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芍药配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药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jug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与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反应、氧化应激和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密切相关.单一靶点治疗的药物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选用多靶点联合药物治疗已成为当前UC治疗的趋势.黄芩味苦,性寒,入肝、胆、胃、大肠经,功能清少阳热邪,泻上焦实火,燥肠胃湿热;芍药,味苦、酸,性微寒,功能活血化瘀,柔肝止痛,行寒热,中恶,腹痛,且黄芩-芍药两者相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临床实践表明,黄芩-芍药两者配伍治疗UC不仅有深远历史渊源,更受到众多医家认可.本文基于作用机制归纳黄芩-芍药配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概述.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标准剂量或小剂量下利伐沙班与达比加群酯治疗非瓣膜性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Medline、CNKI、WanFang Data、VIP数据库,搜集标准剂量或小剂量利伐沙班与达比加群酯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有效性和安全性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2月28日.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项研究,共2688
中药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的干燥块茎,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是我国传统中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白及的止血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白及对消化道出血、咯血、外伤出血、妇女产后出血等均具有治疗作用.本文对白及的止血成分、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等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目的:考察P-糖蛋白编码多药耐药基因1(MDR1)G2677T/A多态性对维吾尔族癫痫儿童左乙拉西坦(LEV)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吾尔族癫痫患儿LEV血清稳态谷浓度,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染色原位杂交法检测维吾尔族患儿MDR1 G2677T/A基因多态性,采用x2检验和Fisher\'s精确检验分析MDR1 G2677T/A在耐药组和敏感组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Mann-Whitney检验分析不同基因型之间LEV血药浓度的差异.结果:200例口服LEV的
五味子甲素是中药五味子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属于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具有保护肝功能、抗溃疡性结肠炎、神经保护、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五味子甲素在体内吸收迅速,可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以肝脏、肾脏分布为主.本文系统综述了五味子甲素的药代动力学及其药理活性,为研究开发新型给药系统,提高五味子甲素的生物利用度提供理论依据.