即可知道前人读瀑的感怀,又可知道他们赏瀑的视角。
从飞流千尺瀑下的古阁,本可再向上走的,小径上有仙人足迹,现在的路在一线天处就被封掉了,古径危险。郭沫若走上去过,您不是郭沫若,就甭想了。这与特权无关,是爱心的体现。几十年过去,古径的凶险度增加了,管理者可不想让您受到意外的伤害。无法向上就再向下去寻若谷临池、漱石晚凉、古井流丹、壁立干仞、鉴湖印月的美景吧,这里古时上得榜的美景就有24处之多,那都未必看得全,待您发现的谁知又有多少呢。
游完了白云洞,还不解饮美之渴,就去九龙岩,就去翠岩,那里也都是长谷景区,有溪有泉有幽竹,更有奇岩和摩崖题刻。都游过了,你会发现:海拔334米高的西樵山的美是多姿多彩的,而登山者的心也是多姿多彩的,那是丰富的愉悦的心彩。
旅游资讯
西樵山地处广州、佛山、顺德、江门、高明之间。属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管辖,北距广州市区仅45公里,汽车1小时内即可抵达。西樵山自然风光清幽秀丽。旅游文化底蕴厚重。民俗风情古朴自然。自明清以来。文人雅士。趋之若鹜,旅人游子,纷至沓来,使秀丽的西樵山成为名噪南粤的旅游热点。
交通:自助旅游者从广州客运站。流花车站、窖口车站乘坐直通车到西樵;自驾车可从广佛高速,到南海南庄路口出。直达西樵。
食宿:大头鱼、紫贝菜、佛手瓜、山水豆腐是有名的传统地方菜肴;西樵有星级酒店多家,各种农庄数十家,吃住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