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体品德”及其培育的当代意义

来源 :伦理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ua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个体品德",是指在内容上多涉及个人应具的品格而不涉及人际、群己交往的品质、人格、人品,它与"私德"概念是一种交叉重合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近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逐步重视"个体品德"或者私德建设,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10月27日发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且加以规定的"个体品德",是指党和国家对个人私德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提出并养成培育个体品德的当代意义在于:注重个体品德培育符合古今中外人类道德生活的内在规律;注重培育个体品德是对现代中国道德建设偏颇的纠正;注重培育个体品德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特别是干部的道德素质.
其他文献
记者:请您首先介绍一下近年来,北京市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主的新型网络犯罪的整体情况,其特点和发案趋势是怎样的?rn刘力:传统电信诈骗通常都是诈骗分子打电话给受害者,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过去犯罪分子依靠电话“一对一”实施诈骗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少,近年来更多是通过网络进行诈骗,从电信诈骗发展到了电信网络诈骗.目前,电信网络诈骗已成为发展最快、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刑事犯罪之一.严厉打击治理此类违法犯罪,守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钱袋子”,是关系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大事.与传统诈骗行为相比,电信网络诈骗更隐蔽
期刊
美剧在国外的传播,是文化全球化风潮之中不可抵挡的一波。美剧中,英国人无疑是出现最频繁的外国人。历史上美、英曾兵戎相见,但共同的语言、价值观和近百年的战略合作,使两国对诸多问题看法趋同,彼此也较为了解。  那么,美剧中的英国人,大约是什么形象呢?  讲述英国故事的美剧  英国王室永远是美国人感兴趣的话题。作为一部高颜值的美剧,《都铎王朝》浓墨重彩地演绎了亨利八世的六次婚姻,满足了观众窥探皇室八卦的好
随着公安信息化飞速发展,公安行业智能无线业务领域的应用也逐步丰富.重点介绍近期应用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完成针对可疑人员身份核验的警用无线身份核验系统,并以搭建在新一代移动警务平台上的5G立式人员核验系统为例着重阐述其系统组成、应用场景、通信方式、接入方案等内容,并探讨了警用无线身份核验系统的发展趋势.
超市中琳琅满目的食品,总有打动人心的促销和大甩卖  超市,成为现代都市人赖以生存的购物之地,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如今电商的介入,让实体超市面临更大的竞争,营销手段也演变得更为精密。  曾几何时,人们进到新开张的超市时,见到心仪的东西也不敢从货架上随意拿到推车里,怕惹来工作人员的责备;到如今,人们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什么都想买,买多了吃不完。  在英国,有统计数据显示,消费者平均每年要进超市221次,
考察上博简可知,早期儒家乃本于仁道阐释政权转移问题.在其看来,政权转移实质上是政权合法性的转移,而政权合法性植根于天命、民意与为政者的贤德贤能,以“仁”为基本精神;政治权力是仁民爱物的工具、服务天下民众的公器,政权的转移旨在实现“天下和合”的仁政理想;在此理想的引领和范导下,一旦为政者因德衰或能退而丧失或遮蔽了政权合法性,政权就当该发生转移;禅让、世袭、革命为政权转移的三大模式,若以仁政观之,则强调宗法血缘关系本位的世袭制和以武力转权的革命模式皆各有弊病,唯有主张“尚德让贤”的禅让制才是可圆满实现仁道的理
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中国农村继脱贫攻坚之后的战略选择.为了卓有成效地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而且应当建构内容涵盖乡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同时又能有效促进乡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成果于一体的新型乡村德治.新型乡村德治的建构整体上应立足当代中国乡村发展的具体实情,瞄准全面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在继承中国传统乡村德治模式、近现代乡村建设经验,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道德记忆是人类记忆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人类道德生活经历在脑海里留下的印记或印象.道德记忆是儒家慧命赓续的伦理传统得以延续的精神力量,它不仅仅使得儒家伦理精神不断历经传承、发展、演绎而形成了体系完备的理论形态,更使得儒家伦理以文化心理的社会形式引导着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道德教化是儒家伦理传统的道德记忆方式,儒家以道德教化来守护角色记忆与定位道德责任、塑造榜样记忆与开展教化示范,并通过实践道德记忆达到知行合一.珍惜儒家道德记忆、传承发展儒家优秀伦理传统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重要话题.道德记忆是一个立意
退溪发展了朱子主敬学说,把"敬"作为治学的根本,将其贯穿为学的始终.在退溪思想中,"敬"是心的主宰与存在方式,其核心要旨就是遏制欲望,恢复作为人道德之根源的道心.他集中阐发了关于心的本性和修养的问题,从而探讨"为人"与"成圣"的路径,进而在"知行并进,互为轻重"辩证思维指导下,把敬工夫与道德的"行"结合,践履"敬"思想于日常之中,最终实现人行为的道德性与身心价值的中正性相统一的目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适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推出了幸福、美丽、创新等价值观念,为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价值引领.另一方面,适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提出了普遍安全、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等价值观念,在价值观上为人类贡献了中国方案.新时代中国特色
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体现在党的全部奋斗之中,解决人民居住问题并发展起以人民为中心的居住伦理思想就是其重要表征之一.这一居住伦理思想的探索与解决贯穿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内含居住需要伦理、居住空间伦理、居住人际伦理和居住价值伦理;并凝结成中国共产党的民生伦理、政党伦理和民族复兴伦理等理论成果,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心系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崇高党性和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